吴忠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接(jià)   (guì)   拟(mó)

B. (yǔn)   nì)   (zèng)

C. 形(zhuī)   (sì   (mò)

D. 酒(niàng)   和园(yì  汁(rǔ)

2、选词填空。

穿越   穿行

1.小商贩们每天都(   ) 于城镇的大街小巷。

2.我们飞行了11小时,( )了多风暴多冰雪的多伦斯海峡

平静   安静

3.一看到她那样(   )的表情。大家都不安起来。

4.上课了,教室里立刻(   ) 下来。

 

3、下列不能体现《威尼斯的小艇》中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道看哪一处好。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我国城市的别称。

如:重庆(山城)   哈尔滨(冰城)

广州——__________ 重庆——__________ 湘潭——__________

重庆——__________ 长沙——__________ 成都——__________

昆明——__________ 苏州——__________ 济南——__________

5、按课内外积累填空。

(1)孩子生活的世界是单纯、快乐、奇妙、多彩的,古代诗人写下来许多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你最喜欢的一首是哪一首,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我还收集了诗人________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______》。

(2)《草船借箭》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______》,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__。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文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课文填空。

1.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____了他的毡帽,头上____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____干冷的空气中。

2.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____,慢慢地____,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3.我______想,______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______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4、课文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四个生活片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积少成多我能行

1.母亲的宝贝是子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草肥美的地方鸟儿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腔热血勤珍重,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

(1)文字中有“画”:有“________,夜静春山空”的诗情画意;文字中有“情” :有“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的真挚友情;文字中有“理”:有“人有耻,____________”的做人之道,也有“__________,必自毙”的做人之义。

(2)别看他年纪轻,但他医术高明,早就是“_________ 。”(填歇后语)

(3)《杨氏之子》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句点名了人物特点。文中最能反映孩子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威尼斯的小艇》,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船只来往很多,他操纵自如,豪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作者将威尼斯的小艇先后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文中画“   ”的句子中有三处错误。请找出来并在原文用修改符号修改。

3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_________的石桥 __________的古建筑 __________地穿过

4“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中的“特别好”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主题阅读拓展。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讽______    胸襟______ 

健全______)   不露声色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________;(2)______________。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不同态度。

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请用“﹏﹏”在本文画出答案。

6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

(2)一次,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11、阅读。

汉字的魅力

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字,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雪”“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读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中国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家小饭馆的中文店招牌,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验,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举目无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脍炙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独一无二——_______ 无可替代——_______

【3】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为什么把汉字比作“一团火”“一盏灯”“一声乡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一个“明”字,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请你找一个汉字试着用这种方法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_______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_______,后来 _________

4在这里,作者是通过 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13、马陵之战

战国时,魏国与赵国举兵攻打韩国。

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率军前往救援韩国,他们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主帅太子申、大将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后,率军撤 离韩国赶回魏国。可是,魏军抵达齐魏边境时,齐军早已越过边境西去了。 魏军猛追齐军,田忌问孙膑如何对付魏军。孙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对田忌说:“魏军素以剽悍著称,以为我军怯弱,而我们利用魏军的轻敌思想,减灶示弱,诱敌追赶,然后伺机伏击敌人。”田忌连连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便采用了孙膑之计。

根据预定的作战方案,两军一接触,齐军就立即后撤,诱敌深入。庞涓在追赶齐军途中,发现齐军遗下的灶足够十万人吃饭使用,心里不免惴惴不 安。第二天却发现齐军的灶减去了一半,他又振作精神,命令士兵加速追 赶。第三天,齐军的灶只剩下供三万人用的了,庞涓认为这是齐军不敢迎战纷纷逃亡所致。他骄傲地说:“我知道齐军一向怯弱,你们看,三天之中,逃跑的士兵就已经超过半数!”于是,他丢下大军,率领一支轻装的骑兵,孤军深入,不分日夜地穷追齐军。

孙膑根据庞涓的行军速度,判断魏军在日落后可到达马陵道。马陵道位于两座大山之间,地势险要,树林茂密。孙膑让士兵把树砍倒,横七竖八地丢   在路上,只留其中最大的一棵,剥去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附近,命令他们夜间看到火光就一齐放箭。

一切布置停当,夜幕降临时庞涓已率领部队进入马陵道。因为道路被 树木阻塞,魏军只得停下来。暮色中,庞涓隐约发现一棵剥了皮的大树上写 有几个大字,就命人点起火把,想看个究竟。就在这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认为败局已定,无法挽回,长叹道:“成全了孙膑这小子的名声。”于是,他手持佩剑,自刎而死。魏军失去大将,顿时乱成一团,溃不成军。齐军乘胜进攻,全歼魏军,并俘虏了主帅太子申。

【1】马陵之战的敌对双方分别是(       

A.孙膑、庞涓;太子申、田忌

B.田忌、孙膑;太子申、庞涓

C.庞涓、孙膑;齐威王、田忌

【2】关于孙膑的思维过程,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A.减灶示弱→利用弱点→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B.利用弱点→诱敌追赶→减灶示弱→伺机伏击

C.利用弱点→减灶示弱→诱敌追赶→伺机伏击

【3】庞涓在追赶齐军时心里惴惴不安的原因是(       

A.认为对方兵强马壮

B.认为对方粮草充足

C.认为对方势单力薄

【4】根据短文内容推测,孙膑最有可能与下列典故有关的一项是(       

A.围魏救赵

B.赤壁之战

C.四面楚歌

【5】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短文内容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齐景公特别喜欢鸟。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了。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使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就会认为我们的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所以现在要杀死你。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宴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你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请求——   特别——  

严厉——   开导——  

【2】齐景公没有杀死烛邹的原因是(

A.他发了善心。

B.晏子宣布的三条罪状不足以定烛邹的死罪。

C.齐景公听完晏子的话,明白了杀烛邹是错误的做法。

【3】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晏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童年河》(节选)

雪弟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在乡下的时候,很少闻到汽油的味道,风中飘来的是花草的清香,是江水和海潮的气息。第一次闻到汽油味道,是跟父亲坐汽车去城里,汽车尾部喷出的烟雾,雪弟觉得是一股特殊的香味,在田野里闻不到。这气味,比姆妈用的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味道要好闻得多。

到上海后,闻到汽油味道的机会就多了,走在马路上,雪弟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嗜好,被小蜜蜂发现了。有一次雪弟和小蜜蜂一起出去玩,小蜜蜂发现他在马路上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雪弟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小蜜蜂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

“追屁?”雪弟开始没听明白。小蜜蜂说:“像你这样的人没见过呢,喜欢闻汽车放屁。”说着,又笑个不停。雪弟也觉得自己好笑,跟着小蜜蜂也笑起来。

好笑归好笑,可雪弟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雪弟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

雪弟终于等来了过瘾的机会。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雪弟心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他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雪弟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雪弟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雪弟永远不会忘记——随着摩托车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他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雪弟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脑子,钻进五脏六腑。雪弟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为了把汽油味闻“过瘾”,雪弟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根据内容,从文中摘录一个恰当的词语给选文做题目: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弟很喜欢闻汽油味?从文中找出两处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带“ ”的句子,选择序号填空。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这里包含了对雪弟的( )( )等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雪弟闻摩托车尾气的过程。

【4】文章最后一段抓住哪些器官的哪些反应写出了雪弟的难受?请仿照这样的方法用一段话写一写你闻到好闻的味道时愉悦的感受。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给 予 是 幸 福 的

  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他饥渴难忍,快要支持不住了。他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

这间屋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风吹日晒中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吸水器,就用力抽水,却一滴水也没有。他失望到了极点。

忽然,他看见吸水器旁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紧紧地塞住了。壶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水。但是,请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里面果然有满满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要不要按纸条上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如果倒进去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壶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最后,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吸水器中果然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了一会儿,他重新把水壶装满水,塞上壶塞,在纸条上加了两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摇摇欲坠——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

2“你只有把一己之利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甜美的泉水”

这句话中的“置之度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写自己的心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náo)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伸手缩颈”“抓耳挠腮”形象刻画了猴群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2“猴性顽劣”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段中可以看出,石猴成为美猴王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1这段话写了外祖父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平时是_________________,这一次却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表现了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也写一写一个人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课文,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2)写出几个带有字的成语。

例:花团锦簇

3这一种境界是指 的意思是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为什么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

你的理解是: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山溪平静(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嘴角漾着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把崭新的床单抓破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兵马俑规模宏大。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_____________;祖国是森林,我就是_____________;祖国是高山,我就是_____________

(6)“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这句话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反衬出刘伯承的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篇章习作

从下列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习作,在答题卡上填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题目一: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还有上学时遇到的公交车售票员,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选择一个人,选取最典型的事例,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题目二:你喜欢探险吗?你希望和谁一同去探险?你想去哪儿探险?打算带上哪些装备?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自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写的时候要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能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