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dǒu  dǔ   (cí  chí   (mó mú

(gā  gà   (sēn  shēn   (fēn fèn)

(chì  zhì   (suò  shuò)大   (mǎng máng

(jù  jǔ   (hàn hān)   (guāng guǎng

 

2、下面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C.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刚才班里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D.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自身是否努力。

3、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江姐遭受酷刑,已经奄奄一息,但她仍然(    )地对敌人说:“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东西。”

A.半信半疑 B.斩钉截铁 C.兴高采烈 D.一丝不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组成词语

峡( 栽(   嘈(   湍(

狭(     载(   糟(   喘(    

俏(     疆(   稚(   炼(  

峭(     僵(   雅(   练(    

 

5、生字扩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zòng  héng chuāng  lián   dǎo  gào   bǎn dèng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fēi  chí   líng  dang chén shuì   lǒng zhào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

4.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_________________

8、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j__)  (k__) (m__) (__ù) (ɡ__)  (d__)

(__ē) (__ù) (__ēng)  (__) (__óng) (j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智取生辰纲(节选)

正在松树边闹动争说,只见对面松林里那伙贩枣子的客人,都提着朴刀走出来问道:“你们做甚么闹?那挑酒的汉子道:“我自挑这酒过冈子村里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要问我买些吃,我又不曾卖与他。这个客官道我酒里有甚么蒙汗药。你道好笑么?说出这般话来!”

那七个客人说道:“呸!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我们正想酒来解渴,既是他们疑心,且卖一桶与我们吃。”那挑酒的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也不晓事!我们须不曾说你。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看你不道得舍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

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无一时,一桶酒都吃尽了。七个客人道:“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那汉道:“我一了不说价,五贯足钱一桶,十贯一担”七个客人道:“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那汉道:“饶不得,做定的价钱!”一个客人把钱还他,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兜了一瓢,拿上便吃。那汉去夺时,这客人手拿半瓢酒,望松林里便走。那汉赶将去。只见这边一个客人从松林里走将出来,手里拿一个瓢,便来桶里舀了一瓢酒。那汉看见,(  )来劈手夺住,望桶里一(  ),便(  )了桶盖,将瓢望地下一(  ),口里说道:“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动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丢   倾   盖   抢

3选文是从哪四个层次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酒人是真的不想卖给杨志他们酒吗?为什么说“不卖!不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智取生辰纲”的“智”字在短文中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填空

)过去,( )过去,(   )过去,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   ),我也不会( )做了。可是,我是( )想念童年住在( )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   )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摆腰,春花遍地露笑脸。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yi)、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当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当我们遇到风浪时,是妈妈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这是什么?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我们妈妈难道不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吗?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写几个成语夸夸妈妈:(不少于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概括要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加油站

古城的桥林林总总有木板桥石板桥有木拱桥石拱桥有单孔桥双孔桥还有多孔桥桥栏上的雕刻,有东巴象形文的吉祥语,有东巴神舞,还有各种鸟兽花木。乌丽娜看一座,赞美一座,在小本子上记下一座。我们流连在水边,有时候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有时候静静地听流水说话,听从水边宅院里传来的纳西古乐。

1.请给缺标点的句子加标点。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流连—— 

3.用“………………还有……”写一句话。

 

4.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13、课外阅读。

①看守特务又和小萝卜头出现在走廊上。

②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个头的楼栏杆,踮起脚跟,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③“你说,山那边是啥地方?”孩子问看守特务。

④“磁器口。”

⑤“磁器口我去耍过一回。”小萝卜头又问特务.“不是近处的山,我说的是那边,白云底下的山那边呀!”

⑥“北方。”

⑦“啊,爸爸说,我们家在北方!”

⑧小萝卜头刚刚转回头,要说什么,突然又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⑨“哟,你看!”

⑩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薄薄的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

“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

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了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了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小萝卜头高兴地拍着手叫:“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回过头来,小萝卜头把火柴盒还给铁窗里的刘思扬。

“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

【1】用“﹏﹏﹏”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个比喻句。

【2】从哪个动作中你看出小萝卜头非常喜欢小虫子?用“ ”在文中画出来。

【3】小萝卜头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捉虫子,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而放了虫子。

【4】短文表达了小萝卜头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凡卡》

1在短文方框内加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从短文中找出描写凡卡挨打的至少四个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含义。

挨了一顿 发: 酒:

4下面这句话,应该在什么地方作语气停顿?请用∥在句中标示出来。

5下面这句话,哪些词语应该重读?请在重读的词语下面画上圆点。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6短文已经用∥划分为三层,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或者句子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下的守望

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正值高考,母亲就站在六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发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了浅浅的笑,小声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一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见呼唤多声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我常常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如第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动作描写。第⑦自然段主要使用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

【2】第①自然段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一处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家长们“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母亲不肯听从大家的劝告。

B.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们都有着同样的心情,母亲对孩子的爱,家长们都能理解。

C.其他人都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母亲。

D.大家被母亲长久伫立的行为感动了。

【5】文中的母亲的守望令人感动,但是也有人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母亲应该学会放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联系本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链接阅读,按要求做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要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凝聚了一颗强大的中国心。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

【1】根据所给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a.以开玩笑的态度回答。(______

b.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______

【2】把文中提到的诗句补充完整。

a.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3】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耐磨的人生(改编)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笨拙: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处破折号,它们的用法都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分项列举

【3】朋友口中的“耐磨”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书,你认识了哪些具有“耐磨的人生”的人?请写出他(她)的名字,并简单写一写他(她)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cún  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  yuè)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 )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________历尽多少磨难,________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19、对比阅读。

选文一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拋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一开始我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选文二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1】选文一中,“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些什么?请你用“直圈”或“跳圈”法摘录关键词完成图表。

【2】“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该是(   

A.生气

B.无所谓

C.嘲笑

D.调皮

【3】铲地时,我将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面对我的活动,祖父的表现是“笑”。下面对祖父“笑”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我”连狗尾草和谷穗都不分,祖父笑话“我”。

B.面对“我”的幼稚行为,祖父无可奈何,只能“笑”。

C.祖父的笑里洋溢着对“我”的爱与包容,让“我”感受到自由与快乐。

D.“我”在园子里胡闹,祖父看着“我”的样子觉得可笑,才笑了。

【4】选文二写到“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以下正确的是(多选)(   

A.长大以后,“我”觉得幼年在祖父园子里发生的故事不优美、不有趣了。

B.长大后,“我”忘不掉幼年在园子里的记忆,是因为园子里有“我”童年的快乐。

C.幼年“我”在园子胡闹,祖父看着“我”笑,我忘不掉祖父在园子里慈祥的笑。

D.忘却不了、难以忘记的只是幼年时园子里的花草虫鸟而已。

【5】对比选文一和选文二画线部分,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字,画“√”。

chóu(筹     踌)集                 bǐ(皮     彼)此               金zhuó(蜀       镯)

22、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园地。

通过本单元的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再结合自己学习汉字经历的事,选择其中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来写,从而表达自己对中国汉字的热爱。字数在450字左右。

要求:

1.题目自拟。

2.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句子通顺,中心突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