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 岸边的华灯倒映的水中,宛如颗颗宝石点缀在湖面上。

B. 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挺高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C. 地球的边缘仿佛想了一道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2、下列划横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在销社职。

(2)赵大地人杰地灵,有着丰富多彩的风景文化。

A.gōng   gòng   yān

B.gōng   gòng   yàn

C.gòng   gōng   yàn

D.gòng   gōng   yān

3、书写和读音都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A.德高望重   消毁   山(yàn)   管(jǐn)

B.翩然回旋   随即   水(qián)   (mò)

C.足智多谋   辉煌   脱(zhēng)   (yí)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______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农村_____________的诗。诗歌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的图景。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_________________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智人”智事”颇多。《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_智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水浒传》中吴用智取_________________,从此上梁山;《西游记》孙悟空巧借芭蕉扇,钻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肚子里;《红楼梦》中的两个“智慧”女性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_________________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时)所写的_________________诗篇,此诗中陆游将自己对中原沦丧的无限愤慨、对广大民众命运的无限关切和对南宋统治集团苟安误国的无限痛恨尽情地倾吐了出来。

5、写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________近义词浪费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近义词庞大反义词________

________近义词沉着反义词________

6、读句子,做练习。

1.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1)这句话将无名指和食指比作关公左右的________________,凸显了中指________的特点。

(2)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结合情景写句子。

★游子回到家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体操队员____________

(2)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根据下列提示的情景写句子。

★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句子中的,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请写在括号里。

1)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毛衣。______

2)从前,这里的村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水。______

3)你哪儿来?______

8、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  剃______  腮______  疤______

______  弟______  鳃______  病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我和老师有个秘密

①10岁的时候,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②母亲为我的15块学杂费和书本费整整准备了三年,此时,我的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在念中学了,其实他们学杂费的零头都要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要高,但母亲为了不让我的哥哥姐姐们耽误学业,她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将我的入学时间往后推。好不容易攒够了15块钱,不料,三年后,也就是在我10岁那年,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已经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达到了30块钱。得到这个消息后,母亲整整哭了一夜。

  ③就在母亲打算让我彻底放弃上学的时候,村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江老师找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我的母亲……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被江老师领到了学校,开始了我的读书生涯。事后我才知道江老师答应母亲愿意为我交那15块钱学费的。

  ④上学后,母亲仅仅给我买了一个练习本。然而对于一个初学写字的小学生来说,这一个本子怎么能够应付那么多的家庭作业呢?仅仅两天的时间,我的练习本就再也写不下一个字了。之后,我就再也没办法交上作业了。

  ⑤两天后,我被江老师叫到了他的办公室。看起来他很生气,可是当他得知我不交作业的原因后,江老师沉默了,半晌,他抬起头来,对我说道:“孩子,我这还有一个备课本,你先拿去用,以后你的作业我就用铅笔改,你用完之后,就可以拿橡皮擦掉,这样不就还可以再用了吗?对了,还有,假如每次你的作业能全部做对,我就不在上面写字,那就表示你的作业得的是优。你看这样行吗?”此时的我除了感动还能说些什么呢?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作业全部做对,一定要得优,不让老师写字。临走时,江老师又把我拉住了:“这是我们两个的秘密,你一定要保密呀!”

  ⑥许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快大学毕业的我还保持着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

1短文通过江老师   两件事,刻画了一位 的江老师,表达了我对江老师的 之情。

2第⑤自然段中他很生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后来又沉默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划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和江老师两个之间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江老师要求我一定要保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心中的那份纪念,你知道作者心中纪念的是什么吗?请选择最为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 是曾经的苦难生活,这是作者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B. 是用铅笔写字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本。

C. 是母亲曾经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艰辛。

D. 用铅笔写字是为了永远铭记江老师的恩情。

10、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明亮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弱  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  美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画“√”。

2文中“这种境界”是指________ ,作者“惊叹”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久立四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静立不动”的意思是:___________ ;用这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

5作者精确地写出了初见草原时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11、阅读

汉字——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汉字是最古老而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字,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到殷商时代转化成甲骨文,以后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汉字对于继承中华文化,维护国家统一以及引进外来文明,促进国际交流都作出了不朽的历史贡献。

汉字在世界文字丛林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优越性:

它是最节省的词构文字。汉字像魔块,有神奇般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单位(词)。如一个“白”字就组成了“白天”、“白痴”、“白兰地”、“白木耳”、“白马过隙”、“白璧无瑕”共100多个词条。这样,汉语常用的四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就能拼写出绚丽多姿,气象万千,海洋般深邃,天宇般广阔的文章来,而人们识字的任务却很有限。

它是最富有联想的智慧文字。汉字表义能力特别强,它像一幅图画,(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和大量的偏旁表义),看惯了这些字,目击的瞬间就能萌发联想,甚至产生情感,使人的认识迅速发生变化。例如看“风”、“疯”、“峰”、“丰”、“封”等字,一看就能理解其意义并产生想象它所表现的情境,而拼音文字的“fenɡ”,目击它时人毫无感觉,只有读了前后文以后才懂得它的意义,思维就慢了一拍。

它是世上独有的双脑文字。人们都知道语言逻辑思维开发左脑,而形象情感生活开发右脑功能,汉字组成的视觉语言,具备了双重功能,既促进概念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文字图形又促进右脑的想象和情绪活动。所以因左脑外伤得了“失语症”的病人,不能听和说,却仍能看懂汉字写成的文章,可见汉字对左右脑的开发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因为汉字是一幅幅的图画,当然书写时容易美化,所以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的书写能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看书法大师们的墨宝,有的高远飘逸,有的庄严凝重,有的苍劲有力,有的娟秀美丽,表现出种种神韵气质,这是世界上任何其它文字都难以表达的艺术美。

此外,汉字还特具简短明确的优点。它的音节少,最适合未来声控计算机使用。又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蒸蒸日上,加之我国进入WTO以后,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四海宾朋纷至沓来,汉字必将成为世界通用文字之一。当今世界各国汉字、汉语热的兴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大趋势已经到来。

汉字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完全可与中国古代其它四大发明相媲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所不同的是这“第五大发明”不仅古代功勋显赫,而今日和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将是它更加发挥威力的时代!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蒸蒸日上:________________纷至沓来:________________

【2】汉字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的四个作用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3】汉字的优越性体现在五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写出你读了这个句子后的感受。 

感受:

12、课内阅读。(16分)

将相和(节选)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 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 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3分)

(2)这段文字已用“/”分为四层,请概括第二、三层的层意。(4分)

第一层:写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却并无诚意以城换璧;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写秦王无奈,与蔺相如约定举行隆重的换璧典礼。

(3)文中①②两处都是对蔺相如的________描写,其中,处的中心意思可以用成语“宁为玉碎,____________”来概括,与这段话有关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3分)

(4)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因为蔺相如从秦王“( )”这一表现中,看出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填序号)(2分)

A.证明和氏璧是无价之宝

B.拖延时间

C.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D.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5)这段文字是怎样表现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花魂(节选)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秉性”的意思是___________,这里“梅花的秉性”是指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了外祖父对_________的赞誉。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1)这段话表达了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老人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4】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句有关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密西西比河风光(节选)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槭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桐,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丛莽中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它们在树下蹒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来回走动;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1根据意思填写文中出现的词语。

(1)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_______

(2)闪耀地发着光。_______

2阅读短文内容,概括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不同。

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侧重的是   描写。

A.动态 B.静态

4短文中画“  ”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

5在短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我爱鄱阳湖

我的家乡在鄱阳湖边,我太爱鄱阳湖了。

鄱阳湖大得很,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如果说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飘带,那鄱阳湖就是镶在金飘带上的一颗最大的绿宝石。登上那高高的山顶,一眼望去,湖水无边无垠,好像和万里蓝天连接在一起。

鄱阳湖更让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时,它像一面大镜子。要是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碧波荡漾,金光闪闪,叫人流连忘返。如果刮起大风,几百米水面白浪滔天,波涛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令人惊心动魄。

鄱阳湖最叫人赞美的是它丰富的水产。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鲤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

啊!鄱阳湖令人向往,令人赞美。我爱鄱阳湖,爱它的美丽多姿,爱它的物产丰富。我为我们的鄱阳湖感到无比的自豪。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流连忘返:________

惊心动魄:________

2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仔细读一读,再填空。

把万里长江比作_____。把鄱阳湖比喻为____。用____来比喻风平浪静时的鄱阳湖。

3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鄱阳湖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草原

我生在天津,却是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然。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草如菌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春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如画。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最喜欢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

秋天,青草枯黄,百花调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自从我离开内蒙古之后,再也看不到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了。可我多么想你呀,美丽的大草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金光(lǚ   nǚ)   奔(tén   ténɡ

入(kàn qiàn)   开(dìnɡ zhàn)

ɡě yè膝(méi   mò

(2)词组连线。

地势   平坦   惊飞   寒冷

冰雪   融化   吓跑   草原

水草   复苏   放牧   枝叶

万物   茂盛   流向   麻雀

骏马   奔腾   摇动   牛羊

(3)抄写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自己仿造一句。

运用比喻的句子:

仿照句子:

运用排比的句子:  

仿造句子:

运用拟人的句子:  

仿造句子:  

(4)文章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茅塞顿开:________

②诚心诚意:________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那天晚上,我在灯下写作业,妈妈在我旁边埋头补着衬衫。那是件很破旧的衬衫,领口卷曲着,袖口的布也磨破了。我知道,妈妈就两件衬衫,倒换着穿。她自己这样节省,为的是让我们能吃好、穿好、好好读书。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庞,我突然萌发了一个小小的念头,要为妈妈做一件小事。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校门正好有卖饼的,许多同学都纷纷涌过去。我忍不住把手伸向口袋,可一想起妈妈那件打着补丁的衬衫,便本能地缩回了手。

就这样,我攒起了钱,一分分,一角角地凑。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

一年过去了,终于等来了母亲的生日。当我把自己用零花钱给母亲买的一件天蓝色衬衫捧给她时,她先是一愣,随即一把把我楼到怀里: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

我用行动证实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含义,其实并不复杂。

1那钱里包含着多少次的渴望,多少次的忍耐。联系上下文写出渴望忍耐分别指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长大的含义指的是什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很多表达手法,本文作者能够把刘伯承将军写得这样生动、传神,都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找一找,写一写。

 

 

5读完本文,你肯定深受感动,把你的感动写一写。

 

 

 

19、课内阅读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对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秦王拒绝(   )。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

改成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我决不灰心。

(2)他自己学习很努力。他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武松打死了老虎,为民除了害。当地的老百姓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后,会怎样议论?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