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关于课文的表达方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先生把猫在稿纸上踩下的印迹比作小梅花,一是因为猫脚印的形状像梅花,二是因为梅花傲对寒冷、非常坚强。

B.《海上日出》按照变化的顺序,抓住颜色、光亮、位置的变化,刻画出太阳在海面下、露出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光芒等画面。

C.《繁星(一三一)》运用三个反问句表达诗人对于大海的情感,就如同星星有光辉、花儿有香气一样,是自然而然、始终如一的。

D.《“诺曼底号”遇难记》写遇难后场面的混乱、乘客的惊恐万状,为的是更好地衬托出船长的沉着镇定、临危不乱。

2、下面词语中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京   B.泊  梁山 C.唬  恐 D.督  重症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陷阱 瞑目蹲身

B.放肆 迫不急待

C.保母 簇拥

D.幔子 出谋画策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稿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2.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______

3.本学期的课文中有许多描写人物的篇章:有思维敏捷、语言机智幽默的小孩子_________;有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________;有在革命中廉洁奉公的_______;有拥有钢铁般意志的________;有神机妙算的_________;有武艺高强、景阳冈打虎的_________;有惜财如命的吝啬鬼_________;还有_________的小嘎子。

4.《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了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我还积累了两句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音字组词。

zhuǎn_______zhuàn_______

huá_______huā_______

lŏng_______lóng_______

zǎi_______zài_______

juàn_______quān_______

7、猜字谜。

(1)加倍才算多______ (2)一人不算小______ (3)上小下大______

(4)又到村中______ (5)人在云上走______ (6)二人同行______

8、地满红花红满地,________________ 。(回文联)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后门进来的人是(   ),她的出场先是(   ),后(   )。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通过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

10、人物描写一组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盏,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shòu  sǒu),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ɡ)。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náo  ráo),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dānɡ  dànɡ):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钓 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bié  biè)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这段话中有好些类似猴儿似的词语,巧借动物写出人物的特点,很有特色,请你找一找,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描写小嘎子摔跤时的一系列动词。

4请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

5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

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     探望(     警告(     简单(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火热(     温暖(     欢乐(  

 

12、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文,然后完成练习题。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小野是我的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她从她奶奶这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一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

她说:“我去,是奶奶说的。”

我站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再次责问她:“你可以吗?你可以这样做吗?”

她从未见我如此,退了一步,有点儿畏怯道:“它是坏的小动物,它是苍蝇(那时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飞的昆虫都叫苍蝇)。”

我突然思路开朗,构建出关于此事完整的哲学体系:“什么叫坏的,什么叫好的?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坏的,不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好的。这个飞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吗?你把它打死了,它的家人就找不到它了,会很难过,你知道吗?你可以不伤害它,如果它没有伤害你,知道了吗?你这样做,它会很痛苦,所以你错了,你要做那些让它很快乐的事情,你知道吗?你想想,如果你找不到家人,你会难过吗?”

也许是我语气太严厉,小野突然一句话也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起来。

我没有即刻安慰她,继续追问:“你说,你做错了吗?”

小野已经哭得没法说一句完整的话,但抽泣之中,她还是断断续续说:“我错了。”

我上前抚了抚她的脑袋,语气缓和道:“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呢?”

小野哭着走到那只飞蛾那里,蹲下身子说:“对不起,你很痛苦。”

看着她好几滴泪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更怕因此给她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吗?”

小野噙着泪水,道:“好。”

我把飞蛾捡起,带上小铲子,牵上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我挖了一个小坑。让小野把飞蛾扔了进去,顺便告诉她,这是飞蛾,不是苍蝇。我教小野把土盖上以后说:“这只飞蛾以前是个动物,现在它死了,我们把它埋了起来,它就会变成一朵花,变成另外一种生命,就不会再痛苦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壶来,我们要浇水了。”

小野飞奔入屋。

我立刻起身,跑到十几米外摘了一朵花,折返回去,把花插在刚才埋飞蛾的地方。完成这个动作,小野正好提着水壶从屋里出来。她走到那朵花前,惊讶得说不出话。我说:“你看,就在刚才,它变成了一朵花长了出来,说明它已经原谅你了。

小野破涕为笑,依偎到我的怀里,说:“它这么快就有了花。”

我亲了她一口,说:“是啊,我们又是它的好朋友了。它很快长了出来说明它很快乐。”

小野开心地笑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选文中的信息,完成填空。

(1)小野拍死那只飞蛾,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批评小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拍死飞蛾—飞蛾开花—埋葬飞蛾—接受批评—开心地笑

B.拍死飞蛾—埋葬飞蛾—飞蛾开花—接受批评—开心地笑

C.拍死飞蛾—接受批评—埋葬飞蛾—飞蛾开花—开心地笑

【4】为了不给小野留下心理创伤,“我”是怎么做的?( )

A.“我”帮助小野埋掉飞蛾,并插上一朵花,让小野和花儿成为好朋友。

B.“我”和小野一起把飞蛾埋掉,并告诉她在埋飞蛾的地方浇上水,这里就会开出美丽的鲜花。

C.“我”让小野亲手把飞蛾埋下,并让她浇水。“我”偷偷把一朵花插在埋飞蛾的地方,然后告诉小野她被飞蛾原谅了。

【5】品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我”用这样的语言方式教育孩子,值得赞赏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 ——“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    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了,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示真诚,但    ,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    ,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地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儿。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久久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A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刚才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的题目是《王娜娜是那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B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具体地点是: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不知所措 收效甚微 不甘失败

B.怒发冲冠 收效甚微 趁热打铁

C.不知所措 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

D.怒发冲冠 事半功倍 不甘失败

【3】对文中画线句子A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赞赏李晓勇于承认错误

B.“我”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我”对他的怀疑

C.“我”为李晓的敢作敢当而感叹、吃惊

D.“我”为李晓说话练习的题目新颖别致而感叹、吃惊

【4】对文中画线句子B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时回响”虽是虚写,但真实地反映了“我”的内心感受。

B.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主要在于一次比一次更热烈、更有意义。

C.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仅褒奖了三位说话人的口才,而且褒奖了三个人的坦诚。

D.这句话指出三次掌声给“我”的印象之深。

【5】下面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按文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非常惊奇。 ②“我”完全陶醉了。 ③“我”十分欣慰。 

④“我”感到有些蹊跷。 ⑤“我”颇感意外。 ⑥“我”火冒三丈。 

⑦“我”控制住了自己。

A.④⑥⑦②⑤①③

B.④⑦⑥⑤②①③

C.④①⑥②⑤⑦③

D.④①⑥⑤②⑦③

14、读一读,完成练习。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它在文中起__________的作用。

2大拇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了表达这种观点,在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所给文段的表达方法,发挥想象,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北京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大的有________________,小的只有__________,有的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

5运用所给文段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五官中“口”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言的父爱(节选)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识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着玩笑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A)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B)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C)为了欣赏,(D)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在文中的括号中写上合适的关联词。

A.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

【2】“骄傲”的意思有两种:①自满,看不起别人;②自豪,自己感到光荣。文中“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一句中“骄傲”的意思是第_______种。请你也以这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谁?“那”具体指的是什么玩具?为什么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体描写父亲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对“我”无限的爱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生活中也感受着亲人给你的爱,你能用几句话写出亲人对你的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刘姥姥入了座,拿起箸(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的场面。(   

A. 刘姥姥进大观园                         B. 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 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一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3这里是写_____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这段话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笑的情形。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暖冬

①小的时候,是那么疯。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②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③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

④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

⑤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⑥早晨我被母亲推醒。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⑦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__________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照应的一句话,用“ ”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在“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④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多选,填序号)

A.思念家乡

B.怀念童年快乐生活

C.对母爱的赞美

18、阅读《松坊溪的冬天》片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条多么好的溪涧!溪上有一座石桥。溪中有好多溪石。那溪石多么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

  溪底有好多鹅卵石。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像蓝宝石般发亮的。

  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秋天里,蓝色的雏菊在岸边开放,溪中的流水照亮它们的影子。

  我每天都要经过溪上的石桥,听见桥下的溪水声,唱得真快乐。日光照在溪中。我常常觉得这是一条发亮的、彩色的溪。

1“——”在文中画出描写鹅卵石的颜色的词。

2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读完选文,你觉得小溪怎么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汉字之忧]《汉字听写大会》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很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不分场合滥用网络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如下表)。

药品广告

误:咳不容缓

正:刻不容缓

太阳能热水器广告

误:随心所浴

 

补品广告

误:鳖来无恙

 

【1】细读[现实之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汉字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文中例子,将[现实之痛]中的错别字改正,填在表格内。

【3】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不少人“不会写字”了,汉字文化传承出现断裂的现象首次引发人们的忧虑。( )

(2)姚喜双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汉字书写能力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

【4】对于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这类现象,你是什么态度?结合上文材料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2、直述句和转述句互换。

1.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金花狠狠地说: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说自己最不中用,所以派到楚国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奎琳对司令官先生说,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她供给人们干净的水,适宜的温度,还有清新的空气。但是,人类啊,你是否应该听听她的心声?请以“________ (地球、树林、空气……)的心愿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要补充完整。

2)内容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3)6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