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适当的关联词填空
除了……还有…… 因为……所以……
不管……还…… 如果……就……
1.( )猴子知道水手们拿它取乐,( )它就更放肆起来。
2.在这次运动会上,( )李华获得了冠军之外,( )几名运动员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 )董存瑞不去炸掉敌人的暗堡,我军( )很难解放隆化城。
4.明天 )下不下雨,我( )是要把书送还给他的。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清澈(cè) 提挈(qiè) 恐吓(xià) 蚌壳(bàng)
B.胚胎(pī) 土匪(fěi) 喧哗(huá) 弓弩(nǔ)
C.桅杆(wéi) 窘迫(jiǒng) 膘肥(biāo) 镌刻(juàn)
3、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上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
B.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C.洪水淹没了整片草地。
D.夏天,他住在这豆腐大的房间里,闷热得很。
4、比一比,再组词。
碟_____ 飘_____ 愉_____ 啃_____ 烁_____
蝶_____ 漂_____ 榆_____ 肯_____ 砾_____
谍_____ 瓢_____ 渝_____ 恳_____ 乐_____
5、按课内外积累填空。
(1)孩子生活的世界是单纯、快乐、奇妙、多彩的,古代诗人写下来许多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你最喜欢的一首是哪一首,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我还收集了诗人________反映儿童生活的古诗《______》。
(2)《草船借箭》选自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______》,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__。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文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词语接龙。
原委→____→____→____→____
引申→____→____→____→____
监督→____→____→____→____
放榜→____→____→____→____
7、读句子,根据画横线部分的意思写出合适的四字词语。
(1)沃克医生直截了当地说:“你是军人!”(______)
(2)沃克医生知道他的病人就是川中名将刘伯承时,不由得产生敬仰之情。(______)
8、补全本课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____________体壮 ②辽______无______ ③极目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自得 ⑤____________无言 ⑥仪态____________
(1)词语①含有一对近义词,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
(2)联系生活实际,补充情境:当________时,我会出现词语④的状态;当________时,我会出现词语⑤的状态。
9、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 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人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显示晏子的智慧?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的看法。
(6分)
(2)“楚王只好陪着笑。”“只好”在这里指的是 ,从中你再次体会到了 (6分)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é)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盛誉—— 博得—— 敬仰—— 仍旧——
(2)居里夫人为老师做了哪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甲骨文的发现》,完成练习。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舍弃( ) 偶尔( ) 热爱( )
【2】缩句: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用小电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
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还不知道甲骨文时是怎样处置龟甲、鲁骨的?用“﹏﹏﹏”画出相关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在( )年,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 )注意到了这些龟甲、兽骨上的( ),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善骨上的文字叫作( )。
12、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阴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作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文章第三、四个自然段末尾都用了省略号。在下列表示意思正确的序号下画“∨”。
①表示内容省略。 ②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③表示话没说完。
(2)文章第三自然段写无名花是( )的,第四自然段写无名花是( )的。
(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5)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6)用横线画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用曲线画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13、课外阅读。
语言的魅力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扬长而去。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老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位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 )
(2)大模大样地离开了。( )
(3)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 )
(4)表示人的穿着破烂不堪,形容人穷困到极点的样子。( )
【2】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并将其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添上了几个字,使人们对这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人产生了__________,帮助了老人,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帕瓦娜沉默了,暗自猜度,就在她睡觉的时候,妈妈和薇拉夫人一定长谈了很多伤心事。她觉得很安慰,因为妈妈看起来已经好多了。 不过,那未必就意味着帕瓦娜会让步。
“没有用的,”帕瓦娜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我看起来根本不像男生,我的头发没那么短。”
努莉亚打开柜子的门,拿出缝纫包,将它缓缓扔在帕瓦娜的面前, 在帕瓦娜看来,努莉亚拿起剪刀,将它开开合合好几次,仿佛很是乐在其中。
“不许剪我的头发! ” 帕瓦娜赶忙用双手捂住头。“不剪头发,你怎么能像个男孩?”妈妈问道。
“要剪就剪努莉亚的! 她最大,她有责任来照顾我,而不是让我来照顾她!” “没人会相信我是个男孩的。 ”努莉亚低头看着自己,平静地说道。可是她的平静只会火上浇油。
“我很快也会长成那样的!” 帕瓦娜争辩着。“这只是你凭空乱想而已。”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说吧。 ”眼见着一场大战就要爆发,妈妈连忙让这个对话停了下来, “可是现在我们别无选择。 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能外出, 而只有你看起来最像男孩。”
帕瓦娜迟疑了一会儿,接着把手伸到背后摸了摸,想看看她的头发现在到底“有多长。
这必须由你自己来决定,”薇拉夫人说道,“就算我们逼着你把头发剪了 , 我们也不能逼着你出门的时候表现得像个男孩子呀!我们都知道我们提出的这个要求不是件小事,可是我觉得你一定做得到。不是吗?”
帕瓦娜知道薇拉夫人说的是对的,她们的确可以强迫她剪掉头发,可之后的事都需要帕瓦娜的合作。 所以,这还不得不看她的意愿。
明白了这一点,同意她们的提议就没那么困难了。“好吧,”帕瓦娜还是妥协了,“我同意了。”
努莉亚又一次打开了剪刀,说道:“我来帮你吧。”
“我来! ”妈妈拿过剪刀,对帕瓦娜说道, “过来吧,帕瓦娜,得拿出你的实际行动来!”
【1】《帕瓦娜的守候》这本小说的作者是( )
A. 美国作家黛博格•艾里斯
B. 加拿大作家*博拉•艾里斯
C. 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D.美国作家丹•迈因哈特拉
【2】第①节中,在“她觉得很安慰,幽为将堤看起来巳轻好了很多”这句话中, 可以看出妈妈之前不怎么好,其原因有( )
A. 爸爸被抓,使她精神支柱瓦解
B. 她不希望帕瓦婷扮成男孩子
C. 她想起儿子候赛因很难过
D. 她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备受压抑和限制
【3】妈妈和蕾拉夫人要把帕瓦娜扮成男孩,是希望( )
A. 帕瓦娜能多做一些男人能做的事情 B. 帕瓦娜能承担起照顾这个家的责任
C. 帽瓦娜像男孩子一样坚强勇敢 D. 帕瓦娜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没人找他们的麻烦
【4】帕瓦娜剪头发,经历了一番艰滩抉择的过程.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
( )→( )→( )→( )
你认为促使帕瓦娜作出最后抉择的因素有(至少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中,帕瓦娜曾一次次面临各种选择,如:是否女扮男装。下面哪一项不是她曾面临过的重要选择呢?( )
A. 是否去挖死人骨
B. 是否和肖齐亚一起离开喀布尔
C. 是否和家人一起去马扎里
D. 是否将荷玛带回家
【6】帕瓦娜变身成一个小男孩,这是一次“蜕变”。那么,除了外貌上的变化, 你认为她的“蜕变”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至少选择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扑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惊失色—(______) 出错—(______)
【2】先用“ ”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再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3】你能想一个救孩子的方法吗?和船长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谁的方法好?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汉字之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让不少选手和观众惊呼自己“不会写字”。例如: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2%的人能够写对。这也再次引发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断裂这一现象的忧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说:“很多人说汉字有危机了,我觉得并不是汉字有危机,而是汉字的书写能力下降了,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现实之痛】汉字危机,并非危言耸听。用惯了电脑和手机,好多人常常会“提笔忘字”。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狼牙山的壮士们英勇就义,也被他们恶搞为“挂了”。日常生活中,各种店铺的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一些商家为了引人注意,把成语乱改为广告词更是家常便饭(见下面由某校五年级学生整理的图片)。
【1】上面图片中的错字依次应改为( )
A.夹 倔 托 刻 鸣 贤
B.夹 崛 托 刻 名 贤
C.夹 崛 托 刻 鸣 贤
D.荚 崛 托 刻 鸣 贤
【2】阅读“汉字之忧”,文中画“ ”的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下定义
C.作比较
D.打比方
【3】阅读“汉字之忧”,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认为,“汉字危机”其实是( )
A.汉字文化传承出现了断裂,让人忧虑。
B.汉字书写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C.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
D.汉字间架结构越来越复杂,不易书写。
【4】细读“现实之痛”“提笔忘字”四个字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特殊称谓。
B.表示着重强调。
C.表示引用。
D.表示特殊含义。
【5】细读“现实之痛”,下面选项中没有正确概括“汉字危机”的表现的一项是( )
A.许多人常常“提笔忘字”。
B.不少中小学生在作文中滥用网络语言。
C.店铺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层出不穷。
D.人们接触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6】保护汉字,迫在眉睫。作为小学生,你认为可以为捍卫汉字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①儿子刚开始学走路时,总会莫名其妙地摔倒,儿科医生说,孩子能够①(坚持 坚强)走到五岁就已经是奇迹了。
②五岁那年的夏天,儿子终于在一次摔倒后,再也没有站起来,他哭着说:“妈妈,不是我不勇敢,是我真的站不起来了。”我不得不抱起他,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奔向医院,又带着全部绝望办理了入院手续。
③我读张海迪的故事给他听,试探性地问:“儿子,如果你也没有双腿,你能答应妈妈,要②(坚持 坚强)勇敢吗?”他眨了眨眼睛,天真地问:“没有双腿,还可以当姚明吗?”我转过脸去,眼泪漾出眼眶,他立刻改ロ:“妈妈,我答应,我答应你还不行吗?”
④进手术室前,儿子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他甚至没有说过一句害怕,护士夸他真勇敢,他骄傲地说:“我答应过妈妈的,我是男人,说话算数!”
⑤手术后,儿子醒来对我说:“妈妈,我勇敢吧?我没哭!我决定了,我不当姚明了,我要当张海迪。”我很努力地让自己微笑,亲吻儿子的脸蛋,可是我的眼泪还是滑到了他的脸上。儿子像个大人一样握住我的手,认真地说:“妈妈,你想哭就哭吧,这次你可以不勇敢!”我抱住儿子,任泪水流淌。
【1】请联系上下文,从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A.坚持 B.坚强
①_______ ②_______
【2】短文第____自然段最能表现“儿子”的勇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短文阅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lòu lù)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xiān xiǎn)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wéi wèi)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______依恋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不由自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句子“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短文画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照样子运用动作描写写一写“久别重逢”这种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
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
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
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
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
[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
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
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猛烈——(_________) 昏暗——(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心翼翼——( ) 完好无损——( )
【3】阅读上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从开头看,剧本首先交代了哪些方面?思考:为什么要先介绍这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剧本中是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我们学过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设问句,你知道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句吗?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是一个什么句?你能再写一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3、习作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写一写。注意写出这个漫画的有趣之处,还可以写写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