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属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B.自相矛盾
C.女娲补天
D.开天辟地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省得受气(shěnɡ) 獐鹿(zhānɡ) 猕猿(mí) 石窍(qiǎo)
B.伸头缩颈(jǐnɡ) 镌刻(juàn) 避暑(bì) 饮涧水(jiàn)
C.瞑目蹲身(mínɡ) 顽劣(lüè) 遂称(suì) 开辟(pì)
D.拖男挈女(qiè) 石碣(jié) 楷书(kǎi) 禽兽(qín)
3、下列词语填入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工作 的父母常常不能照顾好孩子。
每天早上我睁开眼,都能看到妈妈 的身影。
为了养家糊口,爸爸整天奔波 。
A.忙碌 繁忙 劳碌
B.繁忙 忙碌 劳碌
C.繁忙 劳碌 忙碌
4、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qiáocuì kāng kǎi léi nà
面容(____) (____)激昂 (____)鼓(____)喊
juānzèng dǎitú bèi kān
(____)财物 抓住(____) 疲(____)不(____)
5、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天刚pò xiǎo(______),我便tuō(______)着妹妹一起来到花园里的yīnɡ tao(______)树下duàn liàn(______)身体。看,我们的热情把hú dié(______)、mà zha(______)、piáo chónɡ(______)这些tē shū(______)的朋友都吸引来了,它们像刚睡醒似的,在花园里xián ɡuànɡ(______)。
6、根据语境和意思写出本单元对应的词语。
1.中指相貌________很有气势。(形容气势宏大。)
2.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是其他几根手指的_________。(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3.想到我的发现,我__________地笑了起来。(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
4.弟弟表面上___________地端坐着,心思早就飞到游乐园去了。(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同学甲: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第一次是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_______,外祖父的三次落泪表明了他______________。
同学乙:当“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大发脾气,并且“用刀片_______污迹,又用细绸子____________”,这一细致的描写,让我感受到梅花在老人眼中不仅仅是花,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丙:“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外祖父和小孩子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这样比喻,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丁:读完了课文,我明白了“梅花魂”的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马背上的小红军(_____)牺牲自己,(_____)拖累别人。
2、(_____)环境很艰苦,我们(_____)想办法坚持学习。
3、(________)朝鲜妈妈先把自己的小孙孙背进防空洞,那我们的伤员(________)会被炸死。
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发—— 规矩——
(2)《晏子使楚》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意概括成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4)“瞅”字表示“看”的意思,请你再写出3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 ”的句子是楚王嘲笑晏子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晏子反击楚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晏子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奋斗的另一面
张小失
数十号人来到教授家门前的草坪上。教授指着一棵老槐树说:“这里有一窝妈 蚁,与我相伴多年。”学生们凑上前观看:树缝里有小洞,小蚂蚁们东奔西跑,进进出 出,很热闹。教授说:“近些日子,我常常想办法dǔ jié( ) 它们,但未能取胜。”学生们发现,树周围的fèng xì( ) 、小洞大多被泥巴、木楔给封住了。“可它们总是能从别处找到出路。”教授说,“我甚至动用樟脑丸、肢水,但是, 它们都成功地躲过了劫nàn ( )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它们唯一的进出口在树顶,这是很不方便的;而一周后,我发现它们重新在树腰的空虚处开辟了 一个新洞口。”
学生们表示钦佩。教授说:“蚂蚁们的生存环境不比你们广阔,它们的奋斗舞 台实在很狭窄,更重要的是,它们深深理解自己的力量。因此,它们没有与我这个 ‘命运之神,对抗,而是忍让与适应。当它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洞口被诸死这一事 实时,它们很快就适应了。而自然界中那些善于pīn bó( ) 、厮杀的猛兽,如獅子、老虎、熊,目前的生存状况大多岌岌可危,因为它们与蚂蚁相比,似乎不 太懂得奋斗的另一层力量——适应。”
教授说:“适应环境本身就是奋斗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开辟战场去对抗,生活才有胜算的光明。好了,祝你们奋斗成功。”
【1】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教授想了哪些办法去对付小蚂蚁?小蚂蚁是怎样面对困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我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庙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中华传统文化》
【1】“我”的文化之旅的路线:从沈阳出发__________ ,再赴杭州西湖,最后__________。
【2】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
A.欧阳修
B.白居易
C.崔颢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对( )的妙喻。
A.琅琊山
B.白马寺
C.峨眉山
D.唐古拉山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_____
(2)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_____
(3)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_____
(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_____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对出下联,其中最恰当的是( )
A.登黄鹤楼觅崔颢身影
B.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C.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D.长江绵延入浩瀚东海
12、课外阅读
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中,忙碌地采蜜授粉。所有的桃花都张着笑脸,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们授粉的酬谢。
其中,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时,它便大叫大骂 去 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 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 并且拼命摇动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了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1】在第三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2】文中酬谢的意思是_______,凋谢的意思是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那一朵桃花看见别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而自己却凋谢了,它会怎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回忆
如果童年是一幅画,那他便是五颜六色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他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西藏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心里最美的一部分。
童年,躲在芳草茵茵的花丛里。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我喜欢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捉迷藏,逮蚂蚱,玩儿过家家。我们从来不嫌脏,只顾着用花瓣儿当蘑菇,用小草当葱,用土当面粉,我们炒菜蒸馒头煮面汤,有时还能捉住一两只蝴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顾客。小小的游戏,我们却如此喜欢,如此开心,也许这就是童真童趣吧。童年,就这样遗失在花丛中了。
童年,躲在满是粉笔画的楼道里,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不能天天那么开心地玩耍了,我们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玩儿,而且我们不在花丛中玩儿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这时我们就在楼道里画画,黑色的石灰地,白色的粉笔头,画出的东西格外明显。我们从一楼画到七楼,又从七楼画到一楼,丝毫不觉得累。我们画小人,画花草,画动物,觉得有趣极了!童年,就这样遗失在楼道中了。
童年,躲在旋律优美的班歌里。上了小学,我们要订一首属于自己的班歌了,我又激动又兴奋。老师让各个小组来编定,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同学们都十分积极,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认真思索。有的同学热烈讨论,还有的同学唱了起来。最后,老师选出了第六小组的《四二欢迎你》,他们正是用《北京欢迎你》的曲调,同学们都很高兴。童年,就这样遗失在美好的旋律中了。
童年的回忆,美丽而甜蜜,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留在了花丛中、楼道里,还有美妙的音符中,令我们魂牵梦萦。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① 使文章节奏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
② 读起来朗朗上口,强烈地表达了童年生活在作者的心中是最美好的。
③ 表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④ 使作者的童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本文按照作者成长顺序回忆了与童年有关的三件趣事,请按课文内容给这三件事排序。( )
①“我”和小伙伴在楼道里画画。
②“我”和同学们一起编订属于自己的班歌。
③“我”和小伙伴一起,到楼下花丛里做游戏。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3】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本文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之情。
A.我们画小人,画花草,画动物,觉得有趣极了!
B.我们从来不嫌脏,只顾着用花瓣儿当蘑菇,用小草当葱,用土当面粉,我们炒菜蒸馒头煮面汤,有时还能捉住一两只蝴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顾客。
C.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D.最后,老师选出了第六小组的《四二欢迎你》,他们正是用《北京欢迎你》的曲调,同学们都很高兴。
14、阅读
蜜蜂的赞美
(1)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歌颂过蜜蜂。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而且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它的酿造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五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3)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这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由衷的赞美呢!
(4)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词!它的酿 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
(5)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丰富了。
(6)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 材料就比较上乘了。
(7)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和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虽然人们还能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栆子蜜或者苜蓿蜜,但是在蜜糖中已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栆子花或者苜蓿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
蜜蜂采蜜的 8 字舞
当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作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当侦察兵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来,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形舞两种。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自己不太远,就在巢牌上(蜜蜂用来装蜜孵育小蜜蜂和住宿的地方)表演圆形舞;如果蜂蜜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1】《蜜蜂的赞美》中第(2)段中的统计数字证明了________的观点。
【2】《蜜蜂的赞美》中的第(6)(7)自然段和《蜜蜂采蜜的 8 字舞》都表现了蜜蜂是一种________的动物。
【3】结合第(7)段的有关语句,说说“蜜成花不见”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
【4】蜜蜂的工作方式,能让你得到什么启示?试着写一点。
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片段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 ),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理解词语。
颇:______________
耐人寻味: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花多而美的词语是(______) (______)。
【4】“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线画出短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16、课外阅读
女儿很早就有个心愿,要亲眼看一看(yī yi yì)大海。
爸爸对女儿说:“你好好学习,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暑假时我带你去看一看真正的大海。”女儿听说爸爸要带她去看大海,脸上当然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不过,我领你去看海是有条件的,就是你必须得考多少多少个优秀才行。”
其实女儿学习不错,考好成绩是经常的事。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只要她考好,爸爸都给予(jǐ gěi)一定的物质奖励,买个书包或买件新衣服啦。‖
这次女儿考得仍然不错。
爸爸和女儿开始准备行囊去看海。爸爸对女儿说:“你看海可不能白看,带个笔记本记点什么,回来后写看大海的观后感。”没待爸爸说完,女儿就笑了。
她说:“我早就知道你会来这套,这是大人们的一贯做法。我们学校组织大家看电影或每次春游、秋游,不都是让我们完成这个那个作业,然后还要写什么观后感或游记吗?不管有没有感觉都得写。”
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
女儿脸上一片无奈。‖
他们准备好了外出旅游的东西。小到药片大到雨伞,吃的用的样样带齐。深夜,他们走向火车站。爸爸忽然想起来要买包烟,就和女儿一起去了一家小店。爸爸的烟瘾很大。这家小店卖烟时,却强行搭给他们两盒火柴。
我只买烟爸爸说不要火柴
“要烟就得要火柴。”
“我有打火机,不要火柴!”爸爸生气地说
卖烟的也来了气:“这里的烟和火柴一起卖!”
爸爸往四周瞅瞅,夜深了,周围的商店都已关门,他别无选择。
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1】在短文处加上标点符号。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根据文章划分的段落分别给每段加一个小标题。
第一段:___
第二段:___
第三段: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中的“主动权”各指的是什么。
①爸爸说:“不管怎么样,这次去看海,你必须把观后感写好,要不我们不去,我手里可是有主动权的。”
___
②这时女儿说话了:“爸爸,买了吧买了吧,主动权在人家手上呢,你有啥办法?”
___
【5】文章的最后,“爸爸从女儿的眼睛中似乎看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什么呢?请你模仿爸爸的口气,写一段想法。
___
17、阅读短文。
聪明的商人
从前,有位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随身带了满满一箱子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卖掉,但是他们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秘密。
一天,商人偶然听到了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原来,他们已经发现了他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箱珠宝。商人听了之后吓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内踱来踱去,试图想出个摆脱困境的办法。儿子问他出了什么事情,父亲于是把听到的全告诉了儿子。
“同他们拼了!”儿子断然道。“不,”父亲回答说,“他们会制服我们的!” “把珠宝交给他们?”“也不行,他们还是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商人怒气冲冲地冲上了甲板。“你这个笨蛋儿子!”他叫喊道,“你从来不听我的忠告!”“老头子!”儿子也喊着回答,“你说不出一句值得我听进去的话!”当父子俩开始互相谩骂的时候,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周围。商人然后冲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忘恩负义的儿子,”商人尖叫道:“我( )死于贫困( )会让你继承我的财富!”说完这些话,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时都倒吸了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被人阻拦之前将他的一箱珠宝全部投入了大海。过了一会儿,父子两人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只空箱子,然后两人一起躺倒在地上,为他们所干的事感到后悔不已。后来,当他们单独一起待在小屋时,父亲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是的,”儿子答道,“您这个法子是最好的了。”
轮船驶进了码头后,商人同他的儿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们指控了水手们的海盗行为和所犯的企图谋杀罪,法官下令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问水手们是否看到商人将他的珠宝投入了大海,水手们异口同声地说看到过。法官于是判决他们有罪。法官说道:“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只有当他的生命面临危险时才会这样去做吧!”水手们主动赔偿了商人的损失,法官因此减轻了对他们的处罚。
【1】短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宁可……也不…… D.不仅……而且……
【2】下面与“什么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呢”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的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B.有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C.哪些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D.没有人会弃掉他的一生积蓄而不顾。
【3】商人和他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起出海远行,他们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
A.他们遇到了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
B.他们的船撞上了暗礁。
C.船上的水手们发现了他们的珠宝,并且正在策划着谋害他们父子俩,以掠夺这些珠宝。
D.他们的珠宝不见了。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这个法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不留给忘恩负义的儿子继承。
B.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让企图掠夺的水手得不到珠宝。
C.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使水手不谋害父子俩,保全他们的性命。
D.将全部珠宝投入大海,向法官指控水手们的海盗行为。
【5】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下列选项中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听到消息——商量办法——用计逃脱——逮捕水手
B.商量办法——发生争吵——倒掉珠宝——主动赔偿
C.出海远行——带上珠宝——倒掉珠宝——赔偿珠宝
D.听到消息——倒掉珠宝——逮捕水手——赔偿珠宝
【6】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商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商人十分愚蠢,那么多的珠宝都被他倒进了海里。
B.这个商人可以尝试与水手们谈判,平分珠宝,就用不着把珠宝全部扔进海里了。
C.这个商人的聪明之处在于赶到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指控水手们的罪行。
D.这真是一个聪明的商人,因为这个商人用巧妙的方法,不仅保全了自己和儿子的性命,而且最终将水手们绳之以法,让水手们主动赔偿了自己的损失。
【7】说说商人的这个办法的巧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拉手,心连心
材料一:
“走过路过不要……走心力作,爱心跳楼价啦!”“哈根达斯秘方,名厨监理,品质上……4月4日下午,广州市美华中学校园内,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以“付出一份爱心,带来一缕温馨”为主题的广州市美化中学2018年义卖活动在热闹的叫卖声中拉开了序幕。
本次义卖活动的目的是弘扬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友爱互助、扶弱济困、乐善好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爱他人,丰富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今年的义卖活动在往年的基础上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通知家长的参加,加强学校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材料二:
颗颗童心筑起公益大爱,满满希望感受爱的光芒。2018年12月2日晚,第八届“光大梦想。爱心启航2018全国青少年经典诵读大会”暨母亲水窖公益活动在京圆满落幕。该活动于2011年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光大银行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至今已经步入第八个年头。活动结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水窖公益事业,面向全国青少年展开,活动以“爱心、梦想、奋进”为主题,通过青少年喜爱的朗诵、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抒发当代青少年对国家、人生的瑰丽梦想,培养他们关爱社会、帮助他人的大爱之心,表达对西部缺水地区母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的热爱艺术的青少年朋友参与到母亲水窖公益事业中来,让我们用艺术表达自己对梦想的追求,用爱心关注这次大爱无疆的公益活动。
【1】“材科一“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活动的主题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活动内容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材料二”中的活动内容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3】学生义卖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的好处是( )
A.学生年龄小,不会做买卖,防止上当受骗。
B.通过家长的参与,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C.通过家长的参与指导,卖出的东西会更多。
D.让家长放心。
【4】“让我们用艺术表达自己对梦想的追求”中的“梦想”指的是( )
A.艺术 B.对西部缺水地区母亲、儿童的关心和关注
C.母亲水窖公益事业 D.爱心公益活动
【5】从两则材料来看,他们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实现这一目的形式却不相同。
【6】假如某地发生地震灾害,下列爱心活动适宜我们少年儿童做的是( )。(多选)
A.奔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
B.捐款捐物,帮助灾区小朋友渡过难关。
C.上街宣传,呼吁社会关注灾区。
19、班级要开展讲故事比赛,从古诗中认识人物、了解其心情、学习其品行,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为参加故事比赛做好准备。
儒者之豪迈徐百柯
①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②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竟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③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知识。
④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⑤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大笑而去。
⑥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⑦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⑧他的学生吴天辉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人跟他有交情。他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餐馆小吃一顿。"
⑨另一位学生傀瀛涛回忆说,一次,他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瑰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 11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⑩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间间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选自2017年第39期《求学》,有删改)
【1】听了讲述,听众提出了个问题,蒙先生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进行解答。( )
A.不去院长家拜访,让院长十分难堪。
B.虽然在经史之学上造诣很高,但是不精通教学。
C.学生们不认可他的考试方式。
D.为人光明磊落,不会阿谀奉承,不搞阴谋诡计。
【2】“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蒙先生将自己比作__________,问学者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话体现了蒙先生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是对蒙先生的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蒙先生的考试方式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先生从不阿谀奉承,即使因此不被续聘,也我行我素
B.走上讲台从容潇洒,讲课不带讲稿,不理会下课钟
C.对三教九流一视同仁,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讲话风趣幽默
D.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尤其是宋明理学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消息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改成转述句: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一件难忘的事。
你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选择一件久久难以忘怀的事情,把它写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