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恰当地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
B.《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是动态描写;威尼斯夜晚的沉寂是静态描写
C.“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写出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D.《金字塔夕照》中,“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一句属于对开罗的动态描写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明天的六一庆祝活动,同学们已经把教室都布置好了。
B.我们耐心探听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C.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陌生人。
D.“这个师傅派头十足,就是不知道活儿干得怎么样。”我在心里嘀咕着。
3、流水有意,请你牢记。(选一选,填一填)
涧 渊 峡 湖 湍
(1)两山相夹之水叫( )。
(2)很深的水叫( )。
(3)急流的水叫( )。
(4)山间流水的沟叫( )。
(5)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叫( )。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讲了毛泽东的爱子______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__________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 的胸怀。
(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绘农家繁忙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学完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我知道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_________,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为_______、金文、_______、隶书、_______;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的,我还知道关于送别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字词,我能把字写得正确又漂亮。
7、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四字成语。
(1)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____________)
(2)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____________)
(3)居住的人很少。 (____________)
(4)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____________)
8、课文拾贝。
(1)从本学期学习的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从杨万里笔下的“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中找寻到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从雷震笔下的“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我们找寻到享受着童年美好时光的孩子;从范成大笔下的“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找寻到孩童和父母学着做农活儿的身影;课文《杨氏之子》闪烁着儿童的智慧,我们从“未闻________”中找寻到了孩子语言的机智幽默。
(2)在本学期的读书之旅中,我认识了________的刘伯承、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的祥子。我随着课一起游览了________的荷兰,乘坐________欣赏了威尼斯的动静之美。《自相矛盾》告诉了我们________。《田忌赛马》让我懂得了________。
(3)读名著经典,品百味人生。读《西游记》时,我认识了________的孙悟空;我在《三国演义》中读了故事________,领略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9、阅读《和田的维吾尔》,回答问题。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___那大大小小___五颜六色___形态各异的衣服___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___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___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更有精气神吧。
和田维吾尔聚餐形式花样繁多,规格不限,有时给巴朗子起个名字、施个礼,甚至耳朵要扎个眼,亲朋友都要聚餐唱歌跳舞,以示庆贺。
【1】在文中加上合适的标点。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______那大大小小______五颜六色______形态各异______ 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______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______穿了这种带有大地和太阳气味的衣服,也许会更有精气神吧。
【2】第一段话运用______的说明方法,进一步说明了和田维吾尔人对土地的______。
【3】最后一句话运用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和田维吾尔聚餐的特点是______。
10、课内阅读8分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绣上了(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
⑴按原文填空: 5分
⑵这两句话作者都运用( )的修辞手法,我认为这样写使我感到 3分
11、阅读链接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条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有改动
【1】 阅读上面的“阅读链接”,说一说自己对文章有什么新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意思是说,瞧,我的本领多大呀!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喊道:“小猴,你说你爬竿的本事比谁都强,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小猴子这才注意到,在那位姑娘旁边,确实有筷子般大小的细竹竿。小猴搔搔头说:“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看得目瞪口呆。小白兔趁机向小猴子介绍说:“这位姑娘叫牵牛花,又叫喇叭花。”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能人背后有能人,以后我可再也不敢骄傲了。”
【1】给短文加一个标题_____。
A. 动物运动会 B. 小猴比本领 C. 我再也不骄傲了
【2】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________。
【3】“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是因为什么?_____
A. 小猴很好动。 B. 小猴很喜欢他们。 C. 小猴心里很得意:瞧,我的本领多大呀!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qià_______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_______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g zhēng)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了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_______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画出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那时,我们上学需要自备课桌。为了保险和守护幼稚的秘密,多数同学的课桌都上了锁。这也省去我们中午来回背书包的负担,潇洒轻松。很多同学买不起文具盒,可又有什么关系呢?毛主席不是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吗?因此,大家竞相在课桌的门板的内侧“掏壁橱”,用硬纸片或薄木板分隔、拼凑、粘贴成大小不一与方圆各异的“厅室”,圆珠笔、尺子等文具可以穿插其间,而不会轻易移位或掉落。只要打开课桌的门板,内面就是一个“敞篷文具盒”,既方便又省空间。课桌内设计出的“一室二厅”,除了放书包,搁自制玩具,还可以养蚕、藏鸟。
说起养蚕,首先得为它建造一个舒适的家园,文具盒无疑是最佳选择。为此,不少同学居然经得起零食的诱惑,把积攒下来的钱买了超豪华的文具盒,当然不是为了装文具,而是给蚕宝宝做窝。其次,还要定期采摘桑叶,洗净后晾干。对蚕如此关怀备至,专业精神可嘉。在听讲的间隙,或完成作业之余,打开文具盒,瞧瞧蚕宝宝吃桑叶的小模样,煞是可爱,内心顿感满足。当蚕宝宝一天天长大,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提到藏鸟,不禁回忆起同学们掏鸟窝的情景。不得不佩服一些男生的爬树本领,仿佛与生俱来。几乎什么树都能爬,即便与猴子PK,估计也不相上下。他们不惜冒着可能摔伤的危险,还要付出烈日暴晒、蚊虫叮咬等代价掏鸟窝,好不容易换来的一时的喜悦,只可怜最终却在课堂被收缴,沦为老师的“战利品”。
那时的课堂,经常能领略这般情景:台上老师在讲课,台下课桌内的蚕宝宝正美美地吃桑叶,鸟儿也不时地嘀咕或左冲右突,更有同学们的嬉笑声参差其间,宛如趣味盎然的“交响乐”,教室自然而然成为“绿色课堂”。
【1】给短文取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竞相:_______________
关怀备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然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回忆了童年时的哪些事?请按顺序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 ”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
【5】用一两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并写一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拓展阅读。
德国,倒垃圾也
前几年,我曾到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
到了异国他乡,就得入乡随俗。拿倒垃圾来说,德国人是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我特意买了几个垃圾桶放在公寓,在桶的外面贴上垃圾类型的标签。
那天,我拎着三个分别装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型垃圾的垃圾袋,来到指定的垃圾摆放点,不料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不解地问:“我是严格按垃圾分类的要求倒垃圾的,难道有错吗?”他看了看我的垃圾袋说:“分类准确无误,但是您倒垃圾的时间不对,这里只允许每周一、周四的晚上9点以前倒垃圾。”
倒垃圾居然还有时间限制,我有些吃惊。“先生,您也许忘记了,今天正好是星期四。”我随即笑着对管理人员说,并暗自庆幸自己正巧碰上了倒垃圾的时间。“可是现在是晚上9点零5分。”对方认真地说。我无可奈何地学着老外的样子耸了耸肩,德国人严格遵守制度是世界有名的,我知道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只好拎着垃圾袋原路返回。
过了一个星期,我用推车推着几大袋垃圾来到摆放点。因为这次时间没错,所以这里是一番热闹而有序的景象,有人居然开着奔驰来倒垃圾。我倒完垃圾准备回去,又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心里不禁嘀咕,难道又有什么做得不对吗?
对方笑盈盈地对我说:“先生,感谢您对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这是100欧元的环保奖。”说着,他递给我一张精美的卡片,说凭卡片可以到当地政府的环保部门去兑换现金。
原来“环保奖”是当地政府为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而设立的一项专项奖,我倒的资源型垃圾如金属、纸张、塑料等达到了一定的数量,被电脑随机抽中而获奖。难怪以前倒完垃圾后管理人员都会让我选个号,原来是供电脑抽奖用的。虽然100欧元对于当地的消费水平来说是个小数目,我却感到很欣喜,想不到倒垃圾也有回报呀!
【1】从文中选一个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从文中选出与与下面意思相符的词语。
(1)到一个地方就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_____
(2)没有任何办法。_____
【3】文中写了“我”_____次去倒垃圾,第一次没倒掉垃圾是因为_____
【4】德国人把垃圾分为_____、_____、资源型垃圾三类,资源型垃圾包括金属、_____、_____等。
【5】德国人是怎样处理垃圾的?如果让你来处理自家的垃圾,你会给爸爸、妈妈提出哪些建议?
_____
16、阅读
有趣的形声字(节选)
这个字你猜到了吗?它是蜀国的“蜀”。相传古蜀国有一位先祖,名叫蚕丛,是养蚕的专家。“蜀”字最开始就是蚕的形象,上半部像虫首,下半部是蜷曲的身子。但这个字与其他象形字的区分度还不够大,人们又给它添加了一个“虫”字,强化了它的意义。
【1】蜀国有一位先祖叫________,是_____________的专家。
【2】“蜀”字最开始字形像( )
A.蚕 B.孔雀 C.一只手
【3】选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瘦纤弱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咱这份苦?”“是呀,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了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调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调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是个________句,请你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相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____________,画线句①的人物心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___,柱子自豪的是_______。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作_______法。
18、说明文《肠道细菌知多少》
肠道细菌知多少
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5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肠道细菌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对酸奶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也给予了很多的关注。在人类的肠道中,以大肠为中心,寄生着100%种细菌,其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些细菌集团像棉花丛和草丛一样生活在我们的肠道内,我们称之为肠内菌群。主要的菌群包括能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有益细菌”,如乳酸菌群,还有会危害我们健康的“有害菌群”,比如说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等腐败菌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厌氧菌群。“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我们的肠道内平衡共生。在人体内“有益菌群”中最重要的就是乳酸菌群家族的乳酸杆菌。肠道内的菌群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发生变化,他肠道内的菌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如果一个人年届60岁,由于身体老化,其肠道内菌群间的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因为乳酸杆菌的数量大大减少,腐败菌——魏尔希氏杆菌的数量骤增,大肠杆菌也在逐渐增多。如果一个人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是总偏好肉食,那人体内的细菌就会发生和人体衰老时相类似的变化。另外很多生活习惯不良的人,或患胃癌、大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癌的人体内的菌群也会发生特殊的变化。老年痴呆症肠道内的魏尔希氏杆菌会异常增多。
总之,菌群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保持乳酸杆菌的绝对优势,使其遏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维持肠道内细菌的平衡,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光冈教授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给白鼠喝酸奶,实验结果有:“喝了酸奶的白鼠体内的乳酸杆菌数量比没有喝的增加了10倍,寿命也因此延长了”和“酸奶能抑制某种癌细胞繁殖并能控制血压的升高”,等等。(文字来源于网络,有删减)
【1】文中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5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的是什么?( )
A.酸奶等功能性食品的应用。
B.肠道细菌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C.“在益菌群”和“有害菌群”在我们的肠道内平衡共生。
D.老年痴呆症肠道内的魏尔希氏杆菌会异常增多。
【2】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
A.作比较
B.分类别
C.作假设
D.打比方
【3】下列属于有益的细菌是( )
A.大肠杆菌
B.腐败菌
C.乳酸杆菌
D.魏尔希氏杆菌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肠道细菌只有乳酸菌、大肠杆菌、魏尔希氏杆菌、厌氧菌等几类。
B.人由于身体老化,其肠道内菌群也能保持一定的平衡。
C.光冈教授的白鼠试验说明了菌群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D.保持乳酸杆菌的绝对优势,遏制有害菌的生长,对于我们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5】“如果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发生变化,他肠道内的菌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这句话中“大的”一词可否删掉?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说明的是肠道细菌,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酸奶”。酸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写下来。(至少概括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饭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用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连哀求。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嘱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白骨精想吃唐僧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吃到唐僧肉,白骨精先后变成了(____)(_____)和(_____)。
A.村姑 B.老妇人 C.白发老公公 D.癞蛤蟆
【4】选文中,描写孙悟空三次打妖怪,都用了“____”这一词语,表现了孙悟空___的性格特点。
【5】选文刻画人物时,动词的运用颇为精到。说说下列句子中动词的运用好在哪里。
(1)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闪出一个年近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多处写到了唐僧的表现,如“扯住悟空”“责怪悟空”“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非常生气”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用加点的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对这种浪费粮食的现象,难道我们能容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难道不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难道不是因为他马虎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我明天带你到儿童乐园去玩。” (改为第三者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发起脾气来,姐姐和我远远地躲着。(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一个人有困难,大家应该帮助他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雨刚停,太阳就出来了。(改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金文 甲骨文 隶书 楷书 小篆 草书 行书(按汉字演变过程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主任改进并提出了建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去参观博物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你理解透彻了吗?请你围绕这个话题写一写你的感想吧!题目自拟,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