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望王师又一年

B.遗民泪胡尘里       孤帆远影碧空

C.不破楼兰终不       万里长征人未

D.孤城遥望玉门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

2、下列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

A.(只要)身上有白点, (就)白刷不要钱。

B.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 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C.(虽然)刷子李技艺高超, (但是)曹小三很佩服他。

3、下列词语中,不能与“观察”搭配的是( )

A.地形 B.风景 C.动静 D.问题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一填,理一理思路。

5、看拼音写词,要把字写得工整、匀称。

chuāng lián wēi yán suí yì tǐng tu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chū móu huà cè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_________ _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感受     ( )的遐想          ( )地穿过       ( )地欣赏

( )地入睡     ( )的晚霞          ( )的骏马       ( )地叫唤

7、把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写在横线上。

1.其父 诣:_______   2.呼儿出 乃:_______

3.孔指以儿曰  示:_______ 4.甚聪 惠:_______

5.未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_______

8、回忆相关内容,填空。

1.“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这首小诗里暗含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军神》一文中被外国医生誉为“军神”的是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外阅读。

迷途笛音

①那年我六岁。离我家仅一箭之遥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废的采石场,父母从来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的风景十分迷人。

②一个夏季的下午,我随着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一条孤寂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③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孤寂的小路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而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开始吃晚餐了,父母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呜呜大哭起来……

④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声走去。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          小家伙       卡廷说       看天气多美   你是出来散步的吗       

⑥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⑦“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⑧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还未成型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便递到我手中了。我俩在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⑨当时,我心中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为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当他听到我的哭声时,便判断我一定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纯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给第⑤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2】这篇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体现了“我”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卡廷的良苦用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对卡廷的称呼有什么变化?结合短文写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__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   )能找到的,( )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1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缺乏——(     清晰——(  

(4)细读短文,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 和(     ),其中(       )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  _______  ”上。(2分)

 

11、阅读迷宫。

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 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 像一匹明洁的丝绸 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响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叮,像是大路上车轮流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人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1)给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2分)

(2)选择正确的修辞方法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3分)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 对偶

(1)呵,河流醒来了!  

(2)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

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它看见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袅袅升起了炊烟……   )(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文章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来写三月的桃花水的?又是如何写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的? (3分)

   

(4)文章第四自然段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是从哪几方面来说的?(2分)

 

(5)短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作者抒了一种什么感情呢?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写。(2分)

 

 

1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9分)

威尼斯之夜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泛舟河上,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仿佛进入绮丽的梦境一般。空气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再也不会有人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状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2分)

形容威尼斯的蓝天美好可爱。( )

形容威尼斯的夜色水天一色时鲜艳美丽的样子。( )

(2)读短文第1自然段,这段三次写到星星,每次各起什么作用?请选择。(3分)

在那明净的夜晚,河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的颤动。( )

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 )

夜空到处布满星星,那深蓝的夜色都变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

A.写星星多,突出夜色美。

B.写星星的明亮,突出夜空美。

C.写星星衬托湖面的平静。

(3)短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威尼斯的三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描写威尼斯夜色美时,写了三种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读短文,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4分)

短文第2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记叙的。

A.时间变化   B.地点变化 

夜晚的皇家花园附近给人的感觉是(  )。

A.妩媚可爱    B.清新恬静   C.明净绮丽

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

A.静态   B.动态

本文写了威尼斯的(  )。

A.动态美    B.夜色美  C.静态美

(6)请课外查找有关威尼斯的资料,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重点段落品析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一本正经讲人的( ),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 )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  ),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一世界 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  )和被迫害的风险。

1六年级的生理课上老师讲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全文中填空。

3不怀好意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不自禁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类文阅读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1】选文主要刻画了______(人名)的形象。开篇人物还未出场就先描写了她的__________,这样的出场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紧接着浓墨重彩描写了她的__________,突出了她身份__________,生活__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的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______描写,其表达的含义不包括( )

A.夸赞林黛玉标致、不俗       

B.讨贾母欢心

C.间接赞美贾母的嫡亲孙女       

D.为来晚了赔罪

【3】结合选文,从王熙凤的外貌、语言、动作中,你能感受到人物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贾母以“凤辣子”介绍王熙凤,流露出贾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许多年以前,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他们又累又饿,来到了一个村庄。由于连续的战争,村民们的收成很不好,他们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食物藏了起来,然后,到广场上去看那三个士兵。他们哀叹缺衣少食,不能招待士兵们饱餐一顿。

士兵们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一个士兵说:“你们没有东西给我们吃,不过我们却有让大家共同分享的东西:我们有一个诀窍,能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hào  hǎo)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一堆火,架上了一口全村最大的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上了三块光滑的石头。这个,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第二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了一点呢。村民们一个个想起了什么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在大家坐下来准备喝汤的时候,有人推来了一桶酒。

村民欢聚在广场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跳舞、唱歌,直到深夜。第二天早晨,当三个士兵醒来时,发现村民们全都站在他们周围,还有一背包面包和奶酪。你们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礼物:用石头做汤的诀窍,”一位zhǎng   chánɡ)者说,“我们会永远牢记在心间的。

第三个士兵对众人说:“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人人都拿出一点东西来,就可以办成让大家分享的宴会。

1给本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__________”上。

2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     )        秘诀       )

反义词:否定(     )     丰衣足食(

4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对待三个士兵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你从短文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晴 睛)忙极了,不知看(哪  那)一处好。

1选段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威尼斯是______________(国家)东北部的一座______________

2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词。

4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因此,选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

5画“﹏﹏”的句子所说的意思可以用_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来概括。

17、丝绸之路

仅仅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东西方交流的生动一幕。张骞在此之前,于公元前138年曾 出使过西域。公元前119年他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汗朝与西域各国的   ,从那以后,一对对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   ,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来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 、变得美伦美奂。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1在横线上填下恰当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来看,古代中国在很多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因为中国输出的是_________,而西域各国输出的是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加点的字具体指什么?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假如安息国的国王几年后来了中国,他会对汗朝的皇帝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请写出来。(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那是在芭堤雅的东巴乐园,一群大象为人们表演。表演的尾声,也是最高潮,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这时,它们的表情仿佛也是快乐的。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1、“观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场地上。”中“拥”的意思是:(   )

A.围着  B.人群挤着走   C.抱

2、这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的叙述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体现出大象给泰国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人与大象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2分)

__________________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 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失败( ) 后退( ) 消耗( ) 容易(   )

(3)“坚持就能胜利。”改为反问句是:   (1分)

(4)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分)

(5)请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6)你也经历许多第一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是第一 因为   (2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改为肯定句:

(3)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

改为反问句:

(4)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5)《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

修改病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很久十余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你这样的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脸上淌着雨水。(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洪咆哮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汉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请你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

本单元,我们学习到了不少古典名著,请选择一本你最喜爱的名著,写一篇读后感吧!

要求:情感真挚,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