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词或句子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白鹭是一首精巧(精致、巧妙)的诗。

B.那是清澄(清澈透明)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C.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没有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D.“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是说白鹭的本身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2、下列句子关于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张)

B.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比喻)

C.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反问)

3、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_________在鸟笼上。

②每逢说起小时候的趣事,爸爸总是眉飞色舞,_________。

A.蒙盖  得意忘形

B.笼罩  得意忘形

C.蒙盖  兴高采烈  

D.笼罩  兴高采烈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要求填空。

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意思:①成熟,植物的果子长成。  ②程度深  ③习惯、常见、知道清楚。在睡得正熟中选______;在这条小路我熟得很中选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ɡōnɡ jiàn__________   wěi tuō__________   dù jì__________

tàn tīnɡ__________    jī è__________   shēn qǐnɡ__________

xiōnɡ tánɡ__________  bàn jié__________

6、多音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汉字

zuò

shǔ

xi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填。

花团____)(____  冲锋____)(____  精神____)(___________

____)(___奕奕  负_______ 攻________  翠色____)(____

(1)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作战勇猛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历史故事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描写景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塔是随佛教进入中国的。相传释迦牟尼死后,其火化的骨殖变成许多黑白珠子,名“舍利”,诸弟子将其埋葬,并在地面筑一个圆形坟丘,顶上立一根“刹”以为装饰,名曰“悉堵婆”,简称为“塔”。

当佛教在东汉传到中国后,作为佛教的崇拜物,“塔”的形象也随之而来。但是,面对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印度的“悉堵婆”并不能被人们所接受,而只能作为一种标志放在塔顶上,这就是最早的楼阁式塔的来历。

楼阁式塔是仿照我国传统多层木构架高楼建造而成的。我国现存唯一楼阁式木塔为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它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这座塔高67.31米,共9层。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建于砖台基座之上,底层包砌在厚达一米的土坯墙内。经过多次地震,该塔仍保存完好,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精湛的技术。

密檐塔是由楼阁式塔发展变化的另一种类型,它的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这种塔的特点是底层较高,上施密檐7至13层,一般不供登临眺览。现存最早的密檐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32年),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称为嵩岳寺塔。塔身呈现12边形,每个角有砖砌的倚柱,各面的门和龛上都饰有印度式的火焰拱券。塔身为150层砖檐,排列紧密并富于节奏感,最上面是一个砖砌的“悉堵婆”式的刹,它的创作构思,既摆脱了汉魏传统的楼阁,又不拘泥于印度的形式,而着力表现宗教在人们心中唤起的那种深邃而又神秘莫测的力量。此外,陕西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崇圣寺塔也属于这一类型。

塔的类型还有喇嘛塔(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刚宝座塔(如北京大正觉寺)和墓塔(如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等数种。

1这篇短文是一篇(  ) 。

A.散文 B.说明文 C.记叙文 D.童话故事

2我国现存唯一的楼阁式木塔是(  )。

A.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B.嵩岳寺塔 C.密檐塔 D.金刚宝座塔

3对文中提到的“刹”“悉堵婆”“塔”和“楼阁式塔”四个概念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堵婆”就是“刹”或“楼阁式塔”,简称为“塔”。

B.“刹”和“楼阁式塔”,都是“悉堵婆”的组成部分,简称为“塔”。

C.“悉堵婆”就是“塔”,“刹”是它的组成部分,“楼阁式塔”是它的一种类型。

D.“刹”和“塔”是“悉堵婆”的不同称法,“楼阁式塔”是它的一种类型。

4文中“它的创作构思”的“它”指代的是(  )。

A.密檐塔 B.最上面是一个砖砌的“悉堵婆”式的刹

C.嵩岳寺塔 D.塔身为150层砖檐,排列紧密并富于节奏感

5对“山西佛宫寺释迦塔”和“河南嵩岳寺塔”的共同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起源于印度。②现存唯一。③建筑材料有砖。④塔身平面为12边形。⑤用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⑥塔顶上有“悉堵婆”式的刹。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

A.从千姿百态的佛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建筑成就。

B.从千姿百态的佛塔,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审美趣味。

C.从千姿百态的佛塔,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建筑中,“塔”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D.从千姿百态的佛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10、课外阅读

“不能搞特殊”

李讷是毛泽东的小女儿。龄947年,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率领中央纵队生活极端艰艰苦。由于粮食供应困难,大食堂每天两顿是盐煮黑豆。当时,李讷只有7岁.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女儿年龄小允许别人对他格外照顾。在毛泽东(严明   严厉  严肃)要求下,小李讷总是同卫士、保姆、战士们一起吃大食堂的水煮黑豆,从小就经受了(艰苦  艰难 艰巨)生活的考验。

20世60年代.李讷正在北京大学念书,好和普通学生一样吃住在学校,星期六回家一次,回家时,好也是和大家一样挤公共汽车,从不乘小汽车。正因为如经,同学们都不知道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寒冷的冬天的来临,由于天黑路远,卫士长担心李讷一个女孩子晚上回家路上不安全,就瞒着毛泽东派车去学校接李讷。此事被毛泽东觉察后,他(严格 严厉 严肃)地批评了卫士长,并说:“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来,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行?”不管卫士长如何解释,毛泽东还是不容置理地人命令道:“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记他自己骑车子回来。”

【1】在文中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从可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___________的品质。

【3】读了短文之后,我最想说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打电话

嗯,我是谁?我是谁你不知道?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1给这个人起名叫啰唆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一读,想一想,请你用简洁明白的话帮他把意思表达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堂吉诃德》节选

说罢,他虔诚地向他那位杜尔西内娅小姐祷告一番,求她在这个紧要关头保佑自己,然后把盾牌遮稳身体,横托着长枪飞马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他一枪刺中了风车的翅膀,翅膀在风里转得正猛,把长枪迸作几段,一股劲儿把堂吉诃德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 )。桑丘·潘沙赶紧骑驴来救。跑近一看,他已经不能动弹,驽骍南得把他摔得太(   )了。

  桑丘说:天哪!我不是跟您说了吗,仔细着点儿,那不过是风车。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堂吉诃德答道:甭说了,桑丘朋友,打仗的胜败最拿不稳,看来把我的书连带书房一起抢走的弗瑞斯冬法师对我冤仇很深,一定是他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 )敌不过我这把剑的锋芒。

1按原文填空。

2把堂吉诃德战风车的句子用“___”画下来,并说说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堂吉诃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堂吉诃德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本梳理。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 )。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田忌输了,但他( ),-点儿都不着急。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场,赢了齐威王。

1填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不动声色的含义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ōng zhōng)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yūn yùn)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qiáng qiǎng)一笑,说:“我一直在shǔ shù)你的刀shǔ shù)。”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shèn kān)称军神!”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一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这里表明沃克医生今天的反应是个例外,从而说明今天手术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的句子是对_________(谁)的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且手术时一声不吭。

B.手术时刘伯承因为疼痛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带兵打仗的本领高强,他是军队中的“定海神针”。

D.刘伯承有着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5】文段重点刻画的是刘伯承的“军神”形象,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南极冰架

此次考察中,我们曾两次沿厄麦里冰架的北缘航行,有机会观察了南极冰架的景观。   

所谓冰架,是指与大陆冰盖相连的海上大面积的固定浮冰。南极冰盖覆盖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在20002500米,最厚的有4800米,总体积达2450万立方千米。这顶巨大的冰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每年130米的速度,从内陆高原向四周沿海地区滑动,形成了几千条冰川。冰川入海处形成面积广阔的海上大冰舌,终年既不破碎(外缘除外),又很少消融,这就是海上冰架的来源。  

    据目前考察结果,A南极冰架面积达140万平方公里,占南极冰盖总面积的10%,最大的两个冰架即罗斯冰架与菲尔克纳冰架,都在西南极。由于冰架表面平坦,因而是南极洲机场的选点之处,B我们首次来南极洲乘坐的大力神飞机就是在冰架上降落的。不少国家的南极考察站,都建在冰架上。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因此,上面的浮动城市也逐年向海洋中推移。  

    冰架厚度的增加,主要是由降雪的堆积而造成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发现,厄麦里冰架底部的海水也在不断冻结,从而增加了自身的厚度。夏季冰架外缘与南极表层温暖的水接触后,消融成水,并在风、浪、潮的作用下,造成断裂,形成海上平台型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冰盖崩裂入海形成的冰山有50亿吨,其中由冰架送出的冰山占了84%。可见,南极冰架是南极洋上冰山的主要来源。从望远镜中望去,厄麦里冰架像一条看不到头尾的水晶堤。

冰架是一个巨大的低温体。据澳大利亚冰川学家在厄麦里冰架上越冬观测,表层100米冰层的年平均温度低达-20左右。在冰架附近,一般都有一个特别寒冷的低温水体——“冰架水团。我们投放了温差深自动记录仪的探头,果然测到了本航次中的最低海水温度记录-23。生物拖网也取得了与其他海区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表明,冰架对它临近海区的水文特征及生物的种类分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选文第①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妥,找出来更正并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

选文第②自然段:

选文第③自然段:  

选文第④自然段:

3选文中上面的浮动城市’”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第②自然段,请你找出第③自然段中罗斯冰架每年向海里延伸300米到760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别说明第③段中AB两个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⑤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指代的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地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电报后的____________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的心情。

(2)那一刻,作为父亲,毛主席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然而这次远航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了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按要求摘抄短文中的句子:

(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海上风浪险恶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郑和等人的不畏风浪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中运用了________ _______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郑和的这次远航遇到了哪些凶险?先用“__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再用不但……而且……”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满,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恐,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候。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候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zèng)□一句逐渐演化为成语□破登沉舟□

1“□”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破釜沉舟”意思的句子。

3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正确说法的后面打“√”。

(1)生性豪迈,勇敢无畏的人。(   )

(2)刚愎自用,霸道蛮横的人。(   )

5项羽的“破釜沉舟”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 血汗),给了我们多少(慈母 慈祥)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 战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圈出大娘送打糕的动词,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娘一共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请概括地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都会产生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我不会怕廉将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我真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高兴、激动、佩服、后悔……

2.围绕中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突出真亲实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