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孔君平其父。(  )

A.(学业、技术等)所达到的程度 B.往,到 C.拜访

2果。(  )

A.假设 B.陈列,摆放 C.筹划

3梁国杨氏子九岁,聪惠。(  )

A.过分 B. C.超过,胜过

4随心所(  )

A.欲望 B.将要 C.想要,希望

2、将下列语句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相机,放飞心境,享受生活。一路风尘仆仆,走走停停。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踏访古镇,     ;梦游江南,     ……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欣赏特色民居,小桥流水

③望尽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渔舟唱晚

A.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3、下列词语中的“坚”与“吾盾之坚”的“坚”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坚如磐石 B.披坚执锐 C.意志坚强 D.攻坚不畏难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用“严”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依意思填空。

1.三九_____何所惧,一心丹心向阳开。

2._____要求自己,争当学习标兵。

3.这篇文章结构_____,引人入胜。

4.老师用_____的目光看着我。

5.军营里纪律_____

6.这么_____的后果你考虑过吗?

7.团结紧张,____活泼。

8._____的事实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5、默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恰当的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

1.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___________

2.这一天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___________

3.田忌输了但他在语言和神情上都和平时一样没有变化非常镇静一点儿都不着急。___________

4.孩子非常害怕以至于发抖了站在横木上播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___________

7、《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是拼写小能手。

  拉骆驼的人在xiè méi(    ),被称为“shā mò(    )之舟”的骆驼,穿着tuó rónɡ(    )mián ǎo(    ),牙齿上下jiāo cuò(    )jǔ jué(    ),填饱肚子后,它又要上路了。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①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廉价,是包装的首选材料。但众所周知,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稳定物质及少量添加剂,而以这些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不易分解,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

②据农业与环境研究的专家介绍,为解决塑料制品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 问题,近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就目前而言,世界各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有的含有淀粉和人造聚合物,还有的含有亚麻、大麻、椰子壳等天然纤维。然而,不管怎样,这些所谓的可以生物降解塑料都不能100%降解,而且降解程度和降解所需时间均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③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④为此,有关部门经常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与此同时,各报刊和新闻媒体也经常刊载和播出一些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如在法国,塑料垃圾已经占到家庭垃圾重量的11%,体积的30%。在某著名连锁超市的塑料包装袋上,醒目地画着一个大灯泡,上面写着:请不要随地乱扔此袋;如果把它放进垃圾箱,回炉后它产生的能源可以使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⑤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以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看见这句话,恐怕没人再把它随地乱扔。

⑥如今,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这种科教结合,全民动员的方法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1】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A.列数字、举例子

B.列数字、下定义

C.列数字、打比方

D.做比较、打比方

【2】下列表述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的是(       

A.现代生活离不开塑料,它体轻、防水、价廉,是包装的首选材料。

B.生产普通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C.一个普通塑料袋产生的能源可供一只60瓦特的灯泡照明10分钟。

D.可降解塑料的降解程度和所需时间与周围温度、湿度、土质等有直接关系。

【3】短文讲述了抵制塑料污染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短文内容的一项是(     

A.科学家致力于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

B.通过各种途径号召人们重复多次使用同一塑料袋。

C.各报刊和新闻媒体经常刊载和播出有关塑料的基本常识,告诫人们随地乱扔塑料袋的各种危害和塑料回收的重要意义。

D.提倡用自然焚烧的方式处理塑料垃圾。

【4】第②③自然段介绍目前多数“可降解塑料”还存在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完全”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  )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耸立(    情趣( 

(3)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________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刷过屋顶,立时________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________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2写出近义词。

尤其________       悠然________       雪白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上“ ”。

4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包括他刷墙的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刷子李”________

12、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爆”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凹凸( ) 缺乏(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6)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志愿军,在分别的时候你想对大嫂说什么呢?(1分)

 

1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面小题。

村料一 名人名师说阅读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

材料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时间表

时间

安排

7:00

起床

7:00——7:30

洗漱、吃饭、听英语音频故事

7:35——16:30

上学(中午11:40——13:50:放学、午饭、午休、作业)

16:30

放学

16:45——21:00

做作业(日常作业、语文预习约40分钟、复习约40分钟、日记约20分钟、英语朗读、单词背诵约20分钟、数学约20分钟)

21:20

上床、阅读10分钟

 

【1】阅读材料一,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这两份材料联合起来阅读,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这个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灯祭》片段,回答问题。

  虽然做这样一盏灯总要花上一些工夫,但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在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就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得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了。

还真顾家呀。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篷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

1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符合心意,感到满意。(       )

(2)繁荣 兴旺。(           )

2选文中的笑吟吟打趣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的字写得不是很好,每当看到字写得好的人,我都会肃然起敬,别是看到一些书法家的辉手笔,我的心中就不赞叹起来。我也常常下定心要努力练好字,但都半途而废。再回想起自己的字,哎……

②字写得不好,有很多原因,比如没好好练字,还有不注意写的笔画顺序、姿势等等。可造成这样的局面最重要的因素,是我有写好字的梦想,却没有始终坚持练字的恒心。

③记得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把我带到书法班去学习书法。因为我写的字很大,所以练字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我的大字。虽然我自己认为写得还可以,但是却没得到书法老师的好评。一时间觉得非常失望的我便下定决心要练好字,非得让书法老师夸一夸不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天都得到老师夸奖,我每天沉浸在欢乐中。但我从书法班毕业之后就没再练字,自以为字写得很好的我再也不想去练字了,慢慢地我的字又越写越大,越写越潦草,回到了以前的水平。

④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人就漂亮吗?我原来对这句话不甚理解。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每当别人说起我的字,我都会暗暗低下头,反思着以前的过错。渐渐地,我知道了这句话的一点含义。写字好虽然不能代表人的外表长得漂亮,但可以证明你为了写一手好字努力地去练习了。写字不好,则证明你没有认真去苦练,证明你不够努力。前者可以抬起头来做人,而后者不管他长得多么好看,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

⑤看来,多说不如行动,去书店再买本字帖,练字吧!

【1】第①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用“  ”画出来,然后依次改正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2】解释下列词语。

(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2)半途而废:_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字如其人”的含义的? _______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糟:①做酒剩下的渣子;②腐烂,腐朽;③用酒或糟腌制食物;④指事情或情况坏。

(1)酒可以用来腌制酸菜。______

(2)如果字写得一团,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动物(节选)

儿童时代的我,很喜欢小动物,养过小鳄鱼、小白鼠、兔、斗鸡、山龟、斗鱼等种种东西。在逗弄小动物时,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有一次,家里买回几只鳖(biē)来吃,我要求留下一只给我玩,大人不答应。我再三恳求,大概“哼”得久了,大人不胜其烦,只好答应,但是再三吩咐道:“要小心哪,不要给咬着,如果给咬了,还得打你一顿鞭子!”

我就躲着,悄悄地和这只鳖“玩”了起来。小时候有时真蠢哪!我竟设想这只鳖是不敢咬我的。我伸出一只手指去A它,当它把脖子B出来的时候,我迅速把手C开。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胆子越发大了。最后一次,当我把手指伸到十分接近鳖的吻端的时候,它突然迅速伸颈一咬,唉,一下子就给咬住了!鳖咬的痛楚,是很难形容的。但我强忍着,不敢哭嘁,生怕给大人们知道。我举起手来,企图甩脱它。但鳖悬在半空中,仍然不肯松口,我只好拼命用力甩,过了好一阵子,才把它甩脱,手指已经变得血淋淋了。

“愚蠢是要受报复的。”小愚蠢受小报复,大愚蠢受大报复。这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1】短文主要写了儿童时代的“我”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2】短文第3自然段横线处应当依次填入下面哪个字?选一选,写在下面横线上。

伸 移 逗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中“‘哼’得久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可以体会到儿童时代的“我”是个_____________的孩子。

17、课文片段阅读。

大(姆 拇)指在五指中,形(状 壮)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湖 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xián xuán),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pēn pèn)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jìn jìng)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sāo sh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汉字或读音。

2大拇指样子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文中通过具体描写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美丽的大草原

我生在天津,却是在科尔沁草原上长大的。

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端,那里地势平坦,水草茂盛,是个天然牧然。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太阳高挂空中,万缕金光温柔地抚摸着群山、草原。春风在碧蓝如洗的天空中放牧着白云。霍林河唱着欢乐的歌儿,哗哗地流向草原深处,流向天边……

春雨轻洒,草儿发芽,大地青绿一色。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草如菌的草原上,格外醒目。听,牧羊姑娘那动听的歌声在草原上回荡。瞧,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看,迎春花从睡梦中醒来了,它在微微春风中拼命摇动枝叶,摇呀摇,摇出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黄花,在青春的陪衬下,恰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嵌入了点点黄金。整个草原如诗如画。

夏天,一场大雨过后,草原上的各种花儿,一夜之间都绽开了笑脸。那白的如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黄的胜金,整个草原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惹得蝴蝶、蜜蜂在百花丛中狂歌乱舞。哟,萨日朗花也开了,它那五片细长通红的花瓣向下弯曲着,像一盏盏红灯笼。这时,我就最喜欢和小伙伴们高举着一把把萨日朗花在草原上嬉戏。

秋天,青草枯黄,百花调零,只有野菊花开得正旺。山坡上、公路旁,那一墩墩、一簇簇的野菊花在秋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香气。

八月中秋,第一场雪降临草原的时候,大自然告诉我们,草原的冬天来了。从此以后,鹅毛般的大雪便是草原的常客。大雪过后,山川大地一片银白,无比壮观。那没膝深的大雪给上下班的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却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诸多乐趣。我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我们的叫声、笑声,惊飞了麻雀,吓跑了寒冷。

自从我离开内蒙古之后,再也看不到草原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了。可我多么想你呀,美丽的大草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金光(lǚ   nǚ)   奔(tén   ténɡ

入(kàn qiàn)   开(dìnɡ zhàn)

ɡě yè膝(méi   mò

(2)词组连线。

地势   平坦   惊飞   寒冷

冰雪   融化   吓跑   草原

水草   复苏   放牧   枝叶

万物   茂盛   流向   麻雀

骏马   奔腾   摇动   牛羊

(3)抄写本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然后自己仿造一句。

运用比喻的句子:

仿照句子:

运用排比的句子:  

仿造句子:

运用拟人的句子:  

仿造句子:  

(4)文章首尾呼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思想感情?

 

 

 

1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钓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_____向海里跳_____不然我就开枪了_______________刚喊出_____三_____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_____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画横线处加上标点。

2“正在这时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孩子“没有明白他爸爸的话”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入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大家觉得四十秒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述句)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改为子句)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改为转述句)

 

 

21、句子练习

1.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鲤鱼消失在水中。(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大观园。

(1)帮句子瘦身。

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

 

(2)改成转述句。

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生生。

 

(3)改成比喻句。

老先生满头白发,面容黝黑,目光直视着大家。

 

(4)改成反问句。

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与表达。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在未来,机器人有可能进入课堂为学生讲课。假如你就坐在未来的教室里,听机器人老师讲课,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