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解释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侵略(计划) B.警惕(谨慎小心) C.憨厚(朴实) D.腐烂(变坏)
2、下列句中加点词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浩浩兴致勃勃地向我谈起海南旅游的见闻。
B.孙膑给田忌神机妙算,田忌才赢了齐威王。
C.尽管外面人声鼎沸,但他还是不动声色地筹划着作战计划。
D.该如何赢得赛马,孙膑早已胸有成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孙膑足智多谋,在赛马比赛中,运用巧妙的谋略,让田忌赢了齐威王。
B.现在有不少孩子整天养尊处优,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
C.他非常尊重老师,一到老师面前就点头哈腰。
D.看见爸爸灌篮成功,我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________
(2)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________
(3)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________
(4)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彩
色的;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
的;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__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__________,沃野的耕耘。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霎时间,只见___________ ,___________,被点上眼睛的龙_________。游客们_______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________。这个成语叫________。 《成语故事》
3.山上雾气缭绕,______;山下树木葱茏,_______。树枝像____________,绿得尤其可爱。 《少年王冕》
4.送客松姿态独特,______,游人把它比作“______”。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____”,好像在跟游客____________。 《黄山奇松》
6、综合实践。
梅花经霜傲雪,它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1.请你写出两句赞美梅花的诗词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与梅花并称“岁寒三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梅花合称“花中四君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关立志.好学.惜时.求索的名言和诗句: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周易》
(2)有志_____________,无志______________。《传家宝》
(3)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江红》
(4)少年_____________,一寸______________。《偶成》
(5)路_____________,吾将______________。《离骚》
(6)不积__________,无以_____________;不积___________,无以____________。《荀子》
8、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组恰当的反义词。
1.________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________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
2.船夫驾驶船只时___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心里的天鹅
①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②“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助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足够的助跑距离,就飞不起来了。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地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③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能自由地飞翔吗?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④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双翼,或由于助跑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向往天空的心了。
⑤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还是燕子、麻雀。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⑥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首悟道诗:
⑦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⑧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起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⑨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被养在池塘里,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⑩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下列不属于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们为让天鹅不能飞翔而采取的方法的是( )
A.绑住天鹅的翅膀。
B.剪去天鹅一侧的翅膀羽毛。
C.缩短池塘的距离。
D.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里。
【2】对短文第②段内容的理解,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小孩问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
B.贵族们捉到天鹅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C.贵族们普遍使用第三种方法使天鹅不能飞翔,久而久之,天鹅失去起飞的能力。
D.“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天鹅失去飞行能力的真相。
【3】对“心里的天鹅”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
B.“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在阅读《饲养天鹅的方法》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饲养出心目中的飞翔的天鹅。
C.正如天鹅丧失了飞翔的能力一样,人们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D.这里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面看是写天鹅的遭遇,实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4】文中加点的“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有趣的形声字》片段。
天上三光日月星,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星星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以便跟日月相区别。但问题是,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了,三块石头、三个拳头……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于是,古人就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生”。强化了字音,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开了。
【1】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象形字的缺点是( )
A.不便于区分事物 B.形态不好看
【2】这段话主要为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
B.形声字是由两个文或字符合成体,有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而成。
C.我们所认识的汉字都是形声字。
D.形声字在汉字的发展中不断变化。
11、阅读《清贫》选段,完成练习。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了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 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威吓——( ) 企望——( )
【2】按要求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1)请在文中用“____”画出有关动作描写的句子。
(2)并用 “﹏﹏﹏”画出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3)用“ ”画出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3】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从两个国军的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他们的粗鲁和贪财。
B.方志敏在面对两名国方士兵的搜身和威胁时十分淡定,可见当时的情形并不危险。
C.方志敏的身上只有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足见他的清贫。
【4】读一读方志敏与两位国方士兵的对话,从他“微笑着,淡淡地说”的语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完成下列练习。
“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1】这句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人物,突出了人物________的特点。
【2】使用句中的描写方法,描绘一下“早晨作业没带,组长查作业”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画鸡斗架
受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画国画,还是校美术组的组长呢!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阳台上吃早饭。突然,一声声沉闷的“咯咯”声从下面传来。我低头一看,哟,原来是两只大公鸡在斗架:一只红公鸡伸着胀得通红的头冲着对方,颈上一圈勃发的羽毛竖起,两只翅膀由于使足了劲微微地(晃动 抖动)着,鸡冠像小山一样耸立着,双腿微微向后弓着,随时(准备 打算)向对面那只芦花鸡扑去。对面那只芦花公鸡也毫不示弱,张开的翅膀使劲拍动着,红里透绿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红公鸡,似乎在寻找机会袭击对方。相持片刻,终于相搏了。两只公鸡随着两脚一进一退,整个身子也是一扑一闪,(疯狂地 发疯地)“咕咕”叫着。双方慢慢在地上转着圈子。或攻或守,斗一阵,歇一阵,我默默地凝视着相斗的公鸡。突然心头一闪,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吗?我马上拿来铅笔和画板,(飞快地 迅速地)勾画着这个决斗场面。
晚上,我铺开宣纸和早上画的草图,回忆着平时看到的斗鸡场面,并把回忆起来的场面与图上画的场面融合起来。渐渐地,一幅公鸡相斗的画便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挥动毛笔急促地画着,雪白的宣纸上出现了两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大的一只微微蹲着,稍小的一只则是拍着翅膀正伺机待扑。两鸡争强斗胜,互不相让。这不是奋发竞争,敢于拼搏精神的体现吗?这幅取名为《相持不下》的国画,在市里举办的“六一”儿童画比赛中,得到一等奖。
【1】将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用“\”划去。
【2】结合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毫不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袭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伺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的反问句,抄写一句,并将它改写成陈述句。
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三个自然段拟出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一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释: (1)〔旖旎(yǐ nǐ)〕柔和美丽。(2)〔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分析方法。
我给妈妈剪指甲
今天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号召大家,回家帮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放学后,我兴冲冲地跑回家里,心想:帮妈妈做点什么呢?扫地?家里已经被妈妈打扫得一尘不染了。煮饭吧?妈妈早就在等我吃饭了。
我一边吃饭一边琢磨着,忽然,我看见妈妈的手。有了!我神秘地对妈妈说:“今天我要帮您做件事!”“你要帮妈妈做什么?”妈妈问。“等会儿您就知道了。”我说。
我赶快吃完饭,倒了一盆温水,拿来香皂,神气地说:“妈妈,我要帮您剪指甲,先来给您洗个手。”妈妈惊讶地说:“今天怎么了?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咱们的小宝贝要帮妈妈做事了!”说完,妈妈乖乖地把手放在盆里。我开始帮妈妈洗起来,一摸妈妈的手,我顿时觉得好像在摸老松树皮似的,疙疙瘩瘩的。我举起妈妈的手,奇怪地问:“妈妈,您的手怎么这样呢?不像我的手白白的、滑滑的。”妈妈微笑着说:“我的傻女儿,妈妈小时候的手和你的一样。现在事做多了,手自然就会变‘老’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懂了:现在家里的每一件事,不都是妈妈做的吗?为了供我读这所市里一流的学校,妈妈吃了多少苦啊!妈妈是纺织工人,工资不高,除了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以外,还经常到外边做清洁钟点工。妈妈,您真辛苦啊!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等水把妈妈的指甲泡软了,我便小心翼翼地剪了起来。突然,妈妈的手颤抖了一下。我一看,原来是剪到肉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妈妈,疼吗?”妈妈鼓励我:“不疼,不用怕,慢慢来。”于是,我又鼓起勇气继续剪。这回我更仔细,更认真了……
就这样,我终于帮妈妈剪完了指甲。看着妈妈笑了,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
我长大了
暑假里,我参加了少先队大队部组织的野外生活训练营,当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那天,我们在营地进行野炊比赛。我们一边玩,一边捡回一些枯枝败叶,作为做饭用的柴火。到了中午,我们抱着柴火来到营地。工作人员早为我们准备了自来水、蔬菜、肉类等。我们一拿到材料,就立刻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搭灶安锅,有的洗菜切菜,有的生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盒火柴,我们终于把柴火点着了。火熊熊地燃烧着,大家都以为已经没事了,就坐在旁边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起来。
突然,不知道谁叫了起来:“火,火,起火了,起火了!”火焰腾起足足有我们一个人这么高。怎么办?容不得多想,大家纷纷拿起身边的东西就开始扑火。有的捡起旁边的树枝使劲扑火,有的把洗菜的水泼了上去,还有的竟然往火里面扔菜和石块。我也揭起一块餐布,准备用餐布扑火。可刚冲到跟前,熊熊的火焰就“舔”掉了我额头前的一绺头发。
我一下子清醒了,我们这样扑火是很危险的!我立刻向工作人员住的小屋跑去。不一会儿,几位叔叔手提着水桶冲向火场。几桶水对着火焰倒下去,火终于被扑灭了。再看同学们,有的满脸乌黑,有的衣服也被烧破了。好险啊!
最后,工作人员表扬了我们的勇敢,同时又提醒我们,遇到起火,应该立即通知大人,不应该自己贸然扑火,要善于保护自己。一个叔叔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第一个通知他们的人,虽然我没有直接扑火,但我绝不是懦夫,这是智慧。
一件意外的事情,使我长大了。
【1】以上两篇文章都是以________(写人记事)为主,都记述了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在事件中的感受。
16、阅读。
火红的“相思叶”
金秋时节,我来到天平山麓。放眼望去,那簇拥在山麓的枫林,层层叠叠,一片火红,令人赏心悦目。人称石、泉、枫为天平三绝,这红枫确实给秀丽的天平增添了无限的风采。//
沿着洒满落叶的小路,我朝枫林漫步前行,棵棵苍劲挺拔的枫树,身披红斗篷,在阳光中抖擞精神,闪烁金光,越发显得艳丽多姿,楚楚动人。难怪杜牧要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来呢。我也爱红枫,不仅是因为它红得美,还有别的原因呢。//
记得还在儿时,我曾问过祖母,天平红枫为什么这样红,她告诉我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天平山的枫叶并不红。枫林中住着一对夫妇:红姑、枫哥。枫哥出外谋生,不幸身染重病,但他思乡心切,硬是拖着病重的身子,一路历尽艰辛,终于在秋天回到了天平山,一头栽在故乡的枫树旁。朝思暮盼枫哥的红姑悲痛欲绝,含泪背着枫哥走进密林深处,再也没有出来。打那时起,每当秋风响过,天平山的枫叶就变得火红火红的。人们说那是红姑、枫哥的相思血染红的。而当地的人们也管天平红枫叫“相思叶”了。祖母的故事使我对天平红枫产生了一种新的感情,因而也就更喜欢它了。莫非远在异国他乡的舅父也是因为这则动人的故事,才格外眷恋天平红枫的吗?//
想到这里,我不禁弯下腰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拾起一叶红枫,举到眼前凝视着那叶掌间的每一条细纹,似乎要从中捕捉到思乡恋国之情。我只觉得手中的不是一片枫叶,而是一颗搏动着的心,因为它红得那样可爱;我又觉得它宛如一只伸开的手,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我全身涌起一股热浪,它猛烈地撞击着心房。天平山麓的红枫林啊,我终于明白了:你使海外游子魂牵梦系,是因为你是他们的叶落归根处。
我又一次举起那叶红枫。对了!我何不把这片叶儿寄给旅居加拿大的舅父,让这片火红的“相思叶”,从天平山麓的枫林飞向大洋彼岸,告诉舅父,转告所有海外同胞,祖国母亲思念你们,故乡亲人思念你们,盼望你们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看一看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容貌……//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赏心悦目:_______
日新月异:_______
【2】文中已用“//”分了段,请你用小标题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_______。
第二段:_______。
第三段:_______。
第四段:_______。
【3】文中引用杜牧的诗句和美丽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4】作者说“我也爱红枫,不仅是因为它红得美,还有别的原因呢”中“别的原因”指的是_______,“它宛如一只伸开的手,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中“它”指的是_______,它在期待_______,作者借助“红枫”表达的是_______的情感。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赤壁之占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 )的战例。《赤壁之战》这篇课文节选于( ),它的作者是( ),这部书与《 》、《 》、《 》称为我国的四大名著。
2.《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时期( )、( )、( )的故事。塑造了( )( )、( )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 》、 《 》、《 》、《 》广为流传。
18、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八达岭长城的四季景色确实美不胜收。每当春临大地,岭上阳光明媚,山谷绿意盎然,有桃花、杏花,以及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簇拥着古老的城墙。那时的长城犹如在花海中穿行。八达岭之夏,骄阳似火,但时时会有凉风袭来。如若在烟雨迷蒙中看长城,它好像一条出水的蛟龙。八达岭的金秋更加迷人,那时秋高气爽,万木争艳,鲜红的枫叶,最惹人喜爱,有人说这是筑城者的血染红的,您看多么意味深长。冬日的八达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城墙楼台,轮廓分明,博大雄伟。
【1】短文围绕______________写的。
【2】短文画“﹏﹏﹏﹏”语句采用了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短文画“____”语句采用了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若在烟雨迷蒙中看长城,它好像一条出水的蛟龙。”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19、拓展阅读。
橘园
清晨,站在我家二楼的大厅,放眼橘园,嗬!仿佛是群芳斗艳的花海。一团团,一簇簇绿的苍翠欲滴,白的晶莹透亮。整个橘园绿白相衬,明暗相间,显得生机勃勃。
走进橘园,一朵朵洁白的橘花,是那么纯洁,那么娇艳。细细观赏,橘花有五个花瓣,花瓣的中间有一圈黄色的花蕊,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花蕊中央有一根像火柴一样的花柱,花柱头长大了就是橘子。
这些橘花,形态不一,婀娜多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楚楚动人。有的隐藏在绿叶丛中,就像害羞的姑娘,令人喜受。有的好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在亲亲热热的聊天,让人羡慕。有的则高立枝头,山风一吹,宛如妩媚秀丽的白衣少女,翩翩起舞。忽然,耳边传来“嗡嗡嗡”的响声,抬眼望去,一群蜜峰正贪婪地采花粉。有的钻进花瓣环抱的花蕊,有的飞来飞去,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多么勤劳的小生灵啊!
不管是谁!经过我家的橘园,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赞叹不已。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群芳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楚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橘花外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写文中带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想想橘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动笔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句子)
23、习作。
古今中外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自然界一扇扇紧闭的门窗……现在,请你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