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绿山墙的安妮》中,马修送给安妮的圣诞礼物是(    

A.一件衣服

B.一个项链

C.一束花

D.一幅画

2、给句子选择正确的意思。

(1)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   )

A.花朵喜欢朝向阳光充足的地方开放,在屋里看到的就是花朵的背面。

B.说明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花朵朝外开,显然是给别人看的。

(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   )

A.这一句话点明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B.这一句说明威尼斯只有河道,没有大街,只有小艇,没有汽车。

(3)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   )

A.这句话照应题目,体现了大象与人们关系亲密和谐。

B.大象在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误的一项是(     )

A.引荐       手忙脚乱       帽子       (fú)能应

B.眼巴巴       兴致勃勃       跃跃欲试       (miāo)准

C.赏识       风平浪静       放肄       (cè)略

D.海鸥       摩拳擦掌       脚力       (mèi)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________       

(2)急迫得不能再等待。________       

(3)完全跟过去一样。________       

(4)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________

5、词语充值卡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   )而至  军中无(神机(   )

箭如(   )  (   )不已  大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查字典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忌”,应先查_____,再查音节_____,它是个_____结构的字。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丧”气,应查_____画,读音_____,组词_____

3.“羸”的读音是______,“赢”的读音是______,它们可以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

7、近义词

立刻——____  欺负——_____  破绽——_____

挺脱——____  计划——____  威严——____

出色——____  结实——____  问候——____

穿梭——____  吩咐——____  登时——____

规矩——____  派头——____  清脆——____

搜索——____  侵犯——____  发怔——____

半信半疑——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

8、请你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

查划线的字

音节

部首

除部首外笔画数

选择正确的解释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愚昧无知;②淘气;③固执______

抓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扰乱,搅;②弯曲;③搔,抓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林教头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劳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C.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表现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袁隆平23岁时在湖南一所偏僻的农校做老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发生的饥荒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他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要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当他决定进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时,世界上已经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都没有成功,并断言这“不可能”。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从事杂交水稻研究,面对困难绝不退却。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1970年。试验田所在的云南发生地震,人们纷纷撤离,但袁隆平却泰然自若,在田间搭棚子继续研究。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袁隆平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②1996年,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2016年,中国不再接受联合国提供的粮食援助,他给中国26年的粮食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2018年。袁隆平院士所带领的海水稻团队在迪拜热带沙溪成功实验种植水稻,获得大丰收,“荒漠变绿洲”,这是中国水稻的奇迹!

【材料二】

1964年袁隆平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97 年袁隆平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

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每公顷水稻产量

【材料三】袁隆平语录

①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②我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另一个是全球覆盖杂交水稻。

我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后者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③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1】【材料一】中介绍了袁隆平的哪两件事迹?请用简单的话加以概括。结合【材料三】

袁隆平语录,你感受到了袁老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

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的统计图,你获得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

【3】读【材料三】中袁老的两个梦想,其中之一就是“禾下乘凉”。请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绘划线部分的句子呈现出的景象。100字以内

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泥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镞一镞。①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至此,②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孙子冯大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下颏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您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问。

“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来,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儿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地向下压去。

1(品读外貌)第1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描写了冯兰瑞老人的眼睛。第一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第二个句子写出了冯兰瑞老人的______

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

2(品读动作)阅读下面句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案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

A.这句话是对冯兰瑞的动作描写,从中感受到了冯兰瑞老人的技艺高超。

B.这句话中描写人物的动词有“拿、挑、三剔两刮”。

C.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冯兰瑞老人纠结的心理。

D.“他似有所悟”中的“悟”指的是武松打虎,必然用劲,拳背上自然会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这样作品才会更加逼真。

3(辨析描写)文中标有序号的三句话依次是对冯兰瑞老人的(   )

A.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4(分析判断)对“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一闪一闪的亮光”表现出了冯兰瑞之前开心的心情。

B.这句话侧重说明冯兰瑞爷爷的眼睛十分明亮,就像两盏烛光。

C.“亮光熄灭了”是在暗示冯兰瑞听了孙子的话后失望的心情。

D.这句话表现出了冯兰瑞爷爷此时的心理变化。

5(梳理脉络)下列选项中正确概括了冯兰瑞老人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满意→舒畅→伤心→失望 B.疑惑→开心→失望→伤心

C.疑惑→满意→开心→失望 D.疑惑→满意→失望→开心

6(感知人物)除技艺高超外,你认为冯兰瑞老人还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拓展)想一想:看到冯兰瑞亲手毁了自己的作品,孙子冯大有没有意识到爷爷的良苦用心?他会怎么做呢?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①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那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②武松一踅(xué),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  )住胸脯,(  )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A.提  B.举  C.踏  D.踩

3文中“醋钵儿大小拳头”突出了武松(  )

A.拳头硬 B.拳头小 C.体格强壮,力量大 D.拳头握得紧

4文中①②两处画“   ”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山庄湖色

避暑山庄在河北省承德市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园林之一。她虽然名为山庄,规模却是很宏大的,那随着山势蜿蜒起伏的宫墙里有着564万平方米的湖光山色。当你走进山庄的丽正门,从玲珑精巧的宫殿区开始,而后是峰峦叠翠的山区和景色明丽的湖区。漫游山庄诸胜时,你就会亲身(领悟 领略)到,那以山林野趣为特色的塞外风光,远比挂在墙上的名画更有生命力,更富牵襟扯裾的力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山庄里每一颗明珠,无不使人观之辄(zhé)喜;每一处胜景,无不使人流连忘返。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在这山庄纵览诸胜时,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那么一瞬间,要把视线投向那碧波粼粼的塞湖。我不能不看她,她有着一种魅力,强烈地(吸引 引诱)着我。在我看来,她是绿中之绿,胜中之胜,她是镇在这翡翠画屏上的鲜美晶莹的碧玉。

塞湖是山庄上湖、下湖、澄湖、银湖、镜湖、如意湖等湖的总称。那喷珠吐玉的热河泉,就活跃在澄湖的东北隅。湖上的早晨是迷人的,也许是有了热河泉的缘故吧,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晴。朝霞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它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的全部艳丽(倾注 倾泻)进湖中了。这时,是湖上最绚丽多彩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碧玉;霞是艳红的,像胭脂。碧玉般的绿,胭脂般的红,这自然界中最鲜明、最美妙的色彩交融在一起了: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泛。当人们为这湖上的奇观深深吸引,一时竟闹不清究竟是湖水飞上了霞中,还是红霞落进了塞湖的时候,朝日又把万道金光射向湖面了。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当嬉戏的细浪潜到湖底憩息的时候,湖水又恢复了平静。那乱真的倒影,把山庄的胜景都摄取进了湖中。于是,塞湖上出现了奇妙的“水中天”。

【1】把文中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用“/”画去。

【2】短文采用先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由美丽动人的山庄全貌转而写到迷人的塞湖风光,对塞湖奇观进行了细致描绘。

【3】文中画线句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作者把“她”比作了________,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分析句子,回答问题。

(1)“这时湖上微风乍起,细浪跳跃,真似搅起满湖碎金”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那样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睛”这句话写出了湖水的_____(动态 静态)美,读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节选)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呢?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生来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呀!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的确是异乎寻常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维系了一个统一的大国的存在,不管这块东方的土地上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讲着多少互相听不懂的方言,但这汉字的魅力却成了交响乐的总指挥!

面对着科学的飞跃,中国的汉字以其瑰丽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在科学攀向高峰所出现的复杂思维状态中,古老的中国的汉字却焕发了青春,轻而易举地用原有的词汇构成了新的概念和术语。真的,中国的方块字能消化各种外来的新创造,因为它拥有一个单字的海洋。在人们熟悉这种文字后,可寻求的新的组合和创造的天地是那样的宽广而简便。

啊!像徜徉在夏天夜晩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真的是无限钟情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中国汉字,并震惊于它的再生活力和奇特魅力。我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这种文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惜和喜爱。

1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不同于平常。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事情很容易做。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指___________。例如:我们现在使用的“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就是这种情况。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谈了汉字的特点。

4作者认为,汉字的前景是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我们的汉字还有哪些方面的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打发——   规矩——

(2)《晏子使楚》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意概括成成语,写在括号里。

  ①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

(4)“瞅”字表示“看”的意思,请你再写出3个含有“看”的意思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   ”的句子是楚王嘲笑晏子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晏子反击楚王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晏子这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 元)来都是象形字,有着(先 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 汗)字毕(竟 竞)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 象形的特征一(但 旦)弱化,就不容易(辨 辩)认出来了。因此, 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用“√”画出文段括号内正确的字。

【2】象形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说说形声字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啊,体育,你就是乐趣!……和平的竞赛动力。一段,完成题。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赞美了体育哪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自己对体育运动的了解,谈谈对体育,你就是和平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 ”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给“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______

(2)年纪轻,气势旺盛。   ______

(3)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 ______

3找出第①和第④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画下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5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6这篇文章说明( )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9、读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回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视了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 句子练习。

(1)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

  变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母亲偶然捉了一条小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起过年,而且过得分外喧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真爱如茉莉。(扩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4.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5.在我们班里,都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写作练习。

你的家乡有没有独特的地方,可以是景也可是物?

请你仔细观察或是问问爸爸妈妈,描写一下自己的家乡。

要求:(1)以家乡的 为题,

(2)特点突出,

(3)语言流畅,

(4)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