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
A. 诸葛亮 B. 曹操 C. 晏子
2、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下列词语的拼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旖旎(yǐ ní) 无垠(wú yín) 徘徊(pái huí)
B.篝火(gōu huǒ) 燕园(yān yuán) 瑞雪(ruì xuě)
C.萌动(méng dòng) 澄澈(dèng chè) 顷刻(qǐng kè)
D.浩渺(hào miáo) 点缀(diǎn zhuì) 巍峨(wēi é)
4、把词语补充完整。
( )装( )裹 ( )水( )薪
( )寝( )食 ( )头( )脸
七( )八( ) 严( )以( )
始料( )( ) 夜以( )( )
5、写出我国城市的别称。
如:重庆(山城) 哈尔滨(冰城)
广州——(__________) 重庆——(__________) 湘潭——(__________)
重庆——(__________) 长沙——(__________) 成都——(__________)
昆明——(__________) 苏州——(__________) 济南——(__________)
6、根据拼音写生字。
jì mò | bǐ mò | gān zào | bào zào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kù xíng | lún kuò | zǔ náo | fù ráo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7、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词语
1.居住的人很少。(____)
2.形容十分担心与害怕。(____)
3.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____)
8、我会辩字组词。
渲(__________) 僵(__________) 偏(__________) 析(__________)
喧(__________) 疆(__________) 编(__________) 晰(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雪
冬天,瑞雪普( )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 )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精力拍下数千张雪花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装点大地,我爱雪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带“雪”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的话来补充完整: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
10、阅读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能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都没有说话,但分明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像没有人一样。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你收下吧!”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一声声感人的话语,一张张亲切的面容,一双双同情的眼睛,温暖了我那颗极度悲伤的心。‖
“当当当……”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教室。她爱抚地摸着我的头,关切地问:“玲玲,你爸爸妈妈好吗?”我点点头。接着,她给我一套课本和一件崭新的连新裙。并深情地对我说:“这连衣裙是给我女儿买的,你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穿在身上一定很合身。还有什么困难只管说,有我们大家呢!”我双手接过连衣裙,含着眼泪深深地给老师鞠了一个躬。‖
我双手捧着课本,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落下来……‖
【1】用“~~~~”线画出描写同学们神态、动作的语句。
【2】用横线线画出描写老师神态、动作的语句。
【3】短文用“‖”线已分为四段,请写出各段段意。
【4】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述文章中“我”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不灭的灯光
①我同我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②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一天紧张的运动会过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家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③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飘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来电视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亮着静静的灯光。
④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儿。这时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家的窗前跳跃着烛光。
⑤一个元月的夜晩,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他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⑥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⑦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我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在第②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例: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1)(______)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______)她还是照样备课到深夜。
(2)(______)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______)我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郑老师家秋天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国庆之夜_________的灯光,严冬停电时_________________的烛光,一个元旦夜晚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侧面烘托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不灭的灯光”是郑老师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用“_______”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遇到过像郑老师这样的辛勤园丁吧。请你编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文段《汉字与中国心》,完成下面各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明 表达 表现)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 强烈 猛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诗词的存在吗?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用“√”标出。
【2】文中横线出正确的选项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A.喜悦时
B.慷慨时
C.中秋时
D.送别时
【3】读完文段,你知道汉字有哪些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下列有趣的歇后语。
咸菜烧豆腐——______ 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
【6】我国的汉字经历了从“______——金文——小篆——隶书——______”的演变过程。
【7】读汉字小故事:一位文化水平不高的男青年在外谋生,因下雨,给家里人写信:“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这位男青年因为不能准确地写出“________”字,闹出了笑话。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昂贵的哨子
那时,我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一天,我拿着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突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只哨子在吹呢。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
回到家里,我得意扬扬地吹着哨子满屋乱窜,家里被我吵得鸡犬不宁!当我一说出哨价时,哥哥姐姐还有堂兄堂姐们全嘲笑我是个十足的傻子,糊里糊涂被骗了四倍的价钱,用多付的钱又可以买许多好东西呢!我感到十分委屈,伤心地哭了。
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对我以后起了不小的作用。常常,当有人怂恿我去买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便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一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因为我已经懂得了节省开支。
在我成年进入社会后,通过人们的言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了求得王室垂青,百般钻营,甚至丢掉了贞操美德,弄得众叛亲离!那些沽名钓誉的政客,不惜一切代价卷进政治风云,却因贻误了正事而败落破产!那些悭吝的守财奴,为了发家致富,一毛不拔,放弃了同胞的尊重、朋友的友谊,以及人类行善的德行!那些贪图享乐的庸人,碌碌无为,只顾寻欢作乐,却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病夫!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整天沉溺在精美的服饰、堂皇的住宅、华贵的车马中,不顾财力不接,以致债台高筑!
“可怜!”我不由得叹息道,“为了一只‘哨子’你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得不偿失,真是愚不可及啊!”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凡人世间的苦楚都是由于没有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估价,盲目行事,而付出过高的代价造成的。
【1】文中说“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我”为什么感到羞耻?用“ ”在文中画出答案。
【2】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_____,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_____。
【3】第4自然段列举了五种典型的为“哨子”而付出惨痛代价的人,分别是__、___、___、____及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
【4】为什么“我”会觉得那些为了一只“哨子”而付出昂贵代价的人“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揭示道理的中心句,并结合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xiàn qiān)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dǎng dāng),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zhàn dìng)。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bǎn bān)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dāng dōng)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在文中画去错误的读音。
【2】“小胖墩儿正是抓住了小嘎子的缺点,才把他摔倒了。”由此我想到一个成语(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在摔跤方式上,小嘎子为什么选择“随便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摔跤过程中,文中写了小嘎子的一系列动作,读读短文,把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根据提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起初,小嘎子围着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
(2)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_______________。
(3)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用脚_______________ 。
【5】从这段描写中,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下是李凡同学预习课文时,对各部分内容的概括。仔细阅读,完成练习。
①刘伯承把床单抓破了,但仍然坚持着。②拖行手术前,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 ③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④沃克医生伸视伯承,发现他是军人。 ⑤刘伯承被土扉打伤眼睛,来到诊所。 |
【1】用“__”画出其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在下面的横线上。
【2】这几项内容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哪部分内容还可以概括得更准确?试着写一写。
( )_____________
16、开心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眷恋”“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宇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过年时吟“ ”;春雨时吟“ ”;中秋时吟“ ”;送别时吟“ ”;喜悦时吟“ ”;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和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读短文的第4自然段,将合适的诗句的序号填在短文横线上。
①漫卷诗书喜欲狂 ②明月几时有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④好雨知时节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
【2】中国汉字的特点没有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3】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有(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联系现实,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是什么将“汉语——古典诗词——中国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 )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
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背着标杆、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塞外常常是( ),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詹天佑不管条件怎样恶劣,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还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
【1】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词语或句子。
【2】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
【3】用“——”划出排比句,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18、课内阅读
手指(节选)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文中指受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保护,所以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为什么说:“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请在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并用横线划出来。
【3】这段话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中指做事( )的特点。
A.勤劳机敏,敢于探险
B.吃苦耐劳,不图名利
C.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D.体态优美,能力弱小
19、快乐阅读。
玛丽大娘
在一个盛开郁金香的小村庄里,花农玛丽大娘种了一辈子的花,她一直想培育出一种优质的郁金香品种。直到晚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她培育出的新品郁金香色泽艳丽,花冠硕大,花香袭人,堪称郁金香中的绝品,令人叹为观止。
新品郁金香一上市,花摊前便挤满了爱花的人。人们争相购买,花的价钱也节节攀升,玛丽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听说玛丽大娘培育出了新品郁金香,许多人都登门拜访。有的人鼓动大娘为新品种申请专利,有的人愿意出天价购买新品种的全部种苗。所有这些,都被玛丽大娘一一拒绝了。
第二年,春光明媚,积雪开始融化。一天,大娘把村子里的人都请到自己家里,给每家赠送一包新品郁金香种子。乡亲们都十分感动——这可是玛丽大娘煞费苦心培育的种子,凝聚着她毕生的心血啊!当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这种惊艳绝伦的郁金香新品种。到了开花的时节,浓郁的花香飘散得很远很远。到这里来赏花、买花的人络绎不绝,小村庄顿时成了超级大市场。玛丽大娘扶持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她的事迹被当地电视台知道了。记者前去采访:“玛丽大娘,如果您不赠送新品郁金香种子给乡亲们,而是让自己的新品花垄断市场,不是可以挣更多的钱吗?您为什么要无偿赠送呢?”大娘微微一笑,说:“如果村子里只有我一户富裕了,而乡亲们依然贫穷,我们村还是穷村子,我怎么能安心呢?再说了,花是要靠蝴蝶蜜蜂传粉的,如果周围的花不优秀,时间一长,我的新品花也是会慢慢退化的。现在家家都富裕了,我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新品花退化,不是很好嘛?”听了大娘的话,围观的人报以热烈的掌声,记者也佩服得连声称赞。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玛丽大娘的主要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如愿以偿”是指___;“叹为观止”的意思是____。文中形容赏花、买花的人很多的一个词是___;从“煞费苦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
【3】玛丽大娘回答记者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______;二是_____。
【4】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来赞美新品郁金香。(可以是短文中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者也佩服得连声称赞。”记者会怎样称赞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把下面的反问句变为陈述句。
(1)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好的天气,难道我们不应该出去游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
(1)对少先队员来说,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改为肯定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3)你和我去老师那儿。(改为祈使句)
23、仿写句子。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