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五湖四海 甘败下风 B.再接再厉 穿流不息
C.悲欢离和 黄粱美梦 D.声名鹊起 好高骛远
2、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锻炼 铁链 B.喉咙 猴子 C.拟定 腻歪
3、下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樱珞
B.愉树
C.承担
D.水飘
4、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言寸草心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4)唐伯虎画的黑狗图,实际上是一则字谜,谜底是_________________ 。
5、搜集资料,填空。
《手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中国画家、_________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擅长散文和诗词,文笔隽拥清朗,语淡意深,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
6、辨一辨,再组词。
笼(______) 驰(______) 疗(______) 绵(______)
茏(______) 弛(______) 辽(______) 棉(______)
斯(______) 艄(______) 骏(______) 拇(______)
撕(______) 稍(______) 俊(______) 姆(______)
7、看拼音组词
jù jué dù jì dū du chí yán shuǐ zhài léi gǔ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nà hǎn fù jīng qǐng zuì shén jī miào suàn dǎn qi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形近字组词。
复________ 内________ 坪________ 镜________ 腿________ 燥________
腹________ 肉________ 评________ 境________ 退________ 躁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到了黄昏还没有找到住处,特别着急。就在这时,他看见路边的地里有一位老人,便高喊:“老头子,这儿离旅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又跑了十多里路,仍不见人烟,自言自语道:“老头子骗人,五里!什么五里?”此时,他猛然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正和“ 无礼”同音吗?问路不讲礼貌,怎么能得到正确的回答呢?于是,他掉转马头往回赶,见老人还在那里,他急忙下马,恭敬地叫了一声“:老大爷!”老人说:“附近没有旅店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住一晚。”
年轻人问路不用敬语说话、待人粗鲁,其结果便是“ 不施一礼,多跑十里”。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0、(三)小小说阅读(15分)
爱的延续
一场迟到的秋霜,凋零了院里的最后几片树叶。妻子也像片枯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上。
丈夫急急忙忙叫来了村医。村医翻了翻眼皮,号了号脉搏,连药箱都没有打开,只是摇了摇头,低低地说了一句:“这次真的不行了,快准备后事吧!”
这样的话,丈夫两年前就听过,说这话的是城里的医生:“这病已经是晚期了,如果做手术,还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但要花费几万元,不做就赶快准备后事吧!”
妻子一把拽住丈夫,头也不回地往外走。走出医院,两人忍不住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日暮时分,他们在村口的河边洗了脸,然后,微笑着向三个张望的孩子走去。
第二天,妻子说:“从今天起,我教你学习做饭……”
丈夫愣怔了下,点点头。
妻子说:“穷日子要富着过,粗茶淡饭也要做出滋味来。想法让伢们多吃几口饭,他们正长身子骨哩……”
于是,妻子就靠坐在椅子上,事无巨细地教起丈夫来。
“每顿饭挖一瓢米,太多了,吃剩饭。太少了,不够吃。”
“切菜时,手指贴着刀口一点点退。退得快了,菜就粗了,吃了不上口。”
“炒菜时,要把油烧红了再下锅。旺火勤翻,起锅放盐。”
……
丈夫嗯嗯地应着,轻巧的刀铲,拿在他手中,却像是在使唤一头不听话的牯牛,尽管憋得满头大汗,还是把饭煮得夹生了,把菜炒得焦糊了……
妻子就嗔怪道:“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子,啥时候才能学会呢?”
丈夫嘿嘿一笑:“不着急,你慢慢教,我慢慢学,总有学会的一天!”
妻子叹口气:“我等不及啊……”
白天教丈夫做饭,晚上在煤油灯下,妻子又教他缝补衣服。
妻子说:“老话说,大手大脚混日子,缝缝补补过日子。日子再穷,也不能让伢们穿着露肉的衣服出门……”
丈夫连连点头。
“记住了,燕儿是女伢,爱美,能不用补丁的,尽量不要用。”
“大强,小良是男伢,衣服破得快,补丁用得多。别忘了,补丁的布,一定要挑颜色相近的。别像贴块膏药似的,让别人笑话他们。”
……
丈夫一边听着,一边用拿惯锄头犁耙的大手,笨手笨脚地捏起一枚小针,眯着眼,从穿针引线学起。
当丈夫吭哧半天把才补好的一块补丁拿给妻子看时,听到的却是一声叹息。
丈夫挠挠头皮,把补丁拆开,说:“一回生,二回熟。你慢慢教,我慢慢……”,“学”字没出口,丈夫却“咝”的一声,缩了一下手。
妻子一把拉过丈夫流血的手指,放在口里吸吮着,眼泪便滴在丈夫的手背上。
丈夫却在笑:“你瞧我,是不是比咱家的猪还笨啊?”妻子“扑哧”一笑后,丈夫又很认真地说:“我现在才明白,咱们家真的一天也离不开你!”
就这样,妻子教,丈夫学,不知不觉中,两年的光景就过去了。这中间,妻子曾经倒下了几次,但每次都在村医“恐怕不行了”的预言后,又顽强地活了过来,重新出现在厨房里,油灯下……
看着气若游丝的妻子,丈夫知道,这次妻子是真的挺不过来了。于是,泪水一下子就盈满了眼眶。
村人闻讯赶过来,看着妻子深陷的眼窝里一双直直瞪着的眼睛,一位老人叹气道:“唉,这伢放心不下,就是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啊!”
丈夫便俯下身,贴着妻子的耳朵,说:“你放心吧,我会把孩子带好的……”
妻子依然直直瞪着眼珠子,一动不动。
突然,丈夫站起身,径直去了厨房。随后,便传来了叮当声响。
一会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丈夫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小菜,放在妻子鼻子下:“你闻闻,我刚做的菜,香吗?要不,让孩子们尝一尝……”
于是,三个孩子含着泪水,品尝着父亲的手艺,齐声道:“嗯,好吃。跟娘做的一样好吃,娘,真的!”
妻子的眼皮动了动,还瞪着。
丈夫又站起身,打开衣柜,拿出一件破衣服。然后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下,娴熟地穿针引线,左缝右补。须臾间,一个针脚细密的补丁就呈现在妻子的眼前:“你看看,我补得怎么样?”
妻子吃力地转动着眼珠,看看衣服,又看看丈夫,两行热泪,从眼角滑落到脸颊——这一刻,妻子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丈夫早就学会了做饭缝补,却一直装着笨拙的样子,让她原本已经干涸的生命,又燃烧了几百个日日夜夜……
【1】妻子在弥留的最后一刻,为什么留下了两行热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多次提到医生给妻子下达病危通知,作者这样设置有何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妻子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依然直直瞪着眼珠子”“妻子的眼皮动了动,还瞪着”的原因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中的“丈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爱的延续”为题有何好处,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爱的延续”提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即在丈夫的精心照顾下,病重的妻子又活了两年。
B.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即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如为了能让孩子吃饱穿好,妻子支撑着病体教丈夫做饭和缝补,而丈夫为了让妻子的生命得以延续,而选择装笨。
C.化抽象为形象,言简意丰,耐人回味,引起读者产生如何对待爱的思考。
D.“爱的延续”指文中的燕儿、大强、小良对母亲爱的延续。
【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对环境作了描写,如秋霜凋零了树叶,其意图是交代自然环境凄冷、毫无生机的特点,也预示着妻子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B.在得知做手术需花费几万元,做了手术也仅能支撑一年半载之后,夫妻二人抱头痛哭,不但表明妻子的病已经无药可救了,更说明夫妻二人都已经绝望了。
C.文中对妻子教丈夫学做饭和缝补的情节作了细致的描绘,这样写是为了凸显女主人公的勤劳、无私、照顾孩子与丈夫的细致体贴入微,也凸显出男主人公的良苦用心。
D.文中的丈夫一共笑了两次,两次笑表达的意思有不同,前一次是丈夫做不好饭时的自怨自艾,后一次是丈夫不会做针线活时的自我解嘲。
E.临终前,妻子得知了丈夫是故意装笨的,这才明白丈夫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用心良苦,至此,夫妻间相濡以沫的情感也得以升华。
11、阅读实践。
过期药品
【材料一】
①过期药品一般是指有效期内未被使用,存在潜在质量问题的药品。药品有效期应以药品包装说明上标明的使用期限为准。但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如:需冷藏的没冷藏,该密封的没密封,极易导致药品变质失效。在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且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七成人家中都有过期药。
②过期失效的药品,虽有些在外观上用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内在的变化和所带来的伤害是难以预计的。不仅影响疗效(无效、减效),延误病情,且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比如易诱发过敏、刺激、疼痛、中毒。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对药品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容易造成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儿童捡拾引起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材料二】
药品 | 有效期与开封日期的关系 |
眼药水 | 开封时间超过1个月,建议将其视为过期药品。因为开封后的眼药水极易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建议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 |
瓶装口服液 | 开封后,在其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2个月左右。 |
拆零药品 | 有时侯,为了方便病人,药师会将某些药品拆零分包裝,这种零散药品建议最好在1个月之内用完,待别是一些急救药品。 |
胰岛素 | 开封之前放冰箱冷藏,一旦开封启用,放室温下不超过1个月。 |
【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葬礼
为废弃药物办个葬礼,这是一个简单而意义重大的仪式。它可以将过期药物对他人及环境造成的风险降到最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仪式。
【1】阅读以上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药品过期既影响疗效,又可能对人体带来各种伤害。______
②胰岛索在有效期内失效,一定是因为开封后放室温下超过一个月。______
③药品在包装说明的使用期限内不可能失去药效。______
【2】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开头,与【材料二】表格内容组合成“先概括后举例”的一段话,最合适的一句是( )
A.眼药水建议在开封后一个月内用完。
B.有一些特殊药品的有效期和他们的开封日期密切相关。
C.每一种药品的有效期都是不同的。
D.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
【3】【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的图示中,有三个步骤被涂抹了,请将下列三个操作填入图中相应步骤的括号内。(填字母即可)
A.把藏好的混合物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并为药物的亡灵祈祷。
B.加点水泡一泡(胶囊和缓释片先弄碎),泡到药片完全散架。
C.把做好的倒胃口的混合物封装在不透明的瓶子或袋子里,保证它不会露出来,如果用药瓶装,最好把药瓶藏在一个不相关的容器里。
【4】【材料三】中“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这样说的好处是________。
【5】苍南某小学的综合实践小组围绕“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①他们撰写了一份“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的研究报吿,【材料一】划线部分的调查数据属于研究报吿的_____(A.研究方法;B.资料整理)这一板块。________
②【材料一】划线部分的数据,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象?结合几个材料,综合实践小组可以向大家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现象:________。
建议:________。
12、《童年的发现》选段(18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第一段采用 写法,描写大家与我的不同表现。(2分)
(2)写出近义词。(4分)
困窘 — 羞愧 — 幸亏 — 驱逐 —
(3)哪些句子体现老师讲的话是严肃的?(4分)
①
②
(4)老师生气的原因是
(3分)
(5)“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13、课内阅读。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guā guà)库,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wù wū)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传世宝______________
(2)齿冷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岂不要叫哪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14、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望而生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相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做了哪三件事帮助他朋友克服困难?概括一下写出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1)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先总述后分述。( ) ②先概括叙述后详述。( )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2)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
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
【4】登上峰顶,举目远眺,会使人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茫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写作手法,表面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的写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新型玻璃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 谦)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______值夜班的看守,______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报警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xíng háng)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ràng yàng),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óu ǒu)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3】在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陈设——________ 昂贵——________
【4】请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按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介绍了两种玻璃,一种A________和B________。A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B玻璃的特点是:________,用途是: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十二跑到大汉身前,左手从后边搂大汉的腰,右手把滚烫的湿手巾往大汉脸上一捂,连鼻子带嘴紧紧捂住,大汉给憋得大叫,使劲挣,王十二死死搂着捂着,就是不肯放手。大汉肯定脏话连天,听上去却呜呜的赛猪嚎。只见大汉憋得红头涨脸,身子里边的气没法从鼻子和嘴巴出来,胸膛就鼓起来,愈鼓愈大,大得吓人,只听“砰”的一声,钉在墙缝里的肋叉子自己退了出来。王十二手一松,大汉的劲也松了,浑身一软,坐在地上,出了一声:“老子活了。”
——选自《俗世奇人神医王十二》
【1】作者通过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细微的动作描写,正面写出了王十二面对突发事件时________的特点;作者还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词,刻画了大汉的神态与外貌,侧面突显出神医王十二的________。这种“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值得学习。
【2】“救活”大汉后,众人有什么样的反应?试着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一写。
_____
18、课外阅读。
①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一座十分美丽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的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7.6万平方千米,却由118个小岛组成,并由约170条水道和400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代车,故有“水都”之称。河、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③威尼斯全市的河道弯弯曲曲,宽窄不一。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以开窗握手。
④威尼斯的桥梁各具风姿,格调极其不同。其中,有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理阿托大桥。该桥建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了许多店铺。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别具特色,全桥由屋覆盖。而在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时,广场上会出现许多临时的木板桥。
⑤威尼斯的船,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的船各式各样: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应有尽有。
【1】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去掉好不好?写出你的看法。
(1)威尼斯的船,是当地唯一的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河最宽处,约有100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桥的特点是____________。介绍其特点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在短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说明威尼斯的河道宽窄不一的语句。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尽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________
(2)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汉字的特点是( )(多选)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废除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枪声低回在角落。(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掩埋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改写“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她)的感激、敬佩、怀念、愧疚……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
要求: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清楚,表达出真情实感。还要注意书写规范、整洁,不写错别字。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