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俩人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B.他就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C.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地。

D.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B.《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三国”指的是魏、晋、吴。

C.《田忌赛马》根据汉代司马光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相关内容改写。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文天祥的诗作。

3、下列歇后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瞎子点灯——白费蜡

B.小葱拌豆腐——名声在外

C.秃子头上的虱子——藏不住

D.四月的冰河——开动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_____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_____小艇成了这座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2)_____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_____船夫操纵自如, 毫不手忙脚乱。

(3)_____怎么拥挤,船夫_____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4)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_____能平稳地穿过,_____速度非常快, 还能做急转弯。

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rán  shāo   guǎng      cāng  qióng pái  huái

      (   )

    zhì      jiǎo  jié     hān  chàng

     

 

6、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天气 __________的韵致         __________的八仙桌

7、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8、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_______

(2)是呀,我们伟大的祖国取得了如此成就,在此时有谁不自豪呢?_______

(3)春风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树叶,我赞美你

  树叶,我赞美你!

  奉献。你将它作为生命的起点,又把它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中。你制造养料,让枝干粗壮,根系发达,花儿鲜艳,果实甜美;冬季到了,你为了让树木保持水分,安全过冬,甘愿牺牲自己,用生命换取树木生命的延续。你吸入的是废气,放出的是人与动物生存必需的氧气。在风沙、尘埃、噪音向人们袭来时,你们手挽手结成绿色屏障,带给世界以温馨宁静;在夏日炎炎灸烤大地时,你们肩并肩织成绿色伞盖,送给人们清凉。你的伟大蕴藏于平凡之中。

  树叶,我赞美你!

  花,果实、枝干、根虽都有奉献,但同你相比,花儿总有几分卖弄,比不上你朴实;果实虽好,却比不上你的牺牲精神;枝干有些桀骜不驯,比不上你的谦逊;树根难以跳出孤陋寡闻的小圈子,比不上你的豁达。

  每当我看到你,就会想起那些为人民谋幸福舍身赴义的革命先烈,想起那些用热血保卫祖国的战士,想起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母亲,想起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四化大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们。

树叶,我赞美你!

(1)这篇文章的优点是什么?

(2)文章是想赞美树叶还是想赞美人的精神?为什么?

 

10、中国馆展区简介

中国馆内部共分三层,全馆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分为四大展区(分别标注为A、B、C、D)。如图所示:

A

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

位置:地上一层(IF)、二层(2F)

展览面积8590㎡。在各省区市展区内,将展示各地园艺历史文化、园艺产业发展、园艺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特色内容。

C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

位置:地上二层观景平台(2F)

展览面积1780㎡,以“国风花韵”为主题,分为“识花”、“赏花”、“品花”三部分。通过花材花器、古籍书画,展示中国传统插花经典作品、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插花花艺的博大精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

B

中国生态文化展区

位置:地下一层(-1F)

展览面积约3500平方米,展区以“天地人和”“四时景和”“山水和鸣”“春江风和”“样和逸居”“和而共生”之“六和”为主题,依次布局,通过传统园艺场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营造出梦幻的动态效果,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参观体验。

D

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成果展区

位置:地上一层(1F)

展览面积1130m2,汇集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原创的园艺产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绿色发展技术成果。

 

【1】根据短文《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和《中国馆展区简介》,在情境中补充适当的内容。如果你是中国馆的义务引导员,面对要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的游客,你会将他们引导到场馆的_________________,并且会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写好《关于中国馆传播中华文化的研究报告》,请你利用短文《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和《中国馆展区简介》内容,搜集、整理有关“中国馆”的资料。然后照样子制作一张资料卡。

要求:

(1)资料卡内容应符合“中国馆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主题;

(2)资料卡中每一项目,用简要词、句归纳、概括。

中国馆资料卡                                    中国馆资料卡

资料名称:植物画卷

 

资料名称:______________

信息

出处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第4自然段

信息

出处

______________

内容

摘要

1.汲取园艺元素

2.植物布景

3.运用多媒体

内容

摘要

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童年的狂欢

我的父亲是村里扎灯笼的高手。元宵节的早上,父亲喂完猪,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坐在院场上给我们姐弟几个扎花灯。我们则替他做小工,拿竹篾、硬纸,找铁钉、蜡烛。父亲先扎一大堆椭圆形、菱形、长方形的篾架子,然后一一组合,糊上彩纸,再把精心剪成的各种图案贴在彩纸上作点缀,一只只色彩鲜艳的花灯便( )。他扎的兔儿灯、田鸡灯、荷花灯( ),( )。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学着做,做的当然是最简单的灯,如四四方方的箱子灯、棱角分明的三角灯。

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吃完汤圆,便赶到队里的打谷场上遛灯。打谷场上早已聚满了前来遛灯、赏灯的孩子和大人们。那些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兔儿灯、金鱼灯、狗儿灯以及 孩子们自制的三角灯、五星灯、箱子灯,把个小小的打谷场照得( )。从远处望去,真似浩繁星光,也像渔火点点。那一盏盏蜡烛在灯笼里绽放着亮丽,欢乐和幸福也映 现在每一张小脸上面。我提着那( )的兔儿灯,在小伙伴们惊叹和羡慕的目光中炫耀着走来走去,心里洋溢着前所未有的欢愉。

在场上遛了一会儿灯,我把兔儿灯交给姐姐,就去和小伙伴扔火把、放哨火。扔火把 必须是男孩,因为男孩有力气,火把扔得高。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说法,元宵夜谁的火把 扔得高,谁家今年地里的收成就高。用作火把的是家里刷锅用剩的高粱把儿或者是扫地扫 秃了的笤帚把儿。大人们把它们废弃了,可小孩子们却留了个心眼儿,将它们精心收藏起来,留作来年元宵节当火把扔。为了使火把易燃、耐烧,我们白天就将火把在生产队里的拖拉机柴油箱上反复地、使劲地蹭,谓之“揩油”。我们点燃手中的火把,一边扔一边唱着儿歌:火把儿,流流星,一棵麦子收一升。火把儿,金银灯,照得粮囤满满的。火把 儿,光明灯,照得年年好收成。我们举着火把在田野里奔跑,再用力抛向天空。火把在乡 间的麦田上此起彼落,远看如夏季的流萤。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惟妙惟肖 璀璨夺目 憨态可掬 逗人喜爱 大功告成

【2】用“ ”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

【3】父亲为我们扎过__________________。父亲扎灯时,先______,然后______,再______

【4】短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回忆童年时的狂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认真读题,完成以下练习。

【1】判断(1)老师对小李说:“你刚刚结束短跑比赛,休息一会儿再去游泳( )

2)小明放学后直奔游泳馆,飞快地换好衣服,一下子跳进了游泳池。( )

3)早上,小张对同学说:“请帮我买份早点,我先去游泳,回来再吃。( )

【2】小东刚吃完饭就要去游泳,妈妈不同意。请根据以上内容,以妈妈的口吻,写出劝阻小东去游泳的理由。

妈妈对小东说:“_________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一定会令你心驰神往。仿照例句,为你喜欢的旅游胜地写一则宣传语。例: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________

【4】五(2)班正在举行:“我是小小讲解员”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要向大家介绍________,我要围绕以下几点来介绍:_______

13、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来概括。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是第一段文字的中心句。_____

②“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表现了行船之快。_____

③“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体现了船夫非常机灵,但不守规则。_____

【3】第一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船夫的驾船技术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____的过程。

【5】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张大力听了,正色道:“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这篇短文选自冯翼才的《俗世奇人》,下面出处与其相同的是(       

A.《刷子李》

B.《景阳冈》

C.《将相和》

D.《桥》

【2】关于聚合成大门口放着的那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作用。

B.用来试试人的力气大小。

C.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D.在张大力之前没人能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微动一动。

【3】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胳膊举得直直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到“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什么?可不可以删掉不写?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死也不倒下

①吉鸿昌从天津被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②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③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抢,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④“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⑤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⑥“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⑦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⑧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妄图——__________ 吓唬——__________ 壮烈——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短文相应的词语。

(1)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_______________

(2)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_____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_______________

3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死也不倒下”的正确含义是( )

A.坐在椅子上死都倒不下。

B.他死也不愿倒下。

C.吉鸿昌临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英雄形象。

5结合短文内容,谈谈吉鸿昌有哪些精神品质?(至少写三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6请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滨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但是,它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总是不停地闪烁着、滚动着涌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耀,煞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读短文,填写词语。

(     )的沙滩  (      )的海风  (      )的夏夜

(     )地走   (      )地抚摸  (      )地闪烁

2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词语换个近义词。

⑴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_____________

2是好看。__________

3短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从而显得生动形象,请你用      分别划出一句比喻句和拟人句。

4思考并填空。

⑴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   作用。

⑵短文是按时间变化的顺序来写的,短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句依次是:夕阳落山不久    

⑶为了描写海滨夏夜幽美的景色,作者分别抓住了一些有特征的景物来写。在第二自然段抓住了大海;在第三自然段抓住   ;在第四自然段抓住  

5面对海滨夏夜,作者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你呢?请试着用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独自战斗,独自通关

①放学路上,我边走边四下逡(qūn)巡,想找个“称手”的武器——昨天捡的那根树枝太细太脆,第一回合搏斗刚开始,它就断了,害得我负伤落败,哭着回家。

②我慢吞吞地走着,尽可能拖延着回家的进程。在大院门口,我终于找到了一根比较满意的树枝,可是掂量比画了好一阵,还是迟迟无法下定决心走进楼道。

③我的对手是一只大公鸡,它是我家楼下邻居胡姥姥养的宠物。

④胡姥姥对它爱若珍宝,把它养在楼道里,从来不加约束。楼道里养鸡显然不合适,但那时机关大院邻里关系比较和谐,也没人管。

⑤我们管公鸡叫公鸡,胡姥姥管公鸡叫鸡公;我们当地人喂鸡是这样吆喝的:“咕……咕咕咕咕!”胡姥姥是这样吆喝的:“局……局局局局!”每次看到她喂鸡,我都一面学她,一面扮鬼脸。

⑥鸡也没白吃胡姥姥的,一长大就开始报恩护主,凡是路过胡家的小孩,都遭到此鸡的无差别对待——被啄得哭爹喊娘。

⑦但是这只鸡就住在我的必经之路上,不可能绕过它,因此我的每一次往返都成了斗鸡之旅,一开始我还不太把这畜生放在眼里,短兵相接了不到三次,双方战斗力之间的差距就已像基因差距那么大了。

⑧话说那天中午,我刚踏上二楼,就看见这厮阴森森地蹲在那里。我的肾上腺素嗖一声升到脑门,一面用树枝指着鸡,一面慢慢向楼上移动。鸡一看我竟敢用武器指它,肾上腺素嗖一声就飙上鸡冠,毛一抖,翅膀一奓,跳起来就狠狠啄了我一下。

⑨我急忙挥起树枝还击,它灵巧地避开了,眼中放射出凶残、邪恶而又疯狂的光芒,扇着翅膀抢上前来,不要命似的向我发起猛攻。失了先机的我余勇尽泄,无心恋战,一边盲目地乱挥树枝,一边号哭着往楼上奔窜。鸡跟在后面猛追穷寇,照着我的屁股一通狠啄,一直把我追到家门口,看到我妈出来,才不慌不忙地下楼去了。

⑩它最招我恨的就是这点:欺软怕硬,但凡有个成年人在我身边,它要么昂头踱步,要么低头吃米,一脸世界和平大使的表情。

作为一个堂堂人族,被一只鸡欺负成这样,听起来似乎挺丢人的,但我心安理得,因为这鸡真不是一般的鸡。我姐比我大许多,当年也被这恶棍啄得屁滚尿流。现如今,回想起往事,她说:“当年的我饶是短跑冠军,还是被这只大白鸡啄。其实要说有多痛也不至于——它只是只鸡嘛!怎么咬都不会造成重大伤害,关键是那种白色恐怖!”姐姐推心置腹地说:“它那种邪恶的攻击欲念足以摧毁你的信念,让你忘了自己远比它强大的事实!”我把手用力按在这世上唯一知音的手上,重重地点了点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战斗力也渐渐提升。一开始,屡战屡败不说,鸡那残暴的目光还常常出现在梦中,害得我屡屡惊醒;后来,我偶然也能逼退它,成功跨过天险,每日的搏击已是家常便饭,胜负都已被我看淡——是的,这只神奇的大公鸡一直活了很多年,我这辈子再没见过这么长寿的鸡。

再后来,胡姥姥去世了,她的家人随后宰掉了鸡。全院小孩奔走相告,孽(niè)畜已除,世道安稳,岁月静好,大家终于得以重享太平。

在这个江湖上,每个小孩都只能独自战斗,独自通关,独自升级。大人们都忙,大部分时候都顾不上管我们,任凭我们独自闯荡。

——作者:蔚蓝 选自《意林》2018年14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爱若珍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奔走相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短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中,“用力按”、“重重地”等词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和姐姐有同样的经历而感到高兴,侧面体现了这只公鸡令人畏惧。

B.文章开头描写“我”寻找武器,设置了悬念,再引入对手是一只大公鸡,强烈的反差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我”被一只鸡欺负得心安理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懦弱、胆小怕事的人。

D.本文以公鸡为线索,记叙了我童年时和公鸡“斗争”的故事,情节完整,语言幽默,寓意深刻。

【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兵相接”指“我”和公鸡双方面对面的搏斗。

B.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和公鸡的战斗力不相上下。

C.这句话写出“我”一开始过于轻敌,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D.这句话为下文“我”的惨败做铺垫。

【4】这只公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谈谈文中第⑨自然段动作描写的表达效果(从“我”和公鸡两个角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他们特别注重服装颜色的鲜亮耀眼。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花衣服,妇女则更讲究颜色的搭配,喜欢颜色有较大的反差,那些蓝底白花、黄底红花、红绿相间的大花布,最为畅销。你在节日的市场上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花花绿绿的衣服交汇成的彩色河流。在富裕人家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红的血,水果沙拉五光十色,各种饮料像是流动的颜色;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木薯是粉红的,香蕉是金黄的,西瓜是红沙瓢的,取之不尽的芒果则黄中透红。非洲人的住房,虽然大都是不甚宽大的白铁顶房屋,但许多房子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你若住在宾馆里,房内房外皆是五颜六色。在扎伊尔戈马的卡里布宾馆,满眼都是鲜花爬满的围墙,鲜花点缀的庭院,鲜花铺满的小径。在这个城市的乐尼拉宾馆,大堂和餐厅的装饰都是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最具特色的是,门厅陈列着大小不一的三个独木舟,舟为黑红色,是用上好的木材凿成的,舟里种着绿草红花。置身这座宾馆,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沉醉在一种古朴、悠远的境界之中。

1本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标出。

2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波浪线。

3文中从三个方面写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____;②____;③____

19、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士兵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1】“大雾漫天”的意思是: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________

【2】把船只“一字摆开“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A.统一行动,避免走散。

B.增大受箭面积

C.这样有排场,有气势。

【3】鲁肃吃惊,担心曹兵出来,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从这里表观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

【4】这段话最主要表现了什么(     

A.军士们精神抖擞

B.鲁肃胆小

C.诸葛亮足智多谋

D.曹操愚蠢

【5】诸葛亮为什么笑?笑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风景线

在你的学习经历中,你和汉字之间一定发生过一些故事,比如你写错字或者读错字的尴尬事,认识一个生字后的喜悦……请以“我和汉字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