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下列括号中。
滚 射 送 插 晃 扑 绕 拨
罗纳尔多带球突破,( )过几名后卫,直( )对方禁区,这时,守门员已经( )了出来。只见罗纳尔多先是将球向右前方一( ),接着轻轻一脚,将球( )进了网底。守门员扑救不及,只能眼看着足球在自己身边( )入网中。
3、“手疾眼快”中“疾”的意思是( )
A.病,身体不舒服 B.痛恨 C.快,迅速 D.疼痛
4、辨字组词。
涧________ 镌________ 挠________
间________ 携________ 浇________
5、解释下列词语,并选一个造句。
1.嗔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名其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叮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bèng liè shí hóu mí yuán shí dè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huā ěr náo sāi suō jǐng zhāng lù bì shǔ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jiā qín wǔ rǔ xī hā
( ) ( ) ( )
huái nán qiú láo wéi nán
( ) ( ) ( )
8、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兵马俑 (__________)的样子 (__________)的高级将领
形体(_______) 肌肉(_______) 目光(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qià_______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_______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zhèng zhēng)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了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chuí_______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了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看拼音写汉字
【2】用“√”画出加点字的读音。
【3】读这段话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武松就势把大虫揪住,这里的“势”是指________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它的作者是施耐庵。你还知道这部名著中的哪些人物?(举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 )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啊,啊……”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咦?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地“啊,啊……”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 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 ),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那(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聋哑人动作的词语画上“△”。
【4】“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我”__的心情。
【5】想一想,假如“我”后来又碰到了那位聋哑人,“我”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析完成练习。
“是吗?”小胖墩儿( )起来,立刻( )两步,一闪身( )了单褂儿,( )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1】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字词。可以发现填入的这些字词都是描写 的。从这段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小胖墩儿 。他是作家徐光耀的小说《 》中的人物之一。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下面是对“冰心文学馆”的介绍,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基本信息 | 目录 | 1.基本资料 | |||
中文名: | 冰心文学馆 | 建成时间 | 1997年 | 2.展厅 | |
开馆时间: | 周二至周日9:00——16:30 | 闭馆时间: | 周一 | 3.冰心小传 | |
4.冰心研究 | |||||
适宜游玩季节: | 四季皆宜 | 地理位置: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冰心公园左侧 | 5.美食 | |
6.住宿 | |||||
类别: | 人文景观 | 景区等级: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7.交通 | |
8.购物 |
【1】下列去冰心文学馆的时间哪一项最不合适( )
A.郑明星期二下午四点去。
B.李冬星期三上午八点去。
C.林琬星期五中午十二点去。
D.魏韵星期一上午九点去。
【2】上面四个人分别想了解冰心的生平、去文学馆的路线、文学馆的展品、文学馆周边住宿情况,请问他们应该分别点击目录中的哪一部分( )
A.1、5、2、6
B.3、7、2、6
C.3、7、1、6
D.5、1、2、6
【3】下面哪一项是冰心的作品( )
A.《寄小读者》
B.《桃花心木》
C.《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D.《北京的春节》
13、阅读《草船借箭》节选,完成后面练习。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惩罚——(_________) 推却——(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____)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 (____)
【4】填空。
(1)周瑜很高兴,他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
14、 我国饮誉中外的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________。他把“不叫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挂在墙上借以自勉。
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________。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直到画了5张,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还画呢?”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________,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10天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________。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饮誉中外——________ 疲倦——________ 歇息——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
不省人事 雷打不动 独具匠心 络绎不绝 独具慧眼 车水马龙
①我国饮誉中外的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________。
②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________。
③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________,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
④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________。
【4】齐白石是个________的人。
【5】“不叫一日闲过”让你想到的名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19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xiè méi( ),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 mò( )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4分)
磨(mó mò) 嚼(jué jiáo) 系(jì xì) 沾(nián 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2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2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爸爸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你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爸爸说:“你的想法更美些。”的理由是(3分)
16、主题阅读拓展。
幽默感
今天看电视时,我发现儿子居然说得出每位体育明星的名字,甚至连他们的家庭生活也知之甚详,便开玩笑地问:“喂!请问迈克尔•乔丹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儿子居然反问:“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但打听很久了。你知道吗?快告诉我!”
我大笑起来,惊讶地发现,儿子居然也有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是对人极高的赞赏。幽默是智慧的火花,是瞬间的灵思。幽默的语言可能会化解尴尬的场面,也可能于谈笑间有警示的作用,更可能作为不露声色的自卫与反击。换句话说,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
譬如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左右为难,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必须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门口。”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
譬如伏尔泰总是赞赏某人的作品,而那个人却总是刻薄地批评伏尔泰,当有人向伏尔泰说这件事时,他只是一笑:“我们双方都弄错了!”不过短短几个字,就用幽默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又做了有力的反击。
但是我必须强调,幽默并不是讽刺,它或许带有温和的嘲讽,却不刺伤人;它可能是以别人和自己为幽默对象,在这当中,便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
我曾经看到一个秃头者,在别人幽默地说他的头发时,当场变了脸。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对方的幽默不得体,刺伤了他,更可能是因为他原本因秃头而自卑。相反地,我也见过一位秃头的报纸主编,当别人笑称他聪明透顶时,他居然笑着回答:“你小看我了,我早就聪明‘绝顶’了!”你想,若不是他有相当的自信,又怎么可能接着别人的话,幽自己一默呢?
所以,越是开放而文明的社会,人们越富有幽默感;越是胸襟宽广、充满智慧的人,越富有幽默感。看来,成为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完善健全的人格。(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譬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嘲讽(______) 胸襟(______)
健全(______) 不露声色(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表现儿子幽默的句子,其“幽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阐述“幽默是巧妙地解决问题的法宝”这个观点时,举了两个例子,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________;(2)______________。作者在阐述幽默“显示了幽默者与被幽默者的胸襟与自信”这一观点时,运用__________的写法,写了两个人对待__________这种情况的不同态度。
【5】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请用“﹏﹏”在本文画出答案。
【6】幽默的语言确实能化解尴尬,显示自信。读读下面的故事,在横线处补上合适的内容。
(1)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与一位批评家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相遇。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歌德笑着退到路边,说:“____________。”
(2)一次,丘吉尔在公开场合演讲,从台下递上来了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等着看他出丑,便神色从容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记得__________,忘了写内容。”
17、阅读与理解。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总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
【2】联系课文,“应接不暇”一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
【3】“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联系课文,“这样”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中,用“ ”画出“人人为我”的句子;用“﹏﹏﹏”画出“我为人人”的句子。
18、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1】沃克医生“惊疑”说明了刘伯承的伤势______;“重新审视”说明_______。
【2】沃克医生能猜出刘伯承军人的身份,是因为( )
A.刘伯承给了沃克医生暗示。
B.只有军人才能在如此重的伤势下这样从容镇定。
【3】“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变化为:_____→______。
19、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话剧《陈毅市长》第五场(节选)
时间:一九四九年冬的一天深夜
地点:上海,化学家齐仰之的家
(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齐仰之大皱眉头,拿起话筒。)
齐仰之(极不耐烦地) 谁?……你不知道我在工作吗?……知道!知道干吗还来打扰我?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元素、分子量是我的朋友!……不,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我是个化学家,干嘛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不去!不去!……什么?陈市长亲自下的请帖?……哪个陈市长?我不认识!就是孙中山的请帖我也不去!……好了,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时间到了!(齐仰之不由分说地将电话挂上,然后又坐下继续工作。少倾,陈毅上,按门口的电铃。)
……
(陈毅夜访齐仰之,齐仰之闭门谢客,陈毅好不容易进得门来。)
陈毅(看到墙上贴的条幅,念) “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
齐仰之(看表) 有何见教?请说吧!
陈毅(也看表) 真的只待三分钟?
齐仰之 从不例外
陈毅 可我作报告,一讲就是几个钟头。
齐仰之(看表) 还有两分半钟了!
陈毅 好好好!这次我趋访贵宅,一是向齐先生致以问候;二是为了谈谈本市长对齐先生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齐仰之 哦?敬听高论!
陈毅 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
齐仰之 什么?我齐仰之研究化学四十余年,虽然生性驽钝,建树不多,但举凡化学,不才总还略有所知。
陈毅 说来话长,片刻之间,难以尽意,还是改日再来,改日再来。(陈毅站起,假意要走,齐仰之连忙拦住。)
齐仰之 不不不,那就请陈市长尽情尽意言之,不受三分钟之限。
陈毅 要不得,要不得,齐先生是从不破例的。
齐仰之 今日可以破此一例。
陈毅 可以破此一例?
齐仰之 学者以无知为最大耻辱,我一定要问个明白。请!
(齐仰之又请陈毅坐下。)
陈毅 好,我是说齐先生对我们共产党人的化学全然无知。
齐仰之 共产党人的化学?他研究些什么?
陈毅 就以中国而言,这门化学就是要把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压迫的旧中国,变化成为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这个,就是共产党人的化学,社会变化之学。
齐仰之 这种化学,与我何干?不知亦不为耻!
陈毅 先生之言差矣。社会若不起革命变化,实验室里也无法进行化学变化。齐先生曾说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究其原因,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想当初,齐先生从海外学成归国,雄心勃勃,一心想振兴中国的医药化学,遍建药厂,为亿万民众的健康造福。可是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毫不重视。齐先生奔走呼告,尽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进书斋,闭门研究学问以自娱,从此不再过问世事。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的吗?
齐仰之 (深有感触)是呀,是呀,归国之后,看到偌大一个中国,举目皆是外商所开设的药厂、药店,所有药品几乎全靠进口。叶酸是日本的,酒精是荷兰的,盘尼西林是英国的。这真叫我痛心疾首。我也曾找宋子文当面谈过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可是他竟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制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我几乎气昏了……
陈毅 可是如今不一样了!你推开窗子往外看一看嘛,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科学有了光明的前途。如今建国伊始,百废待举,正是齐先生实现多年梦想,大有作为之时。所以我特地前来,清齐先生出山,为发展新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贡献!我们打算在上海建立全国第一个盘尼西林药厂。
齐仰之 (大喜)哦?这可是我多年的愿望!
陈毅 市政府决定聘请齐先生主持筹划。
齐仰之 好,我一定效力,一定效力!
陈毅 至于详细计划,改日再与齐先生细谈吧。
齐仰之 不,不,现在就谈!现在就谈!
陈毅 已经谈了三十分钟了。
齐仰之 没关系,我们可以秉烛夜谈。
陈 毅 再谈多久?
齐仰之 (扯下“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字条,撕得粉碎)三天三夜!
齐仰之 陈市长真不愧是共产党人的化学家,没想到你的光临使我这个不问政治,不问世事的老朽也起了化学变化!
【1】判断下面信息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这个故事发生在建国初期的北京。 (_______)
(2)因为陈毅的市长身份,齐仰之才破例与他长谈。 (_______)
(3)陈毅市长说的共产党人的化学是研究社会变化之学。 (_______)
(4)兴建中国自己的盘尼西林药厂是齐仰之多年的愿望。 (_______)
【2】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陈毅市长说齐先生对一门化学也许一窍不通,主要用意是( )
A. 激将法,引齐先生破例与他长谈。 B. 贬低齐先生,挫挫他的脾气。
C. 宣讲共产党人的化学。 D. 指出齐先生的知识缺陷。
【3】选择合适的选项,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下面哪一条不适合用来评论陈毅市长?( )
A. 豪爽风趣 B. 机智幽默 C. 礼贤下士 D. 刚愎自用
【4】这一场剧本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介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毅市长说“先生此言差矣”这一段台词,是围绕哪个观点论述的?用“~~~”画出来。
【6】你觉得齐仰之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先概括他给你的印象,再从文中找出理由具体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想想齐仰之先生前后齐了什么“化学变化”,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假如你是齐仰之先生,去找宋子文谈兴办中国医药工业之事,宋子文对你说:“外国药用也用不完,再搞中国药岂不多此一举?”你将如何回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消息大大增进了中国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信心。(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团结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株团结松的树干很粗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3、作文练习:写一篇读后感,注意要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