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陆逊营烧刘备大军七百里时,刘备大败之时,是谁出现挽救刘备大军?( )
A. 关羽 B. 诸葛亮 C. 傅彤 D. 赵云
2、甲骨文是( )发现的。
A.王懿荣 B.张乖崖 C.仓颉 D.伏羲
3、“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 )
A.曹操 B.诸葛亮 C.周瑜 D.鲁肃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树林内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整个刺槐林和竹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爱__________________,他爱_________________,他爱________________
3.月亮出来了,安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光_________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江天交界处________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的花边。
4.《谈礼貌》中对一句古训的解释是“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这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我也积累了这样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阿炳;认识了____________的司马迁;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海伦﹒凯勒;认识了__________的杨利伟(以上空白处填入成语)。我还知道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如“音乐之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黎,“沙漠古都”___________,“对称的古都”_______________。
6.学语文要注意积累优秀的古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春*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等诗句,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还积累了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字的起源。
1.汉字产生于______年前,是世界上最______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______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____________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_________,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5.传说_____________创造了文字。他模仿______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后来又根据_____、______、黍稷、____、_____等的形状或____,创造了文字。
6、填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三万里河”指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指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的。他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_________。
7、理解句子含义。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tíng chú tou dù jì shén jī miào suàn
____ ____ ____ _______
chéng rèn wéi tuō bù zhì bàn yè sān gēng
____ ____ ____ _______
9、课内阅读。
金字塔(节选)
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オ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塔高的10亿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高。
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
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金字塔就建在尼罗河的西岸。
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们将一年定为365天,并规定每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剩余5天作为节日。
古埃及人学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
在尼罗河的上游,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人的采石场遗迹。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1】胡夫金字塔建于公元前_____年左右,用约_____块材砌成,平均每块重______吨左右。
【2】选文中画“ ”的句子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罗河为什么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提到古埃及人掌握的精湛技术,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这一段文字是写 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 、 、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 ,这样的好处是 。
【2】文中的“闪”字能换成“躲”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佳路径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士尼乐园,经过三年的精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该怎样连接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方案。施工部打电话给正在法国参加庆典的格罗培斯,请他赶快定稿,以便按计划(竣 峻)工和开放。
格罗培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他从事建筑研究四十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七十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学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路径设计却常让他大伤脑筋。对迪士尼乐园景点之间的道路方案,他已修改了五十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催促电话,他心里更加焦(燥 躁)。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司机驾车带他去了地中海海滨。他想清理一下思绪,争取在回国前把方案定下来。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都是(漫 蔓)山遍野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许多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叫卖,人和车却很少有停下来的。
当他们的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却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这儿是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你只要在路旁的箱子里投入五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葡萄园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是否能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上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他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就立即返回了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拍了封电报:撒上草种,提前开放。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的空地被绿草所覆盖。在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士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园提前开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以格罗培斯的身份和所获得的成就,就能保证他设计出来的路径是最好的。________
(2)格罗培斯在法国的经历,与后面获得设计路径的灵感相对照,丰富了情节。________
【5】将下列思维过程补充完整,然后写出你受到的启发。
老太太卖葡萄——自由选择——最先卖完
景点之间的路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格罗培斯写一段颁奖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联系上下文可知,“军令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段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______)。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______)。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______)。
(4)“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______)。
通过以上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可以得知,诸葛亮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周瑜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①智谋过人,妒忌贤能②顾全大局,足智多谋)
【3】选段最后一句话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然军事已商定,目的已达到,周瑜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摆酒席招待诸葛亮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诸葛亮接下了造箭的任务,周瑜为了感谢他,所以摆下酒席
B.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十分高兴,明面上是招待诸葛亮,实则是在为自己庆祝
C.周瑜摆酒席招待诸葛亮是想犒劳诸葛亮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幽 默 感
①那个夏天,我跟一只名叫“金”的大猩猩呆在一起,每当我抓住它的脚趾轻轻一捏,它就会抖着肩膀,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大笑。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有幽默感吗?从某种意义上看,答案是肯定的;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却是否定的。过去十年里,比较领域里的一些重大发现显示,大鼠也会笑,贾克·潘克塞普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他研究的课题是啮齿类动物“在玩闹行为中是否产生愉悦的社交体验,其原始形式的笑是否为一种重要的、增进社交的情感交流成分”。 首先发现的是大鼠真正的笑声和人类差别很大:从一个吸气声开始,每隔相同时间爆发出一系列5千赫兹的超声波“吱吱”声;而人发笑是呼出气体,从一个“h”音开始,紧接一个元音“ā”,且喉咙能产生强烈共振。
②潘克塞普和助手系统地开展了多项实验,结果发现,在功能性和表达方式上,大鼠都和人类儿童的笑声有显著共性。大鼠似乎很怕痒,越怕痒的大鼠,通常也是群体里最爱玩的;挠痒能增进与大鼠的联系:被挠过的大鼠会主动寻找曾给它挠痒的手。如果面临恶劣的环境条件,大鼠的笑会明显减少。如果有两只“性格”不同的成年鼠,那么幼鼠呆在喜欢吱吱发笑的成年鼠身边的时间会更长。这些显然不能只归结于愉悦的生理体验了。但潘克塞普对实验结果的解读,遭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质疑,但他坚信:“我们有证据和理由提出这一谨慎假设:幼鼠打闹时发出的吱吱声和人类婴儿的笑声,在进化上有某种联系。”
③不但某些动物会笑,而且笑也是它们的天性。不过,潘克塞普也承认,它的发现并不表示大鼠也有“幽默感”。大鼠发出的吱吱笑声就如同婴儿被母亲抚摸身体时的咿呀声或被挑逗时的咯咯笑声,不能与人的“幽默感”同日而语;尤其成人的幽默感,作为高级的社交体验和增进社交的情感手段,似乎是人类独有的特质,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其他动物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待研究,但他认为证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如果说猫是鼠一生的痛,那么当猫发生意外时,比如当猫掉入陷阱,或被揪着尾巴扔出去时,大鼠会不会心花怒放,会不会‘吱吱’地笑出来呢?”有人真做了这样的实验,大鼠目睹后却无动于衷。
④哺乳动物发笑之所以会有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物种的脑区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的不同。神经心理学家马丁·梅尔曾的实验表明,大脑成像的结果显示,让人类受试者观看滑稽动画片或听讲笑话时,不仅在进化上古老的脑区如杏仁核和伏隔核会更加活跃,进化上较晚出现的高级区域也会活跃起来,其中包括前额叶皮层的广泛区域。而当给大鼠受试者挠痒时,其并不发达的大脑皮质却处于静止或微动状态。所以尽管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会笑,但人类的笑似乎还需要其他物种不具备的、更加特殊的认知神经网络的参与。
⑤可以肯定,有许多灵长类哺乳动物已经在表达不同情绪的笑和笑以外的其他情绪,只是人类还没有发现和“听”懂而已。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和跨物种社交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将来也许会出现猫追捕大鼠撞树身亡而大鼠狂笑不已的情景。因此,目前我们对动物各种情绪表现的研究就像井底之蛙之于天,盲人摸象后之于大象的认识,甚或就如猴子捞月。但我相信,在动物“吱吱”发笑的背后,应该隐藏着奇妙的神经运行机制和动物间进化的相关联系。许多科学家对此课题的研究乐此不疲。当我们更多地听懂了人以外的更多生物的“笑声”,就会结交更多的“异类”朋友,人类就会创造新的地球文明。
【1】对“除了人类,其他动物有幽默感吗?从某种意义上看,答案是肯定的;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却是否定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肯定”是因为其他动物也会笑,说“否定”是因为它们只会单一的笑
B.是“肯定”是因为其他动物也有成人的幽默感,说“否定”是因为动物没有特殊的认知神经网络的参与。
C.说“肯定”,是指发笑包含愉悦的生理体验和低级的社交体验。说“否定”,是指并非高级社交体验,没有一定水平认知能力的参与
【2】结合文章内容,判断对错。
(1)挠痒能增进与大鼠的联系是因为被挠过的大鼠会主动寻找曾给它挠痒的手。(_____)
(2)幼鼠呆在喜欢吱吱发笑的成年鼠身边的时间会更长,这些归结于愉悦的生理体验。(_____)
(3)“幽默感”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其他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没有幽默感。(_____)
(4)对动物各种情绪表现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创造新的地球文明。(_____)
【3】简要概括某些哺乳动物和人类的发笑在生理上有哪些主要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①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②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③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④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____”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 B.大海( )
C.白鸥( ) D.椰子树( )
E.海滩( ) F.游人( )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的眼中,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_______,一会儿像_____,一会儿像______。
【4】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蓝蓝的天”“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运用的是______描写;“低翔的白鸥”“摇曳的椰子树”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
(2)画“﹏﹏﹏”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约翰周末晚上出去游玩,爸爸妈妈规定,必须在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次周末,约翰没有按规定的时间回家,是半夜才回来的。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后屋外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床,说:“你这样做不仅会摔伤,还有遭枪击的危险”。因为在美国,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子,会开枪射击的。然后,爸爸又重申了按时回家的规定,并告诉他这样做的道理。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如果没有控制,整座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她请龙永图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大汗。
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是违反规定的。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宁。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写出意思。
①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这句话中,“红绿灯”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写出意思。
“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边想边读,回答问题。
①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a引用小约翰_______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引用瑞士小孩________的事例,目的是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文章中正反两个事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短文观点答题
a生活处处有规则。请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具体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为了引导人们尊重和遵守这一规则,请写一条公益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跟我学(照样子,写词语)。
(1)一罐一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4】“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5】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6】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材料一: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材料二:大型公益活动“2018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颁奖辞:这些荣获2018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三:浙江部分小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A.大部分小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家庭的收入。
B.在家里主动做家务的小学生比较少,跟父母顶嘴的小学生也比较少。
C.多数小学生能与父母谈心,外出能主动跟父母打招呼。
D.多数小学生主动做家务。
【3】请你对学校提出一条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月与中秋节
在中国文化里,圆月是一个象征着思念、丰饶与和谐的吉祥符号。人们常说“月是故乡明”,就是把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情感寄托在了圆月之上。
与圆月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除元宵节外,就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了。为何叫中秋节呢?原来,根据古代历法,一年被分为四季,每一季都分为孟、仲、季三月。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被称为“仲秋”,而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仲秋的中点,故称之为“中秋”。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祭月的活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后来这种祭月活动逐渐拓展到民间,在中秋时节,大家对着又亮又圆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到了唐代,祭月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这个节日到明清时期,已经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
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观潮等习俗流传至今。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中秋时节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的人家会摆上石榴,祈福多子多孙;有的人家会准备西瓜,取意团圆,或者会吃寓意长寿的花生,但就是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还有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或者把栗子撒于柿子之间,寓意“利市”……
皓月当空,美食在前,对亲人、故土的依恋在心中。中秋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填空。
①中秋节在每年农历______。
②在中国文化里,圆月是一个象征着______、______与______的吉祥符号。
③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______、夏至祭______、秋分祭______、冬至祭______的习俗。
【2】选择。(单选)
①要了解“中秋”名称的来历,应读(______);要了解中秋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应读(______)。
A.第1自然段 B.第2自然段
C.第3自然段 D.第4自然段 E.第5自然段
②第3自然段为了说明“中秋祭月的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______)
A.游览顺序 B.时间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3】今年中秋节,如果让你准备两样祭月的瓜果供品,你会准备哪两样?寓意是什么?根据短文内容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甲骨文
①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里,4D电影《甲骨文》向观众展示了甲骨文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殷商时期,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人们都要占卜,预知吉凶,决定行止,并将所问之事刻于甲骨。这里用到的甲骨,多是鸟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这些刻字甲骨真实记录了殷商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殷商灭亡,甲骨文开始了约3000年的沉寂。
③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偶有农民在耕地时翻到了被刻画过的骨头,甲骨文终于重见天日。最初,甲骨只是作为中药使用,直到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1899年被学术界定为“甲骨文发现年”。
④1936年,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刻字甲骨。这是殷墟自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经统计和研究,考古人员共发现刻字甲骨17096片,其中完整的有300多片,内容极其丰富。
⑤经过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的研究走过了“草创时期”“发展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到今天的“全面深入发展时期”,甲骨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甲骨文续写往日辉煌,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1】甲骨文是__________的文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浓墨重彩: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重见天日: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
时间 | 重要事件 |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 甲骨文重见天日 |
1899 | _______ |
1936 | _______ |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龙骨”就是带有刻痕的龟甲和兽骨。
B.王懿荣是第一个研究甲骨文的人。
C.王懿荣将甲骨文研究发展成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
【5】将下面的文字插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从发掘的已识别的单字的结构来看,其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造字方法,展示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A.第①段后面
B.第②段后面
C.第③段后面
D.第④段后面
【6】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
【7】小明不理解“载入史册”中“册”的意思,老师指着一幅甲骨文图片说:“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你认为老师是指着哪幅图说的。( )
【8】你觉得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2%)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创作沙龙。(3分)
(1)小嘎子要扳倒小胖墩儿是那么容易的事?(改陈述句)
(2)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改比喻句)
(3)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缩句)
21、排在你后面的小朋友开出的盲盒要求是“参照例句所用修辞,选择事物进行描写”,请你帮帮他。
例句:人们都喜欢春天的风,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但我还是更喜欢秋天清爽的风,空气中有着丰收的味道。
小朋友试写的句子:我更喜欢春天细密的雨。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园地25%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会对身边的某个人曾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回忆这样的人,把他之所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写出来,可以用《我的 》或《 的×××》等作题目,字数在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