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吾盾之坚(坚固) 道旁李(道路) B.吾矛之利(锋利) 为设果(摆设)
C.于物无不陷(陷井) 君家果(君子) D.溺而不返(返回) 守株待兔(等待)
2、观察事物要用心,不能( )。
A. 走马观花
B. 生吞活剥
C. 狼吞虎咽
3、请你读下面4句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表现人物机灵的是( )
A.她那脸蛋儿,白里透红,细嫩得像是刚刚出水的荷花。
B.圆脸上一对大眼睛,像抹了油似的骨碌碌地转,薄薄的嘴唇,灵巧的舌头,一动弹就会流出一串调皮词。
C.小鬼们一个个的脸蛋绯绯红红的,像涂了一层油彩似的。
D.洁净的脸膛,像朵白云,眸子里透出光亮,光闪闪,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4、根据拼音和语言环境,写出下面句子中的词语。
好朋友李磊,nián líng( )不大,可wǔ yì( )超强。今天他róng xìng( )地参加县教体局举办的体育特长比赛。虽然我不在比赛现场,但我内心不停地为他nà hǎn( )助威,yóu zhōng( )地希望他勇夺冠军。
5、给下列带点字词注上正确的拼音:
一刹那( )一霎时( )混成一片( )屏足气( )
潜力( )立即( )没顶( )仍旧( )
湖泊( )运载( )薄雾( )便宜( )
花蕾( )波涛( )友谊( )停泊( )
闷雷( )教诲( )犹如( )比较( )
吸吮( )解剖( )坚劲( )膝盖( )
抚摸( )涨潮( )缴纳( )侵略( )
徘徊( )欺侮( )传记( )浙江( )
孔隙( )沉淀( )粗糙( )着实( )
6、错别字笑话辨析(只答横线)
(1)有位中学毕业生被分配到饭店当服务员,有一次他自告奋勇写欢迎上级来检查的大字标语。等首长来了一念,哭笑不得,因为写的是“欢迎大骂光临”。
这位中学毕业生把_______写成了_______。所以闹出了笑话。
(2)小王同意戒烟,他把保证书给女朋友小李,小李没看完就气走了。原来信是这样写的:“从今天起,我再也不买烟了,决定开始借烟,一定借,借到底……”
小王的女朋友小李为生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小王错在_______________ 。
(3)从前一个穷秀才托人将自家一种成熟的果子送给朋友,并写了一张便条:“琵琶结果,请与仁兄共尝。”朋友笑他写了白字,也写了一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这位穷秀才送给朋友的果子是________ 。
7、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______要不______摔跤______
2.俩人把______枪______和______鞭______放在门墩儿上______各自虎势儿一站______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______
3.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______小三______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______
4.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______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______故此记念______
8、最初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的人是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又再度向刘备推荐
9、阅读
童年与春天(节选)
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还是一个孩子。河岸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露出嫩绿的小脑袋。我路过河岸的时候留意到一株顶着壳的小草。它的茎很粗,嫩叶卷在泥黄色的壳里。我走近仔细一看,原来那壳是一颗腐烂的桃核,这株小草是一棵小桃树!我猜想是夏天的时候有人在河岸吃桃子,吃完后随手将桃核扔在了这里。桃核经过日晒雨淋被埋进泥土里,到了春天悄悄发芽了。
我匆匆回家拿来一把铁铲,小心翼翼地将小桃树带根挖了出来,把它栽到了院子里光照良好的地方,再浇上一瓢清水,然后望着它遐想——它会长成一棵一人高的桃树,枝繁叶茂,结出一个个鲜红的桃子。
【1】选文主要记叙了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描写作者种桃树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读这些词语,能体会到________。
【3】读画“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1)这句话与上句话中的“________”一词相照应。
(2)你认为桃树会长成大树,结出果实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后文中这样写道:“我望着它十分伤心,那些美好的遐想也碎了一地。”通过这句话,可以推断桃树最终_________。“碎了一地”这个词用得______(好 不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对船长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船长( )
A.脾气非常暴躁,言语粗暴。
B.关心爱护孩子,说话很有感情。
C.语气坚定,遇事沉着冷静。
【2】船长在千钧一发之际,立刻让孩子跳进海里。下面不是船长考虑到的一项是( )
A.孩子跳海有可能生还,不然掉到甲板上必死无疑。
B.要是孩子能够转身回来就不开枪。
C.海面风平浪静,孩子跳进海里后的危险降低了很多。
D.水手们的水性很好,救起孩子的可能性很大。
【3】“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明明很短,为什么“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
【4】选文讲述了在危急关头父亲救下儿子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
11、新闻链接
【材料1】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2月11日,世卫组船点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正式命名为“COV1D-19”。
【材料2】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 、感染范围最 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二率5.6%。
【材料3】
自1月24日除夕至3月8日,全国共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以对口支援、以省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16个地市,各省在发生疫情、防控救治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集中优质医疗资源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
表1:疫情发生以来调往湖北省医疗物资情况(截至4月30号)
序号 | 类别 | 品种 | 单位 | 数量 |
1 | 医疗设备 | 全自动测温仪 | 台 | 20033 |
2 | 负压救护车 | 辆 | 1065 | |
3 | 呼吸机 | 台 | 17655 | |
4 | 心电监护仪 | 台 | 15746 | |
5 | 消杀用品 | 84消毒液 | 吨 | 1874 |
6 | 免洗洗手液 | 万瓶 | 71.4 | |
7 | 防护用品 | 医用手套 | 万副 | 198,7 |
8 | 防护罩 | 万套 | 773 | |
9 | 医用N95口罩 | 万只 | 498 | |
10 | 医用非N95口罩 | 万只 | 2720 | |
11 | 防控用品 | 磷酸氯喹 | 万片 | 40 |
12 | 阿比多尔 | 万片 | 360 |
【1】新型冠状病毒正式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内容,在【材料2】空白处各填一个字。
【3】【材料2】中运用了 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好处是 ____________
【4】从【材料3】和【表1】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这让你想到_______这个成语和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5】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可以如何进行个人防护?(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儿,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诉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0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本文作者冯骥才,有改动)
【1】(整体感知)文章既写了“我”和花脸的故事,又写了“我”的心情,你能认真阅读全文,补充下面的表格吗?
“我”和花脸的故事 | ____ | 得到花脸 | ____ |
“我”的心情 | ____ | 高兴 | ____ |
【2】(体会感情)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根据理解填一填,选一选。
(1)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从加点的部分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
(2)除上面的句子以外,短文中还有很多的语句表达出“我”对花脸的喜爱之情,下面不能比较鲜明地表达“我”对花脸喜爱的句子是(_____)
A.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B.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
C.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D.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
【3】(分析内容)联系全文思考:文中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那个花脸?
因为这个花脸好大,好特别,有股___________;因为戴上这个花脸,一路上_______。
【4】(评价人物)结合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说说文中的人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如,卖花脸的小贩:精明热情。
“我”:_________________
舅舅: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状状同学读了这篇短文之后,想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孙悟空的“花脸”面具,请参考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完成下面的“花脸面具制作指南”。
材料准备:硬纸板、剪刀、______________等。
制作步骤:(1)将硬纸板剪成人脸的形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方法:用橡皮筋将制作好的“花脸”面具套在头上,两眼从两个圆孔中露出来即可。
13、阅读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赵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 老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 至少)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容易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
“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想 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短文中说“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在张大力举石锁这件事上,这“方法”具体指__________。
【3】“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张大力没有得到钱也哈哈大笑?用“——”画出相关句子。
【5】“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大力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鸟岛
鸟岛上生息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平时相处得十分融洽。有趣的是,如果遇见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对敌呢!
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当时,天空出现了两只名叫玉带海雕的黑鹰,企图掠取岛上刚刚孵化的幼鸟。几只放哨的孤雁首先发现了“敌情”,一边呱呱地呜叫着报警,一边勇敢地朝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公雁、群鸥和岛上所有的鸟儿都发现了,纷纷发起攻击。
两只黑鹰高高地翱翔着,群鸟在岛上空低飞着。突然,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鸟群中有一片锦绣的云霓飞翔而出.挡住黑鹰的去路。这是斑头雁群,它们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和这只黑鹰周旋。这当儿,另一只黑鹰却从另一边上空冲下,这时鸟群中又有一片黑亮的云彩飞出,挡住了
它前进的方向。这是鸬鹚群奋起回击。黑鹰时而上 , 时而________,时而左 , 时而________;群鸟时而东 , 时而________,时而疏 , 时而________,这样战了几十回合。最后群鸟似乎不耐烦了,以岛上最勇敢的鸟儿鱼鸥为首,发起了冲锋,围住两只黑鹰,叫着、啄着,各色的羽毛飘落下来,如雪纷纷。终于,两只玉带海雕气馁了,遍体鳞伤,向远方逃走了……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与划线的词意思相反的词。
黑鹰时而上 ,时而________,时而左 ,时而________;群鸟时而东 ,时而________,时而疏 ,时而________,这样战了几十回合。
【2】读短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体________伤 ________墙________壁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群岛遇到的“敌情”是________。水鸟迎战的顺序是:________报警,________发起攻击,________挡住去路,________合起回击,________发起冲锋,黑鹰远逃。
15、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成功的法则
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无不卖力地四处翻找,无奈谷仓内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其中找寻一块金表如同大海捞针。
人们忙到太阳下山仍没有找到金表,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穿破衣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天越来越黑,小孩在谷仓内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止寻找。谷仓内更加安静,滴答声响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 100美元。
成功的法则其卖很简单,而成功者之所以稀有,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法则太简单了,没有坚持,不屑于去做。这个法则叫执著。成功如同谷仓内的金表,早已存在于我们周围,散布于人生的每个角落,只要执著地去寻找,专注而冷静地思考,我们就会听到那清晰的滴答声。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再读一读。
不慎(shěn shèn) 无奈(lài nài)
其实(qí qī) 执著(zhùzhuó)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使用手段,吸引人去做事。( )
(2) 对某件事具有坚持不懈的态度。(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诱惑—抱怨一奇特一专注一
反义词:简单—清晰一喧闹一冷静一
4.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在括号中画“X”。
(1) 本文最主要的写作方法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
(2) 本文中奇特的声音除了说明金表“滴答”声外,还预示着小孩的最终成功。( )
(3) 成功的法则叫执著。( )
16、阅读理解。
丰碑
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丰碑原指____________,课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
【2】“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这一句是______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里连用了三个省略号,它的表达效果是( )
A.表现警卫员的急促和不安。
B.暗示警卫员此时身体也很虚弱。
C.说明风大,话音断断续续。
D.表现警卫员面对将军异乎寻常的问话十分紧张。
【4】文中描写了老军需处长冻僵死在枯树下的情景,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外貌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5】为什么将军后来眼睛湿润了,并向那位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1】给选段中加点字注音。
瞑(_____) 挠腮(_____) 劣(_____)
【2】解释画横线的词语。
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拱伏无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的是一群人性化了的猴子,但一些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生动、真实,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抓耳挠腮”“伸头缩颈”表现了猴子的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
...... ......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出。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杨》一文表面上写 ( ),实际上是写 ( ),作者借白杨树的精神 来比喻边疆建设者( ) ,借小白杨树迎着风沙成长比喻 ( )。这是( )的写法。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8分)
洪涝灾害的成因
① 近年来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40年前“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道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② 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光秃秃的无树木的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围了530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减,至少减少10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爆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年一遇的径流,涨起了50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30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③ 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的不当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湖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暴潮酿成重灾。
④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51厘米,加上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
【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概括导致近年来洪灾频繁的人为因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什么建议,请写出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句子)
21、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
23、能力迁移。
(1)当人们看到哈尔威船长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后,会说些什么呢?
(2)谈一下你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件事。你当时的感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