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徘(huí)   告(dǎo)   考(jiào)   书(jiē)

B.咆(xiào)   (zàng)   (gòng)   开(chǎng)

C.土(huǐ)   子(zhí)   笑(huā)   (huàn)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   )。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打一字)谜底:互

B.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打一字)谜底:日

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谜底:高

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谜底:兆

3、[理解段意]对下面一段话主要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疾而速”是我国文化上的一项哲学高标,对于当今忙迫症可以说是特效良药。你以忙碌困我,我从容以对,不疾不徐,一派闲适风采。试想诸葛武侯坐小车、挥白羽扇,指挥三军时从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试读他“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名句,中华文化之高贵,就在于此。

A.“不疾而速”是哲学高标。

B.诸葛武侯从容不迫指挥三军。

C.当今忙迫症的特效良药是“不疾而速”。

D.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但心不乱。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课文内容回顾。

(1)《杨氏之子》选自____的《_______》,我想用这个词_______(四字词语)来夸奖文中的孩子。

(2)《手指》的作者是______,我们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作者用______的语言,写出了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_____,各有不同的_____,各有所长,_____。文中“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__________,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意思是_____。这种说法与“一根筷子容易折,_____”如出一辙。

5、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②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这两句话都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第①句话写出了宝玉_____________的特点,第②句话写出了宝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读拼音,写词语。

shuāi  jiāo   píng  zhàng   qī  fu   jiǎo  wàn tǐng  tuō

 ____ ____)(____)(____)(____

qīn  fàn hóu lóng   ní jiāng pài tou   xián jiē

 ____  ____ ____ ____)(____

7、读一读,在每个大写字母的后边写上小写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表示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眺望     瞻仰     遥望     环视     仰望     窥视     俯视     凝视

①向四周看。________          ②抬起头看。________

③偷偷地看。________          ④向远处看。________

⑤从高处往远看。________      ⑥从高处往低看。________

⑦聚精会神地看。________      ⑧怀着崇敬的心情看。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请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理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考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诸葛亮这样做,各是为了什么呢?选一选。

A.双面受箭,容易返回   B.使受箭面积更大

C.虚张声势,迷惑曹军   D.让曹操摸不清楚虚实

“大雾漫天”去取箭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目的是____,“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擂鼓呐喊”是为了_____

4这两个文段最能表现诸葛亮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成语概括)

5诸葛亮笑着对鲁肃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醒脾开胃冲剂说明书》,完成练习。

(通用名称)醒脾开胃冲剂

(主要成分)谷芽、香橼、甘草、稻芽、佛手、使君子、荷叶、白芍、冬瓜子(炒)

(规格)每袋装14g

(剂型)颗粒剂

(是否处方)非处方

(适应症)醒脾调中,升发胃气。用于面黄乏力,食欲低下,腹胀腹痛,食少便多。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成人一次14克,一日2次,儿童及老人遵医嘱。

(注意事项)

1.忌食用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2.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

3.小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4.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1“遵医嘱”的意思是____。“食用”和“服用”相同的是_____,不同的是___________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款药不能自己到药店购买,必须去医院挂号在医生处购买。

B.这款药可以到药店购买,但是必须要坐诊医生开处方,才可以购买。

C.这款药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到药店自行购买。

3出现哪种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服用这种药?(  )

A.9岁的王智父母不在身边,因为没人照顾感冒了,食欲低下。

B.冰激凌是李江的最爱,几乎每天吃,导致食欲不强,食少便多。

C.赵强参加800米跑,只跑了400米不到就胃不舒服了。

D.纪清经常反胃,腹部胀,不想吃东西,面黄肌瘦的。

11、阅读

____________

汉武帝时,朝中有三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三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还只不过是两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       ),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后来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业绩就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       ),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身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您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员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       )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一甩袖子就走了。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人们将汲黯的比喻概括成成语“后来居上”,但是意义却发生了改变,用来形容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2】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里。

心胸狭窄       政绩显著       不通情理

【3】文中两处加点的部分可以分别改成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汲黯认为提拔官员的原则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汉武帝提拔官员的原则是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正探头打量着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把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的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捉住了阳光?”“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捉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意。难道我也捉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

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阳光。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有删改)

1请你给上面的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女儿认为自己捉住阳光的理由是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一自然段是环境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______

(2)“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这是因为太阳偏西照进了屋里。______

(3)“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眼里的世界是纯真的,他们没有受到玷污,成人要向儿童学习。______

(4)文中画“.”的这两个“暖”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13、   “不叫一日闲过”

饮誉中外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后仍然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           )。他把“不叫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挂在墙上借以自勉。

一次,齐老过生日,由于他是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           )。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直到画了5张,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

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又画呢?”

“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了起来。

齐白石老人的画所以能(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10天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          )。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饮誉中外(             疲倦(         歇息(       间断(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不省人事   雷打不动   独具匠心   络绎不绝   别出心裁   车水马龙

3这篇短文写了齐白石晚年坚持作画的两件小事:一是                            ;二是                        。从中可体会到齐白石是个                           的人。

4请画出一句最能概括齐白石画艺之所以炉火纯青的句子。

5不叫一日闲过让你想到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请你联系上下文和你的生活实际,就不叫一日闲过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个不高,头发花白,满脸皱纹。她喜欢锻炼,为人热心,深得大家的尊重。

今天,我和外婆去买菜。菜市场真热闹,我们来到一个档位前,外婆边看菜边讲价。“便宜点,我们就来几样。”“不行,再便宜我就赔本了。”“那得。咱不买了。”外婆说完要走。

“大娘,慢走,买什么?买几斤?”……一会儿,各样的菜装满了一篮子。

路上,外婆问我:“你再算算,钱数对没有?”我数了一会儿,méi  fēi sè wǔ( )地说:“今儿咱赚了,他多找了一元四毛钱。”“不行,咱们得快回去。”

在回家的路上  我问外婆  讲价不就是为了少花钱吗  为什么多找了又给退回去呢  外婆yī bēn zhènɡ jīnɡ (   ) 地说 讲价  是为了少花钱  他乐意卖  我也乐意买 但绝不赚黑心钱 那良心上过意不去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2)给第5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4分)

(3)  )这个词写出了“我”高兴愉快的样子。(2分)

(4)“但绝不赚黑心钱”中的“黑心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抄写在下面。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2分)

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外婆是个怎样的人?(2分)

(7)外婆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3分) 

 

15、按原文填空,完成后面的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照着她(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用   画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 画出由事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

(3)请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子写下来:(   )。在这个比喻句中把(   )比作(   )。

 

16、阅读短文。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划线句子,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

【2】大家觉得四十秒太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船长语言中一连串的感叹号,我体会到船长的语气______,说明当时的情况十分________

【4】危急时刻,船长逼孩子跳入大海,他是怎么想的?请用几句话表达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我家买了几只小鸡,毛茸茸的就像几个小绒球。它们都长着一张粉红色的小尖嘴和一对淡黄色的脚。

小鸡怕冷,妈妈把它们放在硬纸盒子里,它们就安静了。中午,我把盒子搬到院子里,让它们晒太阳,一打开盒盖子,它们立刻欢乐起来,发出悦耳的叫声。小鸡有各式各样的姿态:有的抬起头,睁着小眼睛向外望;有的扑棱着那对还没长齐羽毛的小翅膀,向上蹦;有的眯着小眼睛,让四月温暖的阳光的晒着,像在休息;有的在梳理羽毛,似手准备夫去散步。

小鸡要是饿了,就“叽叽叽”叫,象是在说“饥饥饥”。这时只要把米碟放进盒子里,它就会一窝蜂似的围上去,一边啄来,一边发出悦耳的叫声,一只小鸡啄了一口食,仰起头,小嘴一张一合吃了起来;一只小鸡啄得太多了,怎么也咽不下去,直眨眼;一只小鸡只顾理头。一不小心踩了另一只鸡,那被踩的鸡就尖叫一声,不问青红皂白地和它“打”了起来,有只小鸡为了半粒米,被别的小鸡包围住,就想出了好办法,从包围它的小鸡肚子下,吃力地拱出来。

小鸡虽然没有妈妈,但也合群。要是有淘气的跳出了纸盒,它们就会拼命地叫,呼唤它们的伙伴。我一把它托回盒里,另外几只小鸡马上围拢来,显出亲热的样子。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各式各样:_________     

青红皂白:_________

【2】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句,起______的作用。

【3】短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

【4】请发挥想象,写出当跳出纸盒的小鸡回到纸盒后,其他的小鸡会对它说些什么。

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星”和“凤”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字形经过演变,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还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

【1】象形字有着________________特征。

【2】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3】请再写出两个你积累的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

19、迷途笛音

  那年我6岁。离我家仅yí jiàn zhī yáo(   )的小山坡旁,有一个早已被 fèi qì(   )的采石场,父母亲不准我去那儿,其实那儿风景十分迷人。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随一群小伙伴偷偷上那儿去了。就在我们穿越了一条僻静的小路后,他们却把我一个人留在原地,然后奔向更危险的地带了。

  等他们走后,我惊慌失措地发现,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小道了。我像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钻,衣裤上挂满了芒刺。太阳已经落山,此时此刻,家里一定吃晚餐了,父母亲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伤心地大哭起来……

  突然,不远处传来了声声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xún shēng zǒu qù(   )。一条小道边的树桩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里还正削着什么。走近细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称为“乡巴佬”的卡廷吗?

  □你好□小家伙□□卡廷说□□看天气多美□是出来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点点头,答道:“我要回家了。”

  “请耐心等上几分钟,”卡廷说,“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后就送给你吧!”

  卡廷边削边不时地把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里试吹一下。没过多久,一支柳笛递到我手中。我俩在一阵qīng cuì yuè ěr(   )的笛音中,踏上了归途……

  当时,我心中只充满感激,而今天,当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时,却突然领悟到他用心良苦!那天他听到哭声时,便断定我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于是吹响柳笛以便让我能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淳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强烈的自尊。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   )   领会——(   )

  确定——(   )   手足无措——(   )

3.读文中画线句子,并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当时”是指___________的时候,“今天”是指___________的时候。

  (2)“领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指“我”领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假如你就是这位迷路的小孩,当你领悟到了那位吹笛人的用心良苦,你会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大约三十个国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根据句式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我们怎么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6%)

例:天空格外晴朗,连一丝白云都没有。

(1)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校园里可干净啦,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任选一题)

1.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天真烂漫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的愉悦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的艰辛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请以“那是一道风景”为题写一篇习作。

2.漫画是画家从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讽刺、批评或者表扬某些人、某些事的图画。下面有一幅漫画:《时尚习惯》。请认真观察漫画的画面及文字,然后把漫画的意图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