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记载东汉末年至两晋士人的言谈逸事的书。

B.杨氏之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语气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从“为设果”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D.孔君平对杨氏之子开的玩笑并无恶意,只是逗趣。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

B.取次/花丛懒/回顾

C.意/恐迟迟/归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3、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视(shěn定()   威xià) 忌huì

B.chǔ字(jiān)   抖(chàn) 奔

C.边(sāi乱(liǎo)   性(bǐng)   棒(shào

D.鼓(léi)   朝xiǎn出(bèng蹿下来(cuān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词语。

āi fén

     

shī   lún  kuò

   

mái  zànɡ shēnɡ chù  

 

hónɡ  wěi jié  jīnɡ  

 

ào duì bì kōnɡ jǔ shì wén mín

   

 

5、照样子,按要求写成语。

(1)带有动物:      

(2)带有数字:    

(3)带有一对反义:          

(4)含有比喻的:  

 

6、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扬。

(2)( )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 )永远忘不掉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3)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 )周瑜心里很妒忌。

7、把画横线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的成语并填入括号中。

1.南丁格尔奖,每两年颁奖一次,以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做好救活将要死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的神圣工作。______

2.猫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没有忧愁,也没有顾虑,什么事也不过问。______

3.人们兴致高,情绪热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______

4.面对左宗棠把死当作回家一样的决心,在场官兵个个泪流满面。______

5.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碧绿的西瓜。______

8、课文综合回顾。

九岁那年,“我”发现了__________。过程是这样的:梦中飞行→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轻松阅读快车

春的消息

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过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满分5 manfen5.com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和它一起奔跑

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搔了我的面颊?

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1)全诗共______个小节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对____________浓浓的爱意

(2)第一小节仿佛是一个特写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春天的美好跃然纸上

(3)第二小节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作者把________比喻成了________________换上春装飞过树林飞过山冈

(4)第三小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戏春图:从“________”一词能体会到作者发现第一只蝴蝶时高兴又情不自禁的感情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捉住蝴蝶的高兴又怕伤害小蝴蝶的心思

 

10、课内阅读。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在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1这艘轮船返航时,海面上呈现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

2水手有闲情逸致拿猴子“取乐的条件是____。“取乐”导致猴子_____

3用“   ”画出能概括这段话意思的词语。

11、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式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 )将起来,武松只一(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 ),一( ),一( ),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2】用“_____”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3】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4】选段写了___________的场面。“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

【5】选段中的人物是武松,他的绰号是_________。选段出自小说中的情节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在我家屋后,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台是青石板(铺  辅)成的,有一个小小的坡度。井圈是一块整石头(做  垒)成的,井壁是圆形,井台外面是八角形。

这口井是什么时候修成的,已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了。只有我和妹妹常到井台上乘凉。井水很清很清。我们(趴  爬)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数着一颗颗(映  印)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一面数,一面想: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

井水很甜很甜。我们平常吃的,就是这井里的水。浇菜,还是井里的水。妈妈浇菜的时候,常常带着我们。快,提水去!妈妈一吩咐,井台上就立刻传来我和妹妹的脚步声,嘻笑声。

井水很凉很凉。有一次,山里的表叔给我们带来了一小筐新摘下来的红李子。我们就找了一根长绳子,把它吊进水里。晚饭后,妈妈让我把李子从井里提上来,拿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吃。新鲜的红李子,又嫩又甜,有一股清香,又被井水浸得冰凉。那可口的味道呀,我真是一辈子也忘不了!

从那时到现在,我常常想:修筑古井的人们,以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这么多的甜美和欢乐,我们应该吃水不忘挖井人

1把文中括号里不适合的字用“/”划去。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明白(     纳凉(    

平时(     滋味(  

3   画出具体描写井水特点的句子。

井水的特点是: 1 2 3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认为最能恰当地概括本文中心思想的句子后面画“√”

1)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说明这确实是一口古老的水井。( 

2)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说明古井的作用大。( 

3)记叙古井的形状和特点,赞美了打井人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 

13、根据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老支书要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感悟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 急)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极 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恰当的词。

2第二自然段中哪个词能概括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威尼斯小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是对____________的描写:①小艇的静态  ②小艇的动态  ③新月的静态

4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5《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时候运用了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进行描写。

15、阅读理解

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晩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样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晩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80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他在逝世的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 )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 )从来不迟到( )绝不叫人等他( )就是下着大雨( )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过( )时间就是生命( )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 )和图财害命没什么两样( )

【1】给最后一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请用“ ”分别画出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3】本文写鲁迅珍惜时间,作者选取了哪几件典型事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鲁迅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选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①这段话表达了外祖父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②这段话说明了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③这段话说明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5】对选段中加点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B.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的品格。

C.赞美梅花的同时,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员来了。警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那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在文中的( )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下可糟了!”中的“糟”表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章中内容看题目“雪”和“炭”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看了这篇短文后,你对毛主席有什么话想说的呢?请你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

18、按课文填空。(6分)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那些   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

 

19、阅读理解。

甲骨文的发现(节选 )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劳作——_____ 刻痕——_____

【2】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选段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淹没了村庄

①改为字句

②改为字句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或反问句。①洞里空气稀薄,怎么能工作呢?(改为陈述句)

②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改为反问句)

(3)用关联词把下面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4)广场周围,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招展。(修改病句)

(5)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

(6)星星在天上一闪一闪的。(改为拟人句)

(7)这幢楼真高啊!(改为夸张句)

(8)威尼斯入睡了。(把句子写具体)

(9)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缩句)

(10)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改为间接叙述)

21、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2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请以“他(她)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把他(她)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其内心活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