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 )——《增广贤文》

A.勤

B.寅

C.和

2、《呼兰河传》中,据说,小团圆媳妇的灵魂变成了( )

A.大白兔

B.小燕子

C.黄狗

D.家猫

3、“雄浑”的近义词是(  )

A.薄弱

B.雄伟

C.浑浊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补全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______ 梁山泊的军师——______

咸菜烧豆腐——______ 四月的冰河——______

5、课文内容回顾。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童孙未解耕织,也桑阴学种瓜。 供:_________ 傍:__________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稚子:_______ 钲:_________

3.《军神》一课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进行描写的。其中沃克医生的情绪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你能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山处处_________,何须马革_________。这句话显示了毛主席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

“朝霞透过山峰,阳光泻满山谷。”这句中的“透”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除部首外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__。“透”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穿通,通过。②泄露。③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④显露。在这个句子里应选择第____种解释。

7、积累运用。

(1)别看他平时异常活跃,可一旦进了老师的办公室,就成了乖绵羊一只,真是徐庶进曹营——____________了。

(2)六月的天,恰似孙猴子的脸——_______________

(3)我和张晨可真是___________——生死之交。无论彼此遇到什么困难,对方都能挺身而出。

(4)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同音字。

1.tuō ____欠  拜____   ____

2.gǔ ____________

3.jī ____饿 _______

4.sī 自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童年河》(节选)

雪弟有个奇怪的嗜好,喜欢闻汽油的气味。在乡下的时候,很少闻到汽油的味道,风中飘来的是花草的清香,是江水和海潮的气息。第一次闻到汽油味道,是跟父亲坐汽车去城里,汽车尾部喷出的烟雾,雪弟觉得是一股特殊的香味,在田野里闻不到。这气味,比姆妈用的那种绿颜色的明星牌花露水味道要好闻得多。

到上海后,闻到汽油味道的机会就多了,走在马路上,雪弟总是拼命用鼻子吸气,有汽车开过,鼻子里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嗜好,被小蜜蜂发现了。有一次雪弟和小蜜蜂一起出去玩,小蜜蜂发现他在马路上不停地用鼻子吸气,便问:“你在做什么?”雪弟回答:“我在追汽车放出来的气。”小蜜蜂大笑道:“这是汽车在放屁呀,你追屁干吗?”

“追屁?”雪弟开始没听明白。小蜜蜂说:“像你这样的人没见过呢,喜欢闻汽车放屁。”说着,又笑个不停。雪弟也觉得自己好笑,跟着小蜜蜂也笑起来。

好笑归好笑,可雪弟的怪嗜好依旧未变,还是爱闻汽车排出来的气。因为做这件事很方便,走在马路上,只要用鼻子使劲吸气便可以。雪弟觉得空气中那汽油味太淡,而且稍纵即逝,闻起来总不过瘾,于是总想什么时候过瘾一下。

雪弟终于等来了过瘾的机会。一次,一辆摩托车停在弄堂口,摩托车尾部有一根粗粗的排气管,机器发动时会喷出又黑又浓的油气。雪弟心想,如果离那排气管近一点,一定可以闻得很过瘾。他很耐心地在弄堂口等着,过了一会儿,摩托车的主人来了。等他坐到摩托车上,准备发动时,雪弟动作敏捷地趴到地上,将鼻子凑近排气管的出口处等着。摩托车的主人当然没有发现身后有个小孩在地上趴着,他的脚用力踩动了几下,摩托车呼啸着箭一般蹿出去。而雪弟呢,趴在路边几乎昏倒。

那一瞬间的感觉,雪弟永远不会忘记——随着摩托车的发动声轰然而起,一团黑色的烟雾扑面而来,把他整个儿包裹起来。根本没有什么美妙的气味,只有一股刺鼻的、几乎使人窒息的怪味从雪弟的眼睛、鼻孔、嘴巴里钻进来,钻进脑子,钻进五脏六腑。雪弟又是流泪,又是咳嗽,只感到头晕眼花、天昏地黑,恨不得把肚皮里的一切东西都呕出来……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为了把汽油味闻“过瘾”,雪弟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根据内容,从文中摘录一个恰当的词语给选文做题目:__________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弟很喜欢闻汽油味?从文中找出两处来证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带“ ”的句子,选择序号填空。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这里包含了对雪弟的( )( )等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雪弟闻摩托车尾气的过程。

【4】文章最后一段抓住哪些器官的哪些反应写出了雪弟的难受?请仿照这样的方法用一段话写一写你闻到好闻的味道时愉悦的感受。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概括成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是__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吗(不少于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一时,丫鬟们又都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玩了一回。紫juān jiān)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duān diàn)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来,随着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器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日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子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噔一声jiāo  jiǎo)断, 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那风筝飘飘飖飖,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照样子,写词语

例:笑嘻嘻(ABB)            

例:飘飘摇摇(AABB)             

例:各式各样(ABAC)          

3“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把这个词语换成“飘飘荡荡”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________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也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形容兴头很足,情绪很高的样子。”根据解释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把齐威王和田忌第二次赛马的对阵图连起来。

齐威王 田忌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3】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当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

3“秉性”的本意是什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7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短文,完成练习。

品味汉字文化

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cuì)炼与远古罡(ɡānɡ)风走来的汉字,每一粒都是珍贵的艺术品。这些精灵会冲你眨眼睛,给你讲故事,甚至能洞察你的心扉,在你一不小心走近悬崖边的时候,它们会善意地走过来,给你一个醍醐(tí hú)灌顶的规劝。汉字,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人”,一撇一捺,简单至极。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从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试想一下:有谁是能够离开了别人的支撑而独存于世的呢?什么是支撑?支撑就是搀扶,就是鼓励,就是奉献。只有这样,人才成为真正的“人”,才是一个矗立起来的大写的“人”!一撇一捺,“人”字好写却难做。

“信”,“人”“言”为信。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的话一诺千金。孔子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箴(zhēn)言。老子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哲语。“信”是我国自古至今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是品行端正的重要标志。“信”还有一个深层意思,即信仰。信仰,是人生价值所寄寓的地方,是意志品质的原动力。一旦选择了终身不渝的信仰,他就会励精图治,步伐执着而坚定。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充满灵性,很有意味。她( )记载着人的思想和语言,(   )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与警示。品味汉字文化,让我们认识自己,升华自己。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汉字的作用有:(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句子中“精灵”指的是______,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汉字是个_____的东西。

4下列关于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字的结构看,“人”字的一撇一捺代表的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

B.“信”字是“人”与“言”的结合体,从字体结构看,“信”字的意思是做人要言而有信。

C.从第1自然段知道汉字“挟带着刀耕火种的淬炼与远古罡风走来”,非常神秘。

5参照文中的析字方法,从结构特点和蕴含的道理两方面对“忍”字或“愧”字作简要解析。

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蕴含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军神》选文,回答问题。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hēng     )叫。”

   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hōng     )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miǎn     )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正确的字。

【2】病人拒绝麻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描写病人手术中动作和神态的句子;用“       ”画出沃克医生手术中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这两处描写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画双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惊动)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中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轮椅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括号内写上序号。

(1)短文是通过(    )来表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的。

A.一件事  B.两件事  C.四五件事

(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老师的美德所感动,所以流下了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①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③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④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⑤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⑥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⑦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⑧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⑨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文中加点词语“漩涡”中的“漩”字我不认识,应该用_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2】文章②③④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三峡的_______、三峡的________、三峡的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⑦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这个句子将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九五四年, 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 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一次国际性会议。 那时侯,美国政府与中国人民为敌,采取孤立中国的态度。美国代表团团长杜勒斯到达以后,出于礼节,和周总理握了手,随后拿了一块手帕擦了又擦,才收起来。周总理看在眼里,也拿出一块手帕,仔细擦了又擦,然后把手帕丢进身边的废纸篓里。在场的外交官和记者见此情景,都点头称颂周总理。

杜勒斯却当众丢了脸。 杜勒斯不甘心失败,于是又生一计。在一次各国代表团参加的宴会上,他让人做了一大蛋糕,中间用奶油制成一个“卐”字。这“卐”字是希特勒的反动标志。 杜勒斯想看看周总理如何处理, 为难中国代表团。 周总理迈着稳健的步子,进入宴会厅以后,一看这场面,心中全明白了。只见他镇定自如地走到大蛋糕面前,一面举起闪亮的餐具,一面招呼大家说:“朋友们,让我们联合起来,消灭它!”说完,刀叉一把把落下,把一个“卐”字划得破碎不堪。周围的人啧啧称赞周总理的才能。杜勒斯又一次当众丢了脸。

(1)按要求写一写(4分)

近义词  镇定——   反义词 消灭———  

  称颂——(   )   维护———(   )

(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2分)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找出并用-----画出来(2分)

(4)联系上下文想想周总理是怎样维护国家尊严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围的人都称赞周总理,你怎样评价周总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训练场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 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 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他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题目。

2每次参加过家长会,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请用“——”画出描写母亲表现的句子(表情、动作、心里活动等)说说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每一次开家长会都对儿子说假话,你明白母亲这样做是为什么吗?说说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蜻蜓飞得那么快,我哪里追得上?(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祖父的园子》的作者是萧红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排在你后面的小朋友开出的盲盒要求是“参照例句所用修辞,选择事物进行描写”,请你帮帮他。

例句:人们都喜欢春天的风,它是和煦的、温柔的,但我还是更喜欢秋天清爽的风,空气中有着丰收的味道。

小朋友试写的句子:我更喜欢春天细密的雨。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芳草地。 

选择一种你熟悉的事物,介绍给大家。要切清楚事物的特点,并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并学着分段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