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磬(qìng) 澄澈( chéng) B.翎毛(líng) 晦气(huǐ)
C.玉镯(zhuó) 哗笑(huà) D.淤泥(yū) 薄弱(bá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杨》文中兄妹的争论突出表现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特点。
B.“这座石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很像真的。”是一个比喻句。
C.“一碧千里“的”一“是表示数量词。
D.《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
3、下列句式中画线词与现在说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名字叫做)
B.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玩耍)
C.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就)
D.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才停下来)
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磅礴——( ) 等闲——( ) 不怕——( ) 逶迤——( )
艰苦——( ) 率领——( ) 请求——( ) 委屈——( )
5、我国古典名著中有许多足智多谋的人物形象,请写出其中一位及与其相关的故事名称。(示例中所给人物不可再用)
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人物:诸葛亮
故事:草船借箭
书名: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填一填。
(1)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 )
(2)夏天雨水少,年年闹干旱。( )
(3)这里闹得很,没法儿看书。( )
7、根据意思些词语。
1.比喻事物的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
2.形容事物很风行。( )
3.形容人品超出一般,不同风俗。( )
4.一丝一毫的利益都没有拿。( )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看到小孩学着大人的样子劳动,我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听着牧童随口吹出的笛声,我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2.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__________并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__________的。
3.《草船借箭》一文以“__________”为主线,按顺序进行叙述。
4.“武松打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的英雄性格。
9、阅读
威力最大的能源要算原子能。1吨铀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00万吨谋。一座功率1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一天要烧掉上千吨煤,如果改用铀,只要0.5千克够了。有了原子能,一些从前办不到的事,都将变成现实。比如潜艇可长期在深海里潜行,十几年不用加燃料。我们还将看到更多的使用原子能的动力巨型船舰出现在海洋上。据预测,21世纪原子能发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铀在地球上的储量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人类用上两千年!
【1】原子能的特点是______。
【2】这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0、课内阅读。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 )盆( )碗,( )灶( )床,( )过来,( )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隐了,遂称美猴王。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占 争 抢 夺 搬 移
【2】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力倦神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众猴只顾戏耍玩闹,可石猴却讲出那番话,说明了石猴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段话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观在已经四十多 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 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 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 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巍峨雄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妙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你对“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这句话中“只”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我”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月亮,并说明“我”为什么要写这些地方的月亮。
【4】在古诗中“月”往往寄托诗人的情怀,请你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阅读。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1】请说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末尾句带括号的“这几乎成了惯例”中“这”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在向我们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融入了自己的赞美之情?请把这些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难忘的一句话
[加拿大] 玛丽·安·伯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觉自己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就觉得同学们会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破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老师教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慈祥可亲。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 A 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件事说出来,那样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都做得很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总是说“天是蓝的”,或者是“你有一双新鞋”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 B 捂住了右耳。然后, C 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句话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慈祥可亲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把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填序号)
①稍稍 ②紧紧 ③轻轻
A:___B:___C:____
【2】请把文中描写“我”的外貌的句子画上“ ”线;把描写伦纳德夫人外貌的句子画上“ ”。
【3】“难忘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话?这句话对“我”来说有怎样的作用?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蔺相如手下的人说蔺相如怕廉颇,是因为________。
【2】下面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怕廉颇。 B.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不怕廉颇。
C. 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避开廉颇。 D. 蔺相如嘴上说不怕廉颇,行动上却怕廉颇。
【3】从这段话所写人物的行动、语言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5、课外阅读。
父爱深深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时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于是剪了跟他们一样的发型,又配了一把上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建自己的乐队。无奈之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所以当爸爸的这句话刚出口,我立马想起了甲壳虫乐队的那首《失落者》,那首歌仿佛专为此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怀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是毫不足道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挥之不去: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花功夫自己做呢?
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这个音箱是什么牌子的?是你自己做的吗?”我窘得无言以对,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些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烟消云散,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让我美梦成真。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质不够流畅、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下划线的词语“我的愿望”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
【2】“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描写“我”心理变化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获得了胜利。
B.“我”体会到了父亲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D.“我”唱得非常好,只是音箱效果影响了“我”的成绩。
【5】你喜欢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道河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旅游天地》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期间,我随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到了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崔颢在浩渺烟波中眺望故乡的身影。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庙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吮吸天地间的精华。——《行走峨眉山》
作为亚洲第一长河,长江是仅次于非洲尼罗河与南美洲亚马逊河的世界第三长河。它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上的雪域中缓缓流出,注入浩瀚的东海。长江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个个文明。——《漫步世界看山川》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座寺院;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中华传统文化》
【1】“我”的文化之旅的路线:从沈阳出发__________ ,再赴杭州西湖,最后__________。
【2】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
A.欧阳修
B.白居易
C.崔颢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对( )的妙喻。
A.琅琊山
B.白马寺
C.峨眉山
D.唐古拉山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景点的外在之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内涵。_____
(2)游人在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会感受到白居易勤政爱民的情怀。_____
(3)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宜人。_____
(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_____
【5】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给“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对出下联,其中最恰当的是( )
A.登黄鹤楼觅崔颢身影
B.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C.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D.长江绵延入浩瀚东海
17、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是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②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两个段落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画括号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描写,从这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这是一位____________的老人。
【3】用“ ”画出第二段中描写老人给海鸥喂食的语句,并写一写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方法,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语段阅读。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的窗子前都是( )、(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 )的。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用“____”画出段落中的一处比喻句。
(3)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这一种境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我为人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文段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是“_________”,从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园中的动植物生长和活动,一切全凭自己的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描写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
【3】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_____的。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__________是分不开的。作者用这样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20、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21、按要求该写句子。(6分)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2)《白杨》的作者是袁鹰写的。(修改病句)
(3)李老师对珊珊说,珊珊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他讲给珊珊听。(改为直述句)
22、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用先概括后举例子的方法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