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关于阅读古典名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B.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必须反复琢磨。

C.借助资料来理解。

D.从影视作品中品悟情感。

2、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姹()紫嫣红   船艄(shāo)   绅(shēn)士  祷(dǎo)告

B. (ɡuǎn)尔一笑  小艇(tǐnɡ)   摩(mó)托   脊()梁

C. 精力充沛(pèi)   船舱(cānɡ)   尴(jiān)尬   聆(línɡ)听

D. 含情脉(mò)脉   松弛(chí)   停泊()    炽(chì)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杉杉有礼   耐人寻味   纵横交叉   手忙脚乱

B. 应接不暇   花团绵簇   熟视无睹   冲锋陷阵

C. 操纵自如   偏偏起舞   繁花似锦   含情脉脉

D. 大饱眼福   目不暇接   摇头晃脑   多姿多彩

3“芭”字的意思与(  )有关。

A. 植物   B. 土地   C. 盼望   D. 地名

4威尼斯小艇的行动特点是(  )

A. 又小又长。   B. 又窄又深。

C. 轻快灵活。   D. 操纵自如。

5国外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它的意思是(  )

A. 本公司的维修人员不干活。   B. 本公司的手表质量很好。

C. 本公司的手表质量很差。   D. 本公司的维修人员很无聊。

6“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  )的名言。

A. 普希金   B. 泰戈尔   C. 雪莱   D. 歌德

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  )意思最接近。

A.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B.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C.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D.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课外活动时,操场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

B.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C. 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班可能得团体冠军。

D. 我好久没听到妹妹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9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早晨雾气弥漫,但在这白茫茫的雾中,许多的生机已经开始迸发向上了。

①你瞧,一簇簇的花儿在互相争宠,黄的迎春花,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都开始炫耀自己的美丽。②伴着泥土的清香,小草开始发芽,柳树开始生长。③一只只鸟儿在枝头唱歌,青蛙也在跳踢踏舞,活泼的松鼠跳上枝头,开始寻找早餐了。④清晨的森林公园一片生机盎然。

A. ①之前   B. ①②之间   C. ②③之间   D. ③④之间

10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中的“山阴道”是位于(  )的一处风景名胜区。

A. 江苏苏州   B. 浙江绍兴   C. 四川成都   D. 云南昆明

3、孔子的弟子约有_______,其中约有_______贤人。(    

A.两千   七十二

B.两千  七十五

C.三千   七十二

D.三千   七十五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句子的括号里写出不同的“ɡōnɡ  shì”词语

(1)我们在数学课中学到了许多 )。

(2)中国拳击运动员一上场 凶猛一下子就击败了对方,获得了冠军

(3) 学校星期一把十位大队委候选人的材料都(   )了,供同学们了解

(4)坚持原创, ( )公办,这是每位执法者必须做到的

 

5、按要求完成练习。

“拥”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_____画。“拥”的意思有:①持有;②抱;③聚到一块儿;④围着。在下列词语中应选哪种解释?(填序号)

A.拥抱_____B.簇拥_____C.拥有____D.拥挤____

6、词语书写。

juàn liàn chàn dǒu hóu lóng fàng sì wéi gā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fù yōng mó quán cā zhǎng yǎng zūn chǔ yōu

____ ____ ____

7、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1.形容非常害怕。___________

2.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非常尴尬。__________

3.灵活;巧妙。__________

第三个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和第二个词语一个类型的是______。请你用第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将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恶如仇   心急如______   ______声叹气

口干舌______   衣食无______ 一丝不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一直想当作家。祖父对我的这个理想充满了理解和支持。在我还读小学的时候,他就四处跑着给我借书让我读。有一次他骑车去隔壁村借书,回来的时候赶上一个下坡,刹车失灵,结果连人带车一起摔到了沟里,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才能勉强下床。

我把他借来的《金庸全集》扔在地上,含着泪说,我爸说要我去电子厂打工,同学们也经常嘲笑我,我再也不想当什么狗屁作家了。

祖父那时候腰椎间盘突出,他____________。

他走上来,只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我心头一震,恍惚间,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1画“﹏﹏﹏﹏”的句子中,作者通过“____”这一动词及“____”这一神态描写,很好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想想祖父会有哪些动作、神态、语言,补充在文中的横线上。

10、阅读短文《海上升明月》,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海上升明月

四周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里并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只是一面明亮的宝镜,而且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时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粟。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红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短文写了两次的海上生明月,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次海上生明月的景象是怎样的,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着的句子中“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指的是什么?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的海上生明月景象,你更喜欢哪一次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积累与运用(24分)

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2分)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 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6分)

 

12、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作者是____

2刷子李的职业是____,他的绝活是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画“  ”。

4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汪栗子

①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1】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

晚开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野栗→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美文,回答问题。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片,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片,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咯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机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运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机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可口的零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星期天,妈妈带我上街。我特意拿出生日时姑姑送给我的扣花戴在胸前。这扣花可真漂亮,一颗颗晶莹的水晶石镶嵌在金孔雀形的扣花里。动一动,“金孔雀就闪闪发光,非常惹人喜爱。

街上(      ),商场的人更多。我和妈妈好不容易才挤进柜台。正当我被(     )的衣料吸引时,肩膀被推了一下。我气得猛一回头,冲着推我的那人嚷道:“挤什么?”没想到那人不但不恼,反而微笑着对我点点头,用手指着我的前胸,嘴里一个劲地,……”并招手要我出去。我低头一看糟糕!我的扣花没了!”

我不耐烦地挤出人群。只见那人大约三十来岁,个子不高,眯着一双不太有神的眼睛。他一见我便迫不及待地将手中的一件东西送到眼前。我接过扣花定睛一看,?这不是我丢的那枚扣花吗?我气呼呼地问:“你这人怎么随便拿我的扣花?”那人见我发火,嘴里一个劲地,……”脸上现出焦急的神情。 他一会儿指指我手中的扣花,一会儿又弯腰走几步,做出捡东西的样子,好像要告诉我什么。看他的表 情和动作,我明白了他是个聋哑人,是他拾到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

芳芳,你怎么站着发呆呢?”妈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忙(     ), 人呢?我还没有感谢他呢,他却不见了。

我随妈妈走出商场,一边走一边找那个人,希望看到那双不太有神的眼睛。 多么可敬的聋哑人啊!(     )的高贵品质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只有我手中被汗水浸湿的扣花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人山人海 拾金不昧 五颜六色 四下环顾

3在文中画线句子中找出描写聋哑人动作的词语画上”。

4是他拾到了我被挤掉的扣花,并交还给我,可我竟……”这里用省略号表达了__的心情。

5想一想,假如后来又碰到了那位聋哑人,“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种辣椒

常识课上,老师对植物的讲解,把我带到了植物世界。听完课,我动了心,决心种些辣椒,亲眼观察它的生长过程。

回到家,我找了两个花盆;没有种子,我就向邻居要。邻居给了我一些辣椒种子,养满心欢喜地下了种。下种(zhǒng  zhòng)后,我每天都给它浇些水,让泥土保持湿润。浇完水,我还要伸手摸摸黑油油的土,盼望种子早些发芽。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挺出了土。又过了两天,好几棵小芽出来了。先出土的那株小芽,已经张开两片柔嫩的小花叶了,小芽越出越多。我学着大人种庄稼那样,给小辣椒间(jiān  jiàn)苗,把太密的小苗小心翼翼地拔掉了一些。

到了盛夏,每株辣椒已有半尺多高了,它们的茎上都缀满了欲放的花苞。几天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先后开放了。我拿着棉花细心地在这一朵花的花蕊上擦一擦,再到另一朵花上去擦一擦,给辣椒花授了粉。

大约又过了四五天,辣椒就已经结果了。先是经过授粉的花开始凋谢,子房渐渐长大,接着,就出现了青绿的、椭圆形的小辣椒,头上还带着开始凋谢的白花。又过了几天,小辣椒开始长大了,一厘米、两厘米……半个月后,竟有两寸那么长了。头上的花掉了,连着的茎开始发紫了,一个个缀在茎上,真惹人喜爱。

秋风吹进窗来,带进了一股香气,辣椒开始由青变红,看上去更让人喜爱。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辣椒挂在枝头对我微笑,感谢我对它们的辛勤培育。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小辣椒一个一个摘下来,竟收了一小半筐。

我看着筐里的辣椒,心想:这多么有意思呀!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 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掉。

2. 按照种辣椒的经过和辣椒的生长过程排列下面词语的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A. 种辣椒的过程:( )间苗(   )浇水(   )下种(   )收获

B. 辣椒生长的过程:( )发芽(   )结果(   )授粉(   )开花

3. 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实践又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是    

4.句子中划线的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1)收获的时节到了,我满怀欣喜地把成熟的小辣椒一个一个摘下来,收了一小半筐。

(2) 一天中午,弟弟告诉我花盆里出小苗了,我飞一样地跑到窗台前,只见一棵小嫩芽挺出了土。

 

 

 

 

17、阅读与理解

《西游记》节选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什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1这段文字是《西游记》里的哪一个故事?   (  

A. 三借芭蕉扇 B. 大战流沙河 C. 盘丝洞七情迷本 D. 悟空三打白骨精

2文中“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一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西游记》中,每逢高山峻岭,往往都会有妖精出没。

B. 作者是在警告人们,不要到高山峻岭去,那儿不太平。

C. 这句话为下面的妖精出场做了一个合理的铺垫。

D. 这是传统小说经常用的一种渲染情境的手法。

3文中的妖精说“造化,造化”,这里的“造化”理解正确的是: (

A. 自然演化 B. 好人有好报 C. 好的福份、命运 D. 妖精使用的咒语

4“等我且戏他戏,看怎么说。”理解正确的是: (

A. 让我戏弄一下他,看他怎么说。 B. 带他去看场好戏,看他怎么说。

C. 他要戏弄我一下,他会怎么说。 D. 我要戏弄他,他也要戏弄我,怎么说?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句话把妖精写得越美越动人,对唐僧师徒就越有迷惑性。

B. 这句话有几处末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C. 这句话中巧用儿化音,读起来很有趣味性。

D. 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行为、心理描写刻画出场人物。

18、课外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饭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短文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贾母请刘姥姥吃饭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众人为什么“先是发怔”,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开心。

【4】短文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人笑时的情形。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加油站

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地飞翔与驰騁,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半富的书法瑰宝呢?

1. 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请将这个句子改写为陈述句。

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

 

3.从这段文字中,你体会到其中所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22、把下列句子改为肯定句。

(1)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只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练笔。

《景阳冈》一文中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恰如其分地使用了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内容写得充实、具体,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你一定观察过同学跑步、妈妈做家务、小朋友吃东西……请你以生活中选择一件事,运用动词准确描绘人物的动作,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