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昼出耘田夜绩麻(在田间除草)

B.临行密密缝(即将出远门)

C.彩丝穿取当银(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D.草满池塘水满(池水)

2、读一读,品一品,填一填。

在课文中使用了许多感叹句,你能指出下列句子表达了什么感情吗?

A.表示喜悦 B.表示叹息 C.表示惊讶 D.表示嘲笑

1)嘿,过去的事就别提它了!(  )

2)哎呀,你可吓死我了!(  )

3)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

4)全长1338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  )

 

3、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正确的一组是哪一项?(  )

A. 腊月 锻炼 乖巧 蒜辫 B. 书藉 剥削 拘留 苦刑

C. 爆竹 采排 截然 橱窗 D. 游思 挪移 附庸 乏力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窈窕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电铃________

5、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这句话写出了威尼斯小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这句话采用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夜晚威尼斯的__________ (动 静),它与课文第⑤自然段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_

6、听故事,回答问题。(请老师提醒学生先读题,然后听录音答题)

(1)这个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3)在四大名著中,你还知道哪些带“三”的故事呢?(各写一个)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

7、按原文内容填空。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

稚子:_____ 钲: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腔:______ 信口: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尼斯的小艇》是_______国的_______写的。

4.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手指》中最苦最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薄弱。

8、看拼音,填词语。

(1) liáo ( )天  )养 眼花(   )

(2) zhuó ( )热(   )木鸟 (  )磨

(3) mò ( )视 沙(  ) 高深(   )

(4) yú ( )树  (  )数    ( )歌唱晚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实践。

过期药品

【材料一】

①过期药品一般是指有效期内未被使用,存在潜在质量问题的药品。药品有效期应以药品包装说明上标明的使用期限为准。但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如:需冷藏的没冷藏,该密封的没密封,极易导致药品变质失效。在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且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七成人家中都有过期药。

②过期失效的药品,虽有些在外观上用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内在的变化和所带来的伤害是难以预计的。不仅影响疗效(无效、减效),延误病情,且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比如易诱发过敏、刺激、疼痛、中毒。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对药品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容易造成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儿童捡拾引起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材料二】

药品

有效期与开封日期的关系

眼药水

开封时间超过1个月,建议将其视为过期药品。因为开封后的眼药水极易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建议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

瓶装口服液

开封后,在其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2个月左右。

拆零药品

有时侯,为了方便病人,药师会将某些药品拆零分包裝,这种零散药品建议最好在1个月之内用完,待别是一些急救药品。

胰岛素

开封之前放冰箱冷藏,一旦开封启用,放室温下不超过1个月。

【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葬礼

为废弃药物办个葬礼,这是一个简单而意义重大的仪式。它可以将过期药物对他人及环境造成的风险降到最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仪式。

【1】阅读以上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药品过期既影响疗效,又可能对人体带来各种伤害。______

②胰岛索在有效期内失效,一定是因为开封后放室温下超过一个月。______

③药品在包装说明的使用期限内不可能失去药效。______

【2】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开头,与【材料二】表格内容组合成“先概括后举例”的一段话,最合适的一句是(    

A.眼药水建议在开封后一个月内用完。

B.有一些特殊药品的有效期和他们的开封日期密切相关。

C.每一种药品的有效期都是不同的。

D.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

【3】【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的图示中,有三个步骤被涂抹了,请将下列三个操作填入图中相应步骤的括号内。(填字母即可)

A.把藏好的混合物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并为药物的亡灵祈祷。

B.加点水泡一泡(胶囊和缓释片先弄碎),泡到药片完全散架。

C.把做好的倒胃口的混合物封装在不透明的瓶子或袋子里,保证它不会露出来,如果用药瓶装,最好把药瓶藏在一个不相关的容器里。

【4】【材料三】中“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这样说的好处是________

【5】苍南某小学的综合实践小组围绕“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①他们撰写了一份“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的研究报吿,【材料一】划线部分的调查数据属于研究报吿的_____(A.研究方法;B.资料整理)这一板块。________

②【材料一】划线部分的数据,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象?结合几个材料,综合实践小组可以向大家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现象:________

建议: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水墨菱塘

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地,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拨来两三块菱盘翻起,看看结了菱角没有。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余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水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满口生津,齿颊留芳……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故乡的菱塘有什么特点?菱叶和菱花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孩子“走向凉冽冽的水里”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这“头朝菱”的口感是_______________,胜似________

4“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这“船”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两幅中了。”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想象可以走多远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块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这个孩子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进行想象。

父亲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孩子是否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在说谎。

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造的硬币。”孩子的姐姐拿过来看,发现这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教训他,让他改掉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可是父亲听了把孩子叫过来,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象力真伟大。”

对于孩子父亲的“怂恿”行为,许多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势必害了孩子,他长大以后会变成一个满口大话的虚伪的人。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却成了著名的科学家,他名字叫达尔文严。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进化论”就是建在超乎常人的想象和为此进行的大量实物证明之上的。没有想象,就没有今天的“进化论”。

【1】解释词语。

(1)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哄堂大笑: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当老师和同学们说达尔文“说谎”时,达尔文的父亲是怎样做的。

【3】短文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说明达尔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说明了大胆想象的重要性。                                ( )

(2)短文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否定一个人。                      ( )

(3)短文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相同。        ( )

【5】你喜欢短文中的父亲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文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中在“忠骨”指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毛主席引用这句名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呀!

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将本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短文的主要内容,将正确的一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

赞扬了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表达了“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赞扬了动物深沉、伟大的母爱。

(3)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理解文中的词语(第6自然段):

“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敌人”指的是____________。

“精疲力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写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对阵表。

  场次

赛马双方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田 忌

___

___

___

齐威王

___

___

___

 

 

2在赛马的过程中,田忌的神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3你认为田忌在赛马时能够获胜的原因是哪些?(    )

A.齐威王大意轻敌。 B.他换了更好的马。

C.他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他很信任孙膑,采用了孙膑的办法。

4读了选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捡到金子之后

①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

②这天,牧童又上了山。

③望着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④“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⑤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⑥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⑦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⑧“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

⑨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

⑩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进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弄来的?”“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就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过,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企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树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

1作者围绕“金子”来写。请你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

希望得到金子——_________——(金子带来厄运)——_________

2第⑩段中,首饰店老板接到了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瞟”等词语描写他,这些词语写出了首饰店老板可能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道士留下了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这句话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童从开始“抱”着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在地下,他先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章结尾处“‘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这里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刘伯承手心练字

欧政芳

刘伯承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节衣缩食送他上私塾(shú)读书,但掏不出钱给他买笔墨纸张。没有笔墨纸张,无疑是读书识字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可机智的刘伯承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手心练字法”——以食指作笔,把掌心当纸,将要写的字一笔一画地在手心上练习。

有一天早上,先生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们临摹赵孟頫()的书法,字帖发下去,学生们都动手磨墨、铺纸张了,唯独刘伯承一人呆坐着看字帖,先生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却一言不发。下午,交作业的时间到了,先生(   )问刘伯承:“你写的作业呢?”刘伯承(   )回答:“在手上,我已经在手上写妤了,也默记在心中了。”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发出一阵阵嘲笑声。

“在手上写好了?在手上能写好字?”先生黑着脸举起戒尺,吼道:“狡辩,把手伸出来!”刘伯承只好向先生道出自己买不起笔墨的苦衷,并且说出了自己独创的“手心练字法”。先生从学生那里拿来笔墨,刘伯承当场挥疾书,先生看了看刘伯承功底深厚的书法,点头认可了。后来,刘伯承还对自己的“手心练字法”做了总结,写成一首打油诗:“穷人只有一双手,笔墨纸张随身走。手心写满写手背,左手写完写右手。”

“手心练字法”不仅让刘伯承练就了一手好书法,还帮助他打赢过一场漂亮的战斗。据说在一次起义中,刘伯承的队伍被敌军包围。②刘伯承一边焦急地对着地图观察地形,一边不由自主地在手心划拉地图上标注的山名,写着写着,笔画结构一连,一条栩栩如生的跃龙门的鲤鱼就出现在眼前。刘伯承豁然开朗,立即布下鱼鳞阵,采取中央突破战术:主兵力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最终刘伯承率领部队以少胜多,成功突围,把敌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有删改)

1为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选择恰当的语气,填在文中括号里。

恭敬地   胆怯地   生气地   由衷地

2刘伯承因为_____________,只好以_________为笔,以_________为纸,练习写字。这就是刘伯承独创的“____________”。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的句子并在下面横线上做批注。

_______

4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的嘲笑,是为了衬托出刘伯承家庭的贫困和他自己的懒惰。

B.画线句①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C.画线句②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刘伯承布鱼鳞阵的想法源于他的“手心练字法”,表现出了刘伯承的足智多谋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D.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伯承是一个勤奋刻苦、善于学习的人。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说起对北京人的印象,人们会想起很多影视剧中的人物:“贫嘴张大民”的热情、“老炮儿”的局气、“我爱我家”的幽默……而今,这座古老的四九城正走向新时代,这里的市民们,也正生发出更闪亮的精神风貌。

北京丰台有一条313路公交线,这条公交线仅9个站,往返只有15公里,司机刘宝中工作的11年里,一直在这几个数字间循环往复。因为这段路的路程短、乘客少,313路就只安排了他一名司机,独此一辆车,而这却是沿途居民出行的唯一公交车。因此,313路被称为北京“孤独”的公交线。

然而11年里,刘宝中用火一样的热情,让孤独的车程有了不孤独的记忆,让20平米的车厢变成了“流动的四合院”。每位乘客都有他的联系方式,谁要办点事、跑个腿儿,只需一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召之即来,大家相处得就像街坊四邻。在这趟车上,留下了刘宝中与乘客们相互关爱的一件件温暖的事情。

“别人都是人等车,在我们这儿啊,是车等人!”提起刘宝中,75岁的郑大爷赞不绝口。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郑大爷眼看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了,就给刘宝中打了个电话,想让车等等。可当他到了公交站,却不见车影儿。正在这时,一辆小轿车停在了他身后。原来,那天刘宝中去开会了是别人代他出车。可接到郑大爷电话,他怕老人挨冷受冻,就开着私家车赶了过来。

爱是相互的,刘宝中把乘客当亲人,乘客对他也一样。一次,刘宝中得了肠胃病,住进了医院,乘客们得知消息,就拎着水果、营养品,还有他最爱吃的羊头肉,纷纷到病房去看望他。

11年,他温暖了一条公交线,他被授予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北京榜样。

像刘宝中这样的北京榜样还有很多:义务捐献稀有“熊猫血”超过20年的出租车司机韩冰,每每患者有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无偿献出自己汩汩的鲜血;利用新型科技尊老助老的青年教师张佳鑫,8年来带领青年志愿团队走入社区,帮助一位位夕阳老人学会手机挂号、电子支付……

2014年至今,各级举荐的北京榜样已达26万人,这些榜样的职业虽千差万别,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数年的坚持,把最平常的小事做成了伟大的善举。

咱们北京人,不仅传承着“热情、局气、幽默”等传统特质,还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着新的精神风貌。

【1】填空。

①“四九城”在文中指的就是______

②文中介绍的这些北京榜样,虽职业不同,但作者总结了他们的共同之处是:______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2——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

【3】本文写得详略得当,请举例说明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①第2自然段中面线语句“仅9个站,往返只有15公里”,是为了强调313路公交线(______

A.路程孤独B.路程短C.路程长

②第3自然段中,第(______)句话最能让人感到这车厢是“流动的四合院”。

A.1B.2C.3

③从全文来看,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作为短文题目最恰当的是(______

A.流动的四合院B.司机刘宝中的故事C.新时代的北京人

④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作者这样写,好处是(______)(多选)

A.围绕着北京人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特别紧密。

B.将影视剧中的人物与现实对比,说明影视剧不真实。

C.从传统到新时代,体现了北京精神风貌的传承与发展。

【5】下面是给韩冰、张佳鑫两位北京榜样的颁奖词,请你先读一读,然后给刘宝中写一句颁奖词。

韩冰:20年,他用汩汩的鲜血传递着人间温暖。张佳鑫:他以青春岁月守护着夕阳老人。刘宝中:______

18、阅读理解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_________ 。请用“__________ ”画出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2__________、 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关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海伦这样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地?请写下来。(至少4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又是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荠菜善变,不仅色变,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那锯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不高高站着,颜色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荠菜花开时,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用“ ”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

【2】作者挖荠菜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文中哪个地方能体会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荠菜的特点是什么?并举一个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的句子,联系生活经验或运用想象回答,这个活动室会有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

2冀中人民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22、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了主席台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你好好养病吧,我已经向你的老师请假了。”(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模仿对猫的特点的描写,用指定的词语,把下面人物的特点写出来。(任选一人写一段话)

1、王老师:严肃、和蔼

2、张小明:大方、小气

3、沈医生:热情、冷淡

指定词语:实在 说他 的确   可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