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渺小 露陷 兴至勃勃

B.卷恋 妒忌 矜持不苟

C.土匪 锻练 踉踉跄跄

D.远眺 刷浆 跃跃欲试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耘田   桑叶   婴桃   拴住

B.秉性   幼稚   蜻蜓   蚯蚓

C.阴凉   沾污   华乔   锄头

3、《梅花魂》一课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叙事方式(  

A.未插叙

B.倒叙

C.顺叙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快来填一填。

《清明》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诗歌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__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到来了。

 

5、读拼音,写词语。

1.zhěn suŏ_____里来了一位受伤的病人,看不出nián líng_____。他眉头紧锁,右眼上缠着bēng dài_____,一声bù kēng_____,只是在医生给他处理伤口的时候,他才哼了一声,真让人yóu zhōng_____地佩服。

2.妈妈帮我系上zhăn xīn_____的围巾, shěn shì_____了一会儿,脸上渐渐露出cí xiáng_____的笑容,接着叮嘱我要好好学习,注意duàn liàn _____身体, 在学校不要搞tè shū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不要重复)。

______   (______   (______蜻蜓  

______   (______黄瓜   (______蚂蚱

7、用“坚”字组词,并依意思填空。

1.小金花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2.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_______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3.我_______地对老师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8、写出带有“虫”字部的字,看谁写得多。

虫: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镇定的女主人

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声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客人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客人都吓(xià hè)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jiǎ jià)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 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 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的?”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

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完了。”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zhèn zhèng)定。

1选择括号正确的读音。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定:___ ①压;②安定;③较大的市集;④把守。

服:___ ①佩带;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③敬服,服气。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___ 慌乱___ 奇怪___

4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

听了女主人的吩咐,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阳台上。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___。女佣人就马上把门关起来。这时,女主人说:“___

5回答问题。

①“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你能说出女主人怎样吩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能不知道吗?”这句话中“我”究竟知道还是不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想和你们一样

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微笑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背诵。果然被我料到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对不起,克劳斯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地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一字一字地开始费力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个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在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的!”可又觉得不妥当,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首三节诗。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仿佛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似的,有点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如出一辙:__________________

妥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背诵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道作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描写方式?

(1)“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___________

(2)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在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___________

(3)她叫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___________

(4)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___________

4“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觉得那样说不妥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蒂娜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读书量(2014年抽样调查统计)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本阅读。许多中国人自侵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社会正在倡导全民阅读。请你为“全民阅读”活动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提高大家读书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道:“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孙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中,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1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中的“______________”。

2假牛魔王为什么对铁扇公主说小心扇子被孙悟空骗了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加点词语表现出的人物心理。

(1)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写出了孙悟空(  )的性格。

A.机智 B.狡诈 C.无赖 D.急躁

13、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梅花魂(节选)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这段话中的“她”是指______________

【2】梅花的品格、灵魂、骨气表现在______________

【3】作者仅仅是赞颂梅花吗?事实上,作者在赞颂谁呢?______________

【4】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和气节的人物,你能写出一些具有梅花秉性的人及其简单事例吗?

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画下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的特点。

【2】找出文中的夸张句画下来。这句话将大虫的________表现得活灵活现。

【3】比喻和夸张的句子你也会写。任意选择一种,写上一句吧!

_________

【4】大虫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作来抓人。而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三次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武松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_______碗,______________床,_______过来,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

1将下列动词还原到文中。

              

跳过桥头,一个个________________碗,________________床,________过来,________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2写出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力倦神疲:________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完成练习。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 )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胜了第二场( )田忌微微一笑( )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遥遥领先: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

3田忌和齐威王比赛时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比赛结果,田忌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历史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童年的发现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再现( )情不自禁( )安慰(   )驱逐( )

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和同学们笑的不同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这句话中清清楚楚一词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清清楚楚地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中的驱逐________________。“迫害指的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____________的作用。

18、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细柳营

周亚夫,以善于用兵、治军严谨而闻名。

公元前158年,匈奴纠集重兵大规模进犯北部边境。汉文帝任命刘礼为将军,驻军灞上;任命徐历为将军,驻军荆门。任命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

过了些日子,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来到灞上和荆门的军营时,劳军的车驾都是长驱直入毫无阻拦,将军以下的军官都骑着马迎进送出。

后来,文帝来到细柳营,那里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军官和士兵都披着铠甲手里拿着得雪亮的刀抢,张弓搭箭,戒备森严。文帝的先行官来到营门,门卫不让他们进去。那位先行官说:皇上就要到了!守卫营门的都尉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过了一会儿,文帝派使者拿了符节凭证进营去向将军周亚夫传达诏令,这样,周亚夫才下令打开营门,放车驾进来。

进去的时候,守卫营门的军官郑重地对文帝的随从人员说:军营内,车马不许奔跑。文帝听了,只好吩咐放松马的缰绳,慢慢地走。文帝来到中军营帐,只见将军周亚夫全副武装,手执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他见了文帝,只是拱手表示欢迎,他说:军装在身,请允许我以军礼朝见皇上。文帝听了,大为震动。

劳军仪式完毕,文帝离开军营,对周将军的做法赞叹不已。

【1】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细柳营”纪律严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题目看出本文重点写“细柳营”,为什么前文要写文帝去灞上和荆门慰劳军队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语段精读。

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甲]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乙]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把下列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瞑目 所在 石碣

 

石碑 闭上眼睛 地方

2选一选,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

A. 动作描写   B. 语言描写

[甲]句:_________ [乙]句_________

3这一段文字表现了石猴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例如:

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1、句子模仿秀

(1)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句子)

愿意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2)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22、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看不出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杏树发芽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在这金色的海滩上完成一座最美的雕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姑娘救了那只受伤的蝴蝶。(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选择你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