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hén)    liáo)起    抓náo

B.chāi)   bènɡ)裂   徘huái)   山(yàn

C.zhān)污   chǎnɡ)开   )人 牛

D.āi)及   刀rèn) 精zhànchī)笑

2、“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选出与这句话中“操纵”一词意思最接近的一个词(       

A.操持

B.控制

C.操作

D.掌握

3、下列词语与“龇牙咧嘴”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眼疾手快

B.手舞足蹈

C.肺腑之言

D.张牙舞爪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满分5 manfen5.com

 

 

5、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一写。

(1)大拇指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 )

(2)“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

(3)“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啊!”老师解释说。( )

(4)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

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阅读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回忆过去:《祖父的园子》中,“我”怀念_____的童年,更怀念____的祖父;《月是故乡明》中,作者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表达了_______。品味经典中的人物:《草船借箭》中有______的诸葛亮,《景阳冈》中有______的武松。领悟情怀:“______,何须马革裹尸还”歌颂了一代伟人无私的胸怀;《军神》中的______,向我们展示了他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根据语境填写歇后语。

①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都已经是梁山泊军师——________了。

②我们可是______——_______的,这件事你可不能反悔。

③小明刚刚因为迟到被老师批评,没想到第二天还是_______——照旧(舅),又迟到了。

7、猜字谜。

1.挥手告别。____

2.早不说晚不说。____

3.有皿能把物存,有口笑出声音,有手把物取走,有鸟象征和平。____

8、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名言警句或歇后语。

(1)我一走进教室,忽然发现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弄得我“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间竟不知所措。

(2)八路军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正气凛然地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我是不会屈服的。”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刷子李(节选)

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第一句话中“规矩”的意思是( )

A.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B.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C.行为端正老实

D.合乎标准或常理

【2】“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中的“居然”一词写出了曹小三内心的( )

A.佩服

B.自豪

C.惊讶

D.怀疑

【3】画线句子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指的是( )

A.刷子李立下的规矩让曹小三感受到刷子李的不同凡响

B.刷子李的言行让曹小三感到佩服

C.刷子李的打扮让曹小三感到敬畏

D.刷子李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在徒弟心中树立了权威

【4】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曹小三为什么用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周末下午,我带着妻子儿女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高兴得自己都受不了(   ),一定要上街买点儿好(hào hǎo)吃的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家,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到菜市场(需 须)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人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的人群匆匆而行。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

霎时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过马路时,她总是先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  )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20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路已经变成柏油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皱纹满面,手指枯瘦,(  )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捋头发一样一一捋散了。但,永远也捋不去爱子的情肠。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了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  )小时候(  )每逢过马路都是您牵我(  )今天过马路让我牵您吧(  )母亲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渔网……

1认真默读短文,在①②自然段中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音节和字。

2根据①②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在括号内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3在⑤⑥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4在第⑦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边读边体验,写出自己对句子的感悟。

(1)①中年近花甲的母亲高兴是因为

(2)④中的心灵震颤起来是因为

(3)⑦中母亲眼里闪过惊喜是因为

6第⑥自然段写20年后许多都发生了变化,唯独母亲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这是运用了____的写法,突出了 。文章最让你感动的是

11、课外阅读在线。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___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这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们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哦!哦!”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他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___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A.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生命力,活力。

【2】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3】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画上横线。

【5】你喜欢秋天的原野吗?读完短文,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食指的姿态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食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开心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请你说说选文中最后一句, 诸葛亮为什么要“ 仍旧擂鼓呐喊, 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箭好像下雨一样。”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去借箭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他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 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她一脸喜气。见了我,娘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拿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喜出望外: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一处“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这把黄油布伞?从中可以读出“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汉火神山医院

①2003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突袭我国,北京成了重灾区。4月,北京建成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其间无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17年后的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123日,武汉市政府决定参照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在蔡甸建设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火神山医院”。

③说起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可谓惊人,被称之为“中国速度”!1月24日,医院相关设计方案完成;1月29日,医院建设已进入病房安装攻坚期;2月2日上午,医院正式交付;2月3日投入使用。

该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编设床位1000张。其功能主要是救治确诊患者,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不设门诊。而伴随火神山医院同步建立的火神山医院消防救援站,2月2日交付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功能设置主要为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

⑤该医院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调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团,现场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⑥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速度来源于综合国力。“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火神山医院建设期间,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都调动了起来,从物资到技术,从硬件到软件,真正感受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网络舆论评价说,这也是今天我们能够创造“火神山速度”的最强劲底气之所在。

1根据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武汉火神山医院”是一座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____

(2)“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被称之为“世界速度”。____

(3)“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医疗力量来自各省市地方不同的医疗单位。____

(4)“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离不开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援。____

2文章第③、④和⑤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建筑和功能、以及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火神山医院。

3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最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亮明观点 B.首尾呼应 C.点明主旨

16、课外阅读。

失去记忆的老人

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条主要街道上,上下班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老人在街角站立。他昂首挺胸,目视前方,像一尊雕塑。我到瑞典不久,人们就建议我去看看这“街头一景”。

那是立春后的一个早上,我匆匆去上班,果然在那个街角看到了他。在我驻足的一两分钟里,他向右踱着碎步,头偏向右方,做着“向右看齐”的动作,然后又甩过头,保持垂首并脚的立正姿势,“他可能是个退伍军人。”我脑子里一下子闪过这个念头。我向路过的几个行人打听,这位老人是谁?为什么站在这儿?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摊开两只手。

瑞典夏天阵雨多。有一次我经过那位老人身边,正赶上下雨。他既没穿雨衣,也没打雨伞,仍然笔直地站在街角。雨水顺着他的头发流到面颊上,他好像根本不知道似的。我立即将伞撑到他的头顶上,直到雨住了,才离开,他没说一句话,甚至也没看我一眼。

后来,我去了丹麦,入冬才返回瑞典。第二天上班经过那条街,没有碰到他,心里空落落的,下班后,飘起了大雪.我急急地赶到那个街角。老人正在那儿站着,帽子上落满了雪,胡须上挂着白色的雪花,活像一位圣诞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他身边抓雪玩.眼光不时飘向老人,我便走过去问那男孩:“你认识这位老人吗?”“他是我爷爷,”我猜中了,便又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我猜你爷爷在给什么人站岗、是吗?”“给国王。”孩子脱口而出。我便顺着孩子的思路、故意逗他往下讲:“可是.国王不是住在皇宫里吗?你爷爷怎么在这儿站岗呢?”孩子眨了眨眼睛,像在想什么,但他什么也没说,又去抓雪玩。当时我真想走过去同老人谈一谈,但望着他那庄重的神情,这个念头立刻打消了。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有一天,因工作需要,我请所在地区的值勤警察吃饭。无意中,我提到了那位奇怪的老人,警察们听后面面相觑,空气好像一下子凝住了。我不知道自己闯了什么祸,正想把话题岔开,一位警官缓缓站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制服。神情庄重地说:“他是我们的前辈本德森,是一位干练的皇家卫队军官,受过多次嘉奖,三十多年前,他统领的马队受惊,为了士兵和其他人的安全,他死死拉住惊马,被拖出去几百米远,险些丧命。”我屏住呼吸听着,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那位警官停了停,接着说道:“从此,他失掉了记忆,但他唯一没有忘记的是自己的职责。”我的眼睛湿润了。

【1】解释下列词语。

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

面面相觑:______________

【2】画“—”的部分对警官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他的内心想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中,为什么“我”“心像灌了铅一样沉”,后来“我的眼睛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本德森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写写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章,理解句子含义。

我一直被老人的“谜”困扰着。

“谜”指_________,“谜底”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这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1文中狂风”“巨浪”“撕扯着堤岸等词语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这样的句式写一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抗洪官兵的 ________________ 的崇高精神,我们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赞美他们。同时 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谁)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 ________________ 为荣,以 ________________ 为耻

4这段话写了两层意思,用“‖”分层,并用小标题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1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笑”的不同之处。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4“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口罩

材料一:口罩的自白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医用外科口罩。我呢,扒光了,掏空了,里里外外也就三层。所有材料组装后,我还需要714天的解析消毒。市面上的“三无”产品,千万不要相信,说不定就没有消毒呢!

终于遇到了我的主人。可是,主人佩戴时鼻夹朝下,这样根本不能有效保护呀!

外出一趟,我的外衣布满了病毒细菌。

你可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啊!

如果主人没带我去过人群密集的地方,我也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前提是让我通通风。千万不要用清水洗我,千万不用热水烫我,千万不要用酒精喷我!如果,我已破烂不堪或无法使用,那么请将我带到我该去的地方。毕竟我是充满仪式感的口罩君,所以呢,请在扔掉我之前分几个步骤操作——如果主人您无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将我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如果您有上述症状,请一定要用开水将我浸泡30分钟或者用酒精喷我,最后一定要密封好再将我丢弃。

深藏功与名,我去了……

材料二:口罩二问

如何节省使用口罩?

如果你是独处,没有与外人密切接触,可以不戴口罩;一家人健健康康宅在家里,在自己的私家车上,可以不戴口罩。如果你要出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以佩戴普通医用口罩,也叫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回家后,将口罩置于洁净干燥的通风环境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而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和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口罩的使用时长,降低更换频率,但如果口罩出现损坏、密封性变差或呼吸阻力增大时,则必须更换。

低风险区域还需要戴口罩出门吗?

低风险区域不等于没有风险,平时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对于个人来讲,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每日通风清洁,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以上材料均来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1】医用外科口罩能阻隔带病毒飞沫的是(       

A.鼻夹

B.中层

C.外层

D.内层

【2】以下哪种做法不能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       

A.佩戴时鼻夹朝上

B.放置在通风环境下

C.用滚烫的水浸泡

D.不触碰口罩外衣

【3】如果需要重复使用口罩,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A.避免人群聚集

B.检查是否损坏

C.不用酒精喷

D.洗净自然晾干

【4】佩戴或不佩戴口罩,以及佩戴什么样的口罩,应根据什么来确定(       

A.疫情流行特征

B.区域风险程度

C.自身所处环境

D.个人卫生习惯

【5】关于佩戴口罩的类型选择,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商场里的保安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B.到超市去购物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C.乘坐公共交通佩戴普通医用口罩

D.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6】下面是处理不能使用的口罩的步骤,请你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在方框里填写相关信息。

【7】上面两个材料分别用自白和提问的形式对口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4%

(1)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天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缩句)

(2)我们不能随意破坏学校里的花草树木。(改成反问句)

(3)雨点落下来。(扩句,至少两处)

(4)同学们迎着早晨的朝阳认真地做操。(修改病句)

 

21、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条快活的小溪流日夜不停地奔向茫茫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请在下面提供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能体现出你真实水平的习作。

1.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请你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适当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要求:题目自拟;写的时候,要选取典型的事例;书写端正、规范、语句通顺。

2.仔细观察漫画,写出漫画的内容和自己受到的启示。

要求:借助漫画的标题“转败为胜”,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出自己从漫画中受到的启示。字迹清楚,语句通顺,避免出现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