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

B. 骆驼商队把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等水果带到我国。

C.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明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D. 与其把花养在屋子里自己观赏,不如把花养在窗外让大家都欣赏到这奇丽的景色。

2、词语充值卡选择下列词语正确的解释

1但使( )

A. 但愿   B. 即使   C. 要是

2几时休( )

A. 什么时候休息   B. 何时停止

3元知( )

A. 本来就知道   B. 打算告诉

4胡马( )

A. 胡人的马匹   B. 外族入侵的骑兵

5九州同( )

A. 世界都一样   B. 祖国统一

6告乃翁( )

A. 告诉那个老翁   B. 告诉你的父亲

3、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公安民(辅)警立足岗位,尽责履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疫情不灭,我们不退”的庄严承诺,展现了(        )的志气。

A.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按原文填空。

1.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________般,也逼近来。《红楼春趣》

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________一样。《草船借箭》

3.武松……空出右手来,提起________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景阳冈》

4.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________________。接着把________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景阳冈》

5.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________________。《猴王出世》

5、补充词语。

__________ 情不_____)(_____ 五彩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算 无__________

6、填空

在作者心里,祖父的园子不仅是____________,也是我童年时代的游乐园。

7、给划线的字注音。

怀 

           

8、汉字魔术师。

1.给下列字减一笔,变成新字,再组词。

矛—____)(_____ 钩—____)(_____)   失—____)(_____

2.给下列字换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伍—____)(_____)   刺—____)(_____)   呕—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 )

A.手术过程中会很痛,但病人却拒绝使用麻醉剂,让他深感震惊。

B.听完病人的话,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愣住了。

C.他觉得病人的理由太过牵强,在想办法说服病人使用麻醉剂,所以愣住了。

D.他觉得病人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不想多说什么。

2下列对画线句子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是想强调本次手术将会十分辛苦,很费精力,以便让病人感激自己。

B.沃克医生听到病人说不打麻醉剂后感到很震惊,以至于说话结巴了。

C.这样写读起来比较顺口。

D.这是量词叠用,能更好地说明手术过程中病人将承受极大的痛苦。

3“试试看吧。”读这句话时,应该用   的语气。( )

A.颤抖、恐惧 B.犹豫、胆怯 C.坚定、平静 D.自豪、豪迈

4“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一句中,对“口吃”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沃克医生听完病人的话后觉得无法反驳,同时又对病人的勇气和胆量感到钦佩。

B.沃克医生本来就说话结巴。

C.沃克医生故意说话口吃,以便拖延时间想好怎么反驳病人。

D.沃克医生一想到手术的复杂性,就惊吓到说话结巴。

5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有关羽刮骨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1】诸葛亮采用________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2】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________

【3】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________

【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昂贵的哨子

那时,我还是一个7岁的小孩。一天,我拿着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突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子手里拿着只哨子在吹呢。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

回到家里,我得意扬扬地吹着哨子满屋乱窜,家里被我吵得鸡犬不宁!当我一说出哨价时,哥哥姐姐还有堂兄堂姐们全嘲笑我是个十足的傻子,糊里糊涂被骗了四倍的价钱,用多付的钱又可以买许多好东西呢!我感到十分委屈,伤心地哭了。

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对我以后起了不小的作用。常常,当有人怂恿我去买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我便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一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因为我已经懂得了节省开支。

在我成年进入社会后,通过人们的言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为了求得王室垂青,百般钻营,甚至丢掉了贞操美德,弄得众叛亲离!那些沽名钓誉的政客,不惜一切代价卷进政治风云,却因贻误了正事而败落破产!那些悭吝的守财奴,为了发家致富,一毛不拔,放弃了同胞的尊重、朋友的友谊,以及人类行善的德行!那些贪图享乐的庸人,碌碌无为,只顾寻欢作乐,却变成了弱不禁风的病夫!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整天沉溺在精美的服饰、堂皇的住宅、华贵的车马中,不顾财力不接,以致债台高筑!

“可怜!”我不由得叹息道,“为了一只‘哨子’你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得不偿失,真是愚不可及啊!”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凡人世间的苦楚都是由于没有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估价,盲目行事,而付出过高的代价造成的。

【1】文中说“羞耻,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我”为什么感到羞耻?用“ ”在文中画出答案。

【2】第3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_____,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哨子”指的是_____

【3】第4自然段列举了五种典型的为“哨子”而付出惨痛代价的人,分别是____________及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

【4】为什么“我”会觉得那些为了一只“哨子”而付出昂贵代价的人“可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文中揭示道理的中心句,并结合实际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根据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老支书要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高深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幽默风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段中省略号省去的内容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画出片段中描写母亲的比喻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10分)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的……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然而小男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3)概括写出下面种人的态度:(不能重复 )(3分)

老奶奶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  

胡子爷爷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也许是孩子一生中拿下的第一个高地第一个高地具体指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同文中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桑乔坐在下面看,在心里认定了:这个节目可拿到镇上去演。他觉得,这个节目里头最让人心动的是三十个女孩都一律转过身去,只将后背留给人。三十根小辫,一律扎了鲜亮的红头绳,一律插了白绒花。白绒花插得好,远远地看,觉得那黑辫上停了一只颤颤抖抖欲飞未飞的白蛾子。这一朵朵白绒花,把月色凄清、卖唱姑娘的一片清冷、哀伤、不肯屈服的情绪烘托出来了。若换了其他的颜色的绒花,效果就不会这样好。桑乔觉得蒋一轮水平不一般。其实,蒋一轮只是记住了他同学的一句话:“这节目,全在那(一根红头绳一支白绒花)上。”蒋一轮的同学,读书时就是一个很有调的人。

1短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文中写到的节目表演者来自( )

A.油麦地小学 B.油麻地小学

3文中表演的节目名叫( )。

A.《卖唱姑娘》 B.《手拿碟儿敲起来》

4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5文中“有调”的意思是( )

A.有格调、有品位 B.拿腔捏调

6根据理解,在文中括号里用“√”选择恰当的词语。

7下列句子中停顿符号标画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节目里头/最让人心动的是/三十个女孩/都一律转过身去

B.这个/节目里头最让人心动的/是三十个女孩/都一律转过身去

16、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yuán  huan)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zhù  zhū),敁敠(意思:盘算  读音:diān  duǒ)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

丫鬟们知道他要cuō  zuì)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zhēng  zhèng),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1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zhù  zhū   yuán  huan

zhēng  zhèng   cuō  zuì)弄

2把下列词语对应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不伏手   叮嘱,告诉对方该怎么样做  

叉爬子   恭顺地站立在旁边侍候  

侍立   北方方言。指筷子

嘱咐   不顺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刘姥姥的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语言   B.心理   C.动作

4从哪里可以看出凤姐等人要取笑刘姥姥?(   )(三选一,填序号)

A.让刘姥姥与贾母一桌。

B.给刘姥姥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并把鸽子蛋放到刘姥姥桌上。

C.众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

5读了短文,你可以推断出文中刘姥姥的人物定位是(   )。(三选一,填序号)

A.封建大家长 B.农家妇女 C.孝顺的当家媳妇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鸳鸯和凤姐在饭局捉弄刘姥姥,这表现了她们瞧不起穷苦百姓的性格特征。________

B.薛姨妈“口里的茶喷了探春裙子”,这一细节在前文有所铺垫。________

C.史湘云性格率直,最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最先喷饭。________

D.这一片段描写表现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多样手法。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徐悲鸿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味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 激动)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里做客,在他的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后来,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荡 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有志者,事竟成”的“竟”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画。“竟”的解释主要有:①完毕;②从头到尾,全;③到底,终于。“有志者,事竟成”中的“竟”应取第____种解释。

2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用“/”划去。

3下面各项是对本文中心的描述,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徐悲鸿发奋图强,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画家。(  )

B.徐悲鸿与外国学生比才能高低,最后徐悲鸿赢了。(  )

C.徐悲鸿勤奋学习,终于成功,为中国人争了气。(  )

D.徐悲鸿的成功说明中国学生比外国学生聪明、能干。(  )

4为什么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徐悲鸿这样的爱国画家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回到故乡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別已久的山村故乡。傍晚,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的快乐。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爱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用“ ”画出文中一处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文中一处动态描写的句子。

2读句子,回答问题。

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蝴蝶落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这句话分别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者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了描写。

B.作者抓住了雨后山村景色的特点,突出了乡村生活的热闹,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C.作者抓住了雨后山村景色的特点,突出了乡村生活的恬静、迷人,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19、(一)人物描写一组(节选)

A.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B.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1语段A选自儿童小说《______________》。此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形,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来形容。

2语段B选自古典文学名著《   》。王熙凤表面是夸 ,实际还有另外两层意思,即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多选题

A.阿谀贾母   B.抱怨贾母偏心林黛玉 C.安慰迎春等嫡亲孙女

3这两段话,主要运用了 描写来刻画人物。从中我能体会到小嘎子 的性格和王熙凤 的性格。

4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我至少能运用一种方法来写出一个同学的特点,先把特点填在括号里,再具体写下来。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我们学过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设问句,你知道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句吗?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是一个什么句?你能再写一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这是一个什么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记下生动的瞬间,写写我印象深的人。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警察、医生……他(她)们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来写,用上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典型的事例,具体表现这个人的特点。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