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  登上月球,现在已经不再是异想天开。

B. 他一向不拘小节,无论对什么事,他都无所谓。

C. 这本书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和作者博大的胸怀分不开的。

D. 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后来一起上学读书,今年又都被送入球队打篮球。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异 出

B.悠 摇

C.

D.加 劳

3、“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A.作者把园子里的生物当作人来写。

B.作者渴望得到自由。

C.作者是自由快乐的,她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周围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________,不用墨线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是描写__________美丽景色的,作者是________,课文中最能表达中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说的,这条道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白杨》中,表达了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本单元,我学习了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其中诗的第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是( )

6、依葫芦画瓢。(照样子,用部首相同的字组词)

例:睛→(眼睛)

蚂→_____ 榜→_____ 谋→_____

咙→_____ 憎→_____ 桅→_____

7、先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再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大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不得 ______________

1.类似画“ ”的AABC式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类似画“﹏﹏”的含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处境十分尴尬,哭也不行,笑也不行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8、按要求补充诗、词、句。

(1)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___。(吕岩《牧童》)

(2)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日新者日进也。(《二程集》)

(4)你若要____________________,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5)走进宋词,感受到辛弃疾笔下和谐的乡村生活:“大儿锄豆溪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走进对联,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楼外青

山,______________,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______________”。

(6)   父母常用《偶成》中的“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教导我们要珍惜时间,认真学习;老师常用《荀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我们也会用刘禹锡《浪淘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黄河壮观景象的惊叹;还会用《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天,瑞雪(   )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   )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雪花是奇异的。每一朵小雪花,都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图案。它们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风姿。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世界上有不少雪花图案的收集者,用毕生精力拍下数千张雪花照片,竟未发现彼此一样的图案。

  雪花是宝贵的。它能降低土温,冻死害虫。它又能湿润土壤,使庄稼有充足的水分。它还含有很多氮的化合物,是庄稼的好肥料。

  瑞雪飘飘,装点大地,我爱雪花。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有的像明亮的小星星,有的像细细的衣针,有的像六边形的花瓣,有的像张开的一把小伞……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带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的话来补充完整: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雪花是(   )的。

10、课外阅读。

白公鹅(节选)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钓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演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引人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耀武扬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句子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语言幽默风趣,可以看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尊重,没有把它们当作动物,而是当作一个对手

B.“厮打”“耀武扬威”两个词语明贬实褒,反衬出白公鹅的可爱之处

C.“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这句话写出了白公鹅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它的无礼、霸道

D.“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句中的“洗澡”“嬉戏”写出了它们的快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中白公鹅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体现白公鹅具有领导才能的句子。

【5】请你也运用这种明贬实褒的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一个人物或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要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下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最爱喝的, 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的山民性格:坚毅、强悍。

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贰拾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给这个自称解(xiè 为民的同志写了一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家的难处是孤独, 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的婚事,每封信的落款,都端端正正地写着: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 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__,这两个月来,_______汇款照样来,______________中断了(汇款上的笔迹也很陌生)老人焦虑不安,他凭直觉感受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了去云南的火车。部队把他带到了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第 3 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是(   )。

A.虽然   然而    

B.于是   虽然    

C.可是   虽然    

D.可是   如果   但是  

2标题中的儿子是指(  

A.老人的亲生儿子。

B.自称解为民的同志。

C.老人的亲生儿子和解为民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对主人公的刻画运用的方法是______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正面侧面相结合  

D.动作和心理描写

4你对文中的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缴电话费的老人

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年逾六旬。

“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强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您家的电话号码到底是什么?”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可能是她觉察到了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吧?”“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第1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3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

2第2自然段中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________形成对比。(填文中词语)

3在文中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相照应的语句,用“ ”画出来。

4第3自然段中“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中的“自言自语”体现了老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主题阅读拓展。

尼罗河上的夜色

此时的尼罗河已近黄昏,我们的帆船慢慢向前行驶。水面开阔而平静,过了一会儿,太阳缓缓地潜入水中,尼罗河的夜开始了。

我们的帆船抛锚靠岸,“好心肠”船长不知从哪里变出一块长长的木板,搭在了帆船与岸之间,我心惊胆战地走下船。当赤裸的脚指头触碰到柔软的沙地时,我才惊异地发现眼前竟是夜色下的茫茫沙漠,与我心目中的童话世界如此接近。天空中的月亮与我在北京所见的有着天壤之别,它巨大而发出橙红色的光,在夜的衬托下,它的魔力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此时此刻,就算飞出外星人,我也不觉得奇怪。

我一言不发地痴望着,其他人也被迷住了,半晌都没有人说话。陆续地,另有两条帆船也泊在了岸边,漆黑的甲板上亮起了几点烛光。

晚餐后,我们在岸边的沙地上点起了篝火,燃烧着的干树枝噼里啪啦地响着。才华横溢的船长拿出了他的非洲鼓,唱着豪迈的歌儿。我们伴着音乐在沙地上跳舞;我们“举杯邀船长,对影成一群”;邻近的居民们也干脆放弃了睡觉的念头,纷纷加入了聚会,好像没人在意第二天是要上班的。

不知过了多久,夜渐渐静了。

清晨,我聆听着周围鸟儿的叫声,慢慢坐起来,看看四周,发现眼前的尼罗河像是被太阳的热情感染了,粼粼的波光满是红色,我一时有点儿分不清自己是不是真的醒了或者还醉着,我感觉自己像是躺在尼罗河的怀抱里了。(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天壤之别:__________________

(2)才华横溢: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按照_______顺序写景抒情的,请用“____”画出标志性的词语。

【3】作者笔下尼罗河上的夜色的特点是什么?夜色下人们的生活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题目是“尼罗河上的夜色”,结尾为什么要写第二天清晨的景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圆。

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

【1】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从文中找出。

___________

【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画“﹏﹏﹏”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

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

C.“这人”说的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

【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写一个词语是________

2文中同样的道理指的是(   

A. 任何一种橘树种到淮北都只能结成枳。

B. 齐国的人到楚国都可能做起盗贼来。

C. 橘树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是相同的原因。

3对于水土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文中两个水土的意思是一样的。

B. 第二个水土指的是国情及国民情况。

C. 第一个水土指的是人们的生存环境。

4请你对晏子的外交语进行简要的分析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呵护世界

①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请你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世界。

②在我们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 )斥责、( )怒容、( )搪塞,或是( )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③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在心里怀着一股的怒气和怨恨,假若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④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的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⑤在接触那些怕压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地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将下边的词语,填入第②段的空缺处。

一句 一时 一声 一副

【2】按要求写词语。

呵护(近义词)——_______ 关爱(反义词)——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

出人意料: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本文列举的有关“呵护”的两个具体事例。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谈谈你的感悟或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

17、夏威夷风光(节选)

从小就听说过美国的夏威夷风光旖旎,不曾想今天真的来到了梦中思念的“伊甸园”。

坐在中型面包旅行车上,车窗外可见一层一层清晰叠加的火山灰(岩)经年累月堆积起来的山峦,一边听导游介绍,一边想象着各种千万年从海底喷发出的火山怎样造就了夏威夷岛屿的形态。

来到了恐龙湾,令我惊异的是,这里的海水与渤海湾全然不同,渤海湾的海水是蓝色的,这里的海水是绿色、奶色和绿黄色的交织,在阳光的照耀下实在令人神往。这种青翠色和玉色交织的色彩是夏威夷的海所特有的,听导游说这是火山喷发导致的——这里的海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我们来到了原始森林,面包车的两边树木丛生。在火山喷泉口,下起了细雨,我们下车前往海岸边观赏。岸边清晰可见的崖石是烧焦了的黑黑的岩石,顺着导游指向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深邃漆黑的火山黑洞。然后我们顶着风雨又来到了神秘的大风口,越往前走,风越大,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信念驱使我们非要承受大风的袭击的乐趣,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

我们顶着风雨,湿透了衣衫,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大风口——享受着夏威夷的热带飓风的袭击,感到又冷又湿,躯体越来越难以忍受,但心中的惬意却难以言说。

【1】解释词语。

风光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愿以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要到这个著名的大风口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威夷的海水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 )饮酒取乐,雾散了(   )回去。

②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在第一自然段中,用“ ”画出三个表现诸葛亮胸有成竹的词语。

【3】结合选文,对“诸葛亮笑着说”的“笑”理解合理的有(        )(多选)

A.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

B.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表现。

D.是诸葛亮故作镇定,既是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鲁肃不要怕。

【4】根据“草船借箭”衍生出来的歇后语很多,你积累了多少?试着写一写。

草船借箭—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

19、语段阅读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

1这段话是对石猴的_________描写,写石猴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石猴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2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一句歇后语:孙悟空到了花果山——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在这样美丽的园子里游戏,我很快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8)

(1)我奶奶退休了奶奶经常去居委会为大家服务。(连成一句话)

   

(2)孙明特别喜欢踢足球和篮球(修改病句)

     

(3)我散步(扩句)

    

(4)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仿写)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学完了《草船借箭》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意思表达准确完整,语言流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