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看妻子愁何在(再看看)

B.南望王师又一年(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C.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

D.遗民泪尽胡尘里(借指金政权)

2、下面是楷书四大家的集字,请你指出哪一幅是“颜体”书法( )

A.

B.

C.

D.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清贫》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B.春天的深圳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C.战国时期的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D.在小区玩得时候,因为折了小区的树枝,妈妈批评了明明和东东,叫他写检讨。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 将词语补充完整。

(   )争(   )斗   好(   )恶(   )   去(   )存(   )

阳(   )阴(   )   名(   )其(   )   化(   )为(   )

由(   )及(   )   (   )招损,(   )受益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   杯_______   城_______   青_______  

_______   怀_______   诚_______   请_______

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年龄”有许多简洁优美的别称,我们可以用“_________”来表示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_________”来表示男子二十岁的年纪,用“不惑”来表示人________岁,用“古稀”来表示人______岁。

(3)读《孟子》,我们知道“恻隐之心,______________”;读《论语》,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_____,小人喻于利”;读《左传》,我们知道“_____________,必自毙”。

(4)从古诗中感受人间真情:诗中有对母爱的歌颂,如“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诗中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如“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还有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如“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以下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陂:_____________

衔:_____________

漪:_____________

腔:_____________

信口:_____________

8、我能写词语。

liáng guó

ēn huì

jiā qín

zào yì

shèn zhì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锁》,回答问题。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向他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儿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他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划;老张笨拙地拿着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地怂恿(sǒng yǒng)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有些发红,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皱起一种古怪的表情——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被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一图。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然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双保险锁。

小川站住了。③一双眼突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了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指间断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一件沉重且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

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家和老张家都换上了双保险锁。

1读短文,下面概括短文内容最准确的一句是(   )

A.老张家的门被锁住了,大姑与老张请李小川帮忙开了锁,他们感谢他。

B.老张家的门被锁住了,大姑与老张请有偷盗经历的李小川帮忙开了锁,他们感谢他。

C.老张家的门被锁住了,大姑与老张请李小川帮忙开了锁,他们不仅没有感谢他,反而对他产生警惕,并换了锁。

D.老张家的门被锁住了,大姑与老张请有偷盗经历的李小川帮忙开了锁,他们不仅没有感谢他,反而对他产生警惕,并换了锁。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品读画橫线的三个句子,结合短文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A.第①句是对李小川的神态、动作描写,此时李小川内心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第②句是对李小川的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李小川内心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③句是对李小川的______描写,此时李小川内心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了大姑两次“眨眼”,两次“眨眼”的意思一样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何用《锁》做题目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讲了一个帮人开锁的感人故事。

B.因为围绕“锁”讲述了一个难忘的故事。

C.因为讲述了人们对曾经犯过错误的人不信任,关闭信任之“锁”的故事。

D.因为这里的“锁”,一是指围绕开锁发生的故事,二是指人们心中的信任之“锁”。

10、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___

(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____

【4】填空。

(1)三天造十万支箭那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为什么周瑜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

【5】《草船借箭》选自《__________》你还知道书中的哪些故事?(至少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附加题。

读《西游记》中的片段,完成相关练习。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1】请给选文加以个恰当的题目:______

【2】选文中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千变万化,请将他们的变化梳理在下面的鱼骨图上。

【3】你认为孙悟空和牛魔王谁的法力更高强?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

诸葛亮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并给出了具体的指示,让马谡“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马谡到达街亭后,并没有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而是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准备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我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也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扬扬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制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由我全权负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词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仍固执己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得知蜀将马谡占领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的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最终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自己曾经十分器重和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其儿收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1】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四个成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马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   ),要上战场;一会儿(   ),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   ),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   ),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四种琴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故事中的情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阿肯的琴声婉转的讲述了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西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像士兵一样威武的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了。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一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饱满的颗粒,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美啊!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从短文中选择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9分)

  )的向日葵花    )的石榴花    )的小喇叭

(2)在短文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与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相照应的句子: (5分)

(3)本文的中心意思?请在这句话后面的括号打 。(3分)

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花多、菜多、树多。(  

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的小园获得了丰收。  

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的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情。(

 

16、课外阅读

约法三章

“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顿导干部的腐败,常常都是因为子女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主席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产生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子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使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①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个人有些面熟,在哪儿见过呢?可寻思半天,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那是毛岸英,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哦!田忠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救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②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厉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

【1】从文中找出符合下列解释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_____

(2)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__________

【2】“约法三章”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①②都是对人物______的描写。对比语句①,从语句②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风雨中的万寿菊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一丝风也没有。乌云压得很低,似乎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多尔先生转车到休斯敦。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一个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可怜可怜,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妇人转(zhuǎn zhuàn)身,怒喝(hè hē)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人发大财呢。多尔先生正思索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向他讨钱。这个乞丐不管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谢谢你,祝你好运!小男孩说道。

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走进一家鲜花店。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买点什么?卖花小姐问。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牧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多尔先生上了火车,他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得单薄(báo bó)。多尔先生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

2.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3.认真读文章,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破烂(   )紧跟(   )居然(   )

4.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端详:

虔诚:

信步:

5. 文中“”画出的句子用的修辞手法。它让你感到。

6.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多尔先生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这个公墓里埋葬着谁?小男孩要去干什么?

 

(2)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为什么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7.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认为小男孩是个怎样的人?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对文中画横线的句

子的正确理解是(   

A. 我看到老班长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自己却忍饥挨饿,内心极为沉重。

B. 我几天没有吃饭,没有力气。

C. 草地上能吃上鱼很不容易,我舍不得喝下少之又少的鱼汤。

2意思只有我知道,老班长的意思是________

3用线画出这两段中描写老班长神态的句子。

前后不同的神态表现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① 父亲有意的隐瞒自己受伤,你觉得父亲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③ 用波浪线画出医生认为“奇迹”的原因的句子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式改换。(2分)

照样子,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使句意不变。

例:他难道不是一个好学生吗?

  他是一个好学生。

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

难道他真的愿意去?

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松见大虫扑来,沉着应战,抡起哨棒胡乱地向大虫打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虫大吼一声。(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这样,我怎能放心得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爱美丽的天安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展示。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很多,你可能读得不少吧。请选择你读过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