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熟练、清醒、眷恋”的近义词分别是(       

A.陌生   明白   依恋

B.娴熟   明白   依恋

C.娴熟   糊涂   依恋

D.陌生   糊涂   依恋

2、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聪惠( )

A.厉害,严重 B.

C.过分 D.超过,胜过

2孔君平诣父( )

A.他的 B.大概

C.那,那些 D.如果

3呼儿出(   )

A.你,你们 B.就,于是

C.这样,如此 D.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侄子       露馅       膀大腰粗

B.喉咙       包伏       精神抖擞

C.摔跤       神胜       天衣无逢

D.肢体       勘忧       仰面朝天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答应了,你____应该办到。

2.山上开满了杜鹃花,____花朵和叶子,____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3.____奶奶满头银发,____行动十分利落。

4.今天早锻炼,____打乒乓球____跳绳?

5.大渡河____水流湍急,____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所以被称为“天险”。

6.赵民关心集体,工作认真学习努力成绩优良,____能注意锻炼身体,____有希望成为“三好”学生。

5、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范仲淹是________杰出的________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后人广为传颂。  

2.《示儿》是______________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出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诗歌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过分约束自己。________ 2、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_________

3、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________

4、一片碧绿,十分广阔。__________   5、衣襟和裙带迎风飘舞。__________

8、看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i ji   niu   si ca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寂静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额、威尼斯又沉沉入睡了。

1①段主要写什么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线画出②段中描写动态的句子,用“﹏﹏﹏”线画出②段中描写静态的句子。

3戏院散场,水面由喧哗转为寂静,这样动静结合来描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     )似的。鸟飞了,就像(       )似的。虫子叫了,就像(        )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选文他的的长篇小说《______》。

【2】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

【3】“蝴蝶随意地飞”中“随意”的意思是______,还能用______一词替换。

【4】第二自然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______的。从中可以体会到“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

【6】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园子里是自由的?

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点灰尘也不沾染,非常清洁。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在不远的天边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放开喉咙高声歌唱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

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把短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合适的词语,写在短文的括号里。

【2】为了使文字表达更形象,文中运用了大量拟人句,请你用“﹏﹏”画出其中一句。

【3】请你在短文中用“ ”画出一句动态描写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

【4】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请你想象一下,除此之外,山坡上还有什么景物?用静态描写的方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秘书走了进来。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庠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文中的“搞特殊”指________。从“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我感受到了毛主席内心的_________

【2】毛主席非常希望把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因为_____________,但最后他却没有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忠骨”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骨

B.“马革裹尸“就是把马儿的尸体包裹起来

C.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那么死后是否要把遗骨运回家乡安葬,就无须再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D.这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主席对儿子遗骨安葬问题的态度,充分显示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博大胸襟

13、阅读

___________

①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里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

②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③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不是( )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④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⑤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一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院子里留蔷薇花。”

⑥“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⑦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⑧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⑨“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⑩演出的那天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已经开始卷了。看着蒲公英,我的眼角有些湿润。

【1】请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建议、异议、抗议。

【3】“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饭时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段之间。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说说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6】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7】下面的句子与这篇文章的主题不切合的一句是( )

A.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B.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C.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D.人各有所长,能各取所长,皆可用也。

14、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1选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如将老虎的叫声比作“________”,将老虎的尾巴比作“____”;而“震得那山冈也动了”则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些都表现了老虎的凶猛,衬托了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虎攻击人有三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武松先是用三“______”沉着应战,消耗了老虎的体力,然后又__________________等(填动词),由此可见,武松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小说的情节讲究一波三折。读选文第2自然段,说一说故事出现的波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拓展阅读训练 

尊重卑微

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在用躯开拓求生之路。  (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

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在第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小溪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流淌着一条活泼欢快的小溪,金色的小溪。

——刮过一阵大风。你看我肩上背着竹篮,又向后山走去.在那长着许多高大红枫树后山背上,又落下了许多又黄又黑的松果。黄里透红的树叶,来不及捡的时候,我肩上有个长长的竹筢可帮我的忙。

叶子扒了一大箩。背回家的时候,妈妈准会夸奖我。妈妈会说:“我家的小鹿鹿,真勤快哩,从山上捡回来那么多的宝贝!”

星期天到了,我跟着二哥、三哥上山。大山里,有采不尽的野果,可以当点心吃呢!运气好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捡到一只伤了翅膀的金山雀,带回家养起来,那是可以天天和我作伴的。

夏天来了,走过村边的青草池塘,脚步要轻——往往会有一只红蜻蜓正在一片草叶上午睡呢!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过去,忽然一伸手,红蜻蜓就让我逮住了。我在红蜻蜓身上系上一根线,它会“嘟”地一下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飞了一圈又一圈。

在知了唱歌的季节,我还放过羊。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到晚上,我梦见这些黑豆豆,全都变成了金豆豆。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力最富有的国王了。

我爱小溪,也爱溪边的山坡和草地。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惰—_________ 贫穷—_______

【2】理解填空。

①“它会嘟地一下子飞起来,像一只会唱歌的夏天的小风筝”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___,把它比作“小风筝”是因为________

②“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这句话中的黑色的‘小豆’指的是___我却梦见它们变成了金豆豆,表现出儿时的____________

【3】乡村生活趣事多多给了我许多快乐,请你概括地写出其中的三件趣事。

___________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小溪的?表达了作者对小溪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        )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        )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        )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        )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人文段中的括号里。

                                                  

【2】选段中表示时间非常短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

【3】武松面对比自己力量大几十倍的庞然大物,没有直接对峙,而是只用了一个办法——_____________,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的英雄形象。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马路旁的行(háng  xíng)人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简直还没满一周岁。

他长着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猛烈),而且信心十足。

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了人行道的边缘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

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又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自己的前方。

还小呢,刚刚能走路,就能跨台阶?路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啧了啧嘴说:做大人的要帮他一把。

而孩子的妈妈并没伸出手去,只是微笑着(鼓舞、鼓励)说:自己上,小乖乖,自己上!

加油!加油!旁边的小姑娘喊道。

终于,孩子的两只脚都站到了人行道上,小胖脸同时(裂开、绽开)了笑容。

好一个登山者!胡子爷爷幽默地说。他又摸摸孩子的头说:一开头有困难,但坚持就能胜利。祝贺你成功!  

1)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读音和词语。4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失败(         后退(       消耗(       容易(    

3坚持就能胜利。改为反问句是: ?(1分)

4概括写出下面四种人的态度:4分)

1)老奶奶的态度:                                                2)妈妈的态度:                                               

3)小姑娘的态度:                                              4)胡子爷爷的态度:                                            

5你从小孩学步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也经历许多第一次,如:                     ,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是第一次   因为    。(2分)

 

19、课内阅读

《詹天佑》节选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精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鼓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周密、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让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把文中括号里用得准确的词语用“√”标出。

2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詹天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京张铁路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开凿示意图。请用箭头标出施工的方向。

( 八达岭隧道 ) (  居庸关隧道 )

4詹天佑能想到这么巧妙的办法,你想用一句怎样的话来称赞他?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

21、构思诸葛亮立军令状的画面时,你想要将“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这句话改为陈述句放入旁白中,改后的句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说:明天早上我要提前去上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根据提示写词语。

(1)德国人阳台上的花一团团,一簇簇的,看起来真好看。我真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2)“德国人给我们营造的境界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这句话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来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