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火 星 B.清 休 C.材 俏 D.采 凉
2、下面词语中的“疾”与“手疾眼快”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疾病 B.疾驶 C.疾苦 D.积劳成疾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玷污(diàn) 点缀(zhuì) 踉跄( qiàng) 拟人(ní)
B.淤泥(wū) 手帕(pà) 俘虏(fú) 秽物(huì)
C.家眷(juàn) 讥讽(jī) 瞄准(miáo) 怔住( zhèng)
D.遐想(xiá) 琴弦(xián) 扳倒(bān) 弓弩(nú)
4、才华展示台。
1.请用3个词语来赞扬你喜欢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
2.写给最调皮的同学,用名言提醒他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
3.写给绘画很好的同学,用古人的话激励他。
_________________
4.写给你最好的朋友,用古诗表达彼此的真情。
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将内容填写完整。
(1)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品读精彩的故事,我们认识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___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的石猴,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
(2)古诗《鸟鸣涧》中,诗人王维运用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来表现环境幽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单元的名著之旅,我了解到古代长篇小说多是________(体裁),阅读古典名著时,可以先读________,猜猜它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4)名著中的故事精彩纷呈,如《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认识了《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豹子头”_______、“花和尚” _______、“智多星” _______。
6、把成语补充完整。(4)
惊( )( )浪 千( )百( )
喜( )厌( ) 奇( )( )列
7、按要求写词语。
(1)伸头缩颈(一、三字互为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抓耳挠腮(一、三字是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
废________忘________ 美________美________ 银装________
严阵________ 翠色________ ________车薪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个________的世界。
②大敌进犯,我军________,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③一瓶矿泉水对于干旱灾区来说可能是________,但它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胞的一片爱心。
9、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到电报后的______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___的心情。
【3】对于选段的最后一句,应该如何朗读?( )
A.语速较快,语调激昂。
B.语速略慢,语调低沉。
C.语速适中,语调低沉。
10、(三)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儿子。
(1)“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__ 部。(2分)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2分)
(4)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小李毕业后被分到了西部一座小城的居委会。
那年冬天,小李所在的城市画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不上这个线的便属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帮助。
小李与同事们背着大米与油等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看到了补了还露的搪瓷脸盆,那些黑乎乎、灰蒙蒙的贫困状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寻着地址推开了又一户时,小李以为,他们一定是走错了人家,
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和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立的很整齐的书籍……然而,他们没走错,
这家的男人在几年前病逝,欠下了很多钱。两个孩子,有一个带残疾。女人一份薪水养了三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
但这女主人的笑容就像她的屋子一样明朗 她说 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他家的 用的也蛮好的 孩子懂事 做完功课还帮他干零活
这时,小李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油瓶和油罐擦得发亮。最让小李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的拖鞋,那鞋底是摩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地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好看又暖和。
他们在这一家总共停了十来分钟,比别人家稍稍长了一些,小李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确实贫困,但他也渐渐看出了这一家的不贫困,他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也不潦倒。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贫困——______ 状况——______ 暖和——______ 明朗——______
【2】在短文第六自然段中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3】小李刚走进这家时,为何认为是走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家的“贫困”表现在哪里?“不贫困”又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相信这一家不会贫困太久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心里的天鹅
①给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时,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②“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位。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助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足够的助跑距离,就飞不起来了。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地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③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能自由地飞翔吗?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④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地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双翼,或由于助跑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向往天空的心了。
⑤自由地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还是燕子、麻雀。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⑥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首悟道诗:
⑦空阔透天,鸟飞如鸟。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⑧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这看起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⑨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被养在池塘里,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⑩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从远方飞来(有鸿鹄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
【1】下列不属于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们为让天鹅不能飞翔而采取的方法的是( )
A.绑住天鹅的翅膀。
B.剪去天鹅一侧的翅膀羽毛。
C.缩短池塘的距离。
D.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里。
【2】对短文第②段内容的理解,说法最准确的是( )
A.小孩问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
B.贵族们捉到天鹅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C.贵族们普遍使用第三种方法使天鹅不能飞翔,久而久之,天鹅失去起飞的能力。
D.“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天鹅失去飞行能力的真相。
【3】对“心里的天鹅”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内心本有着自由的思想和无穷的创造力,就像天鹅本有着自由飞翔的能力一样。
B.“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在阅读《饲养天鹅的方法》之后,“我”觉得自己可以饲养出心目中的飞翔的天鹅。
C.正如天鹅丧失了飞翔的能力一样,人们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最终丧失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D.这里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表面看是写天鹅的遭遇,实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4】文中加点的“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到了道元禅师的诗,请说说引用这首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月亮那只玉色的大圆盘,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到处是一片神秘的银色的月光,仿佛白天一样明亮,有一只狼叫个不停。施努策尔觉得,这嗥叫声好像从大沙堆那边传来,那正是妈妈回家的必经之路啊!
【1】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 国 。
【2】这段话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仿佛”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断(15分)
一桶水倒在干沙滩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却湿漉漉的,好像吸满了水。但是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水来。这是因为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去,而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再经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如水中,再拿出来看时,它已经喝得饱饱的,用手一捏,就可以挤出许多水来,可见海绵是吸到了水,并且储存起来了。
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的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字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类,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看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吸水式”的学风,吸得进去,挤得出来,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了学问,而不能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书却一无所获。
(1)“干燥”的“燥”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2分)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2分)( )—( ) ( )—( )
(3)短文主要讲了什么?(2分)
(4)用“—”画出沙子过水式的学风。用“~”画出海绵吸水式的学风。(3分)
(5)给短文加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6)你喜欢哪一种学风?为什么?(2分)
(7)读了短文,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你受到的启发:(2分)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1】这个文段写的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___________。
【2】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是因为知道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让都督知道”是因为诸葛亮知道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浚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弓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她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好看的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后的工人胳膊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走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阳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当细流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阳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谧的(mei li).
成渠的流水沉思的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能延伸出美丽!”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并解释这个词。
【3】“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心里暗忖道,等着瞧吧。”这句话是从短文中摘取出来的,放在第______自然段和第 ______自然段之间可是全文连贯。
【4】“我从你那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这句话中,“我”是 ___________,“你”是 _________ , “ 她”是_____________.
【5】“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能延伸出美丽!”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流水_________ 和________的心情。
【6】读完这篇短文,有人赞美玫瑰树根,有人则对细流有好感,请你写一写从中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荷叶青青
①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边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②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喜爱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支支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A 。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③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请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④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丝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那个小女孩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⑤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支给左邻右舍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天,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稀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⑥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B ;真是一物降(xiá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就罢了。
⑦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联系上下文,给A、B两处的横线上各选填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序号)
①不屑一顾 ②爱不释手 ③滔滔不绝 ④念念有词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读了原文,我知道祖母家的荷叶很有作用,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写到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请你照样子按顺序写出祖母对荷花下的功夫:验河泥→种__________→守__________
【4】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祖可看看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请从第4自然段中找出与此相矛盾的行为的一个句子,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就罢了”。祖母这可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从中我们感受到祖母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短文,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1)文章以“荷叶青青”为题,表面上写的是荷叶碧绿、充满生机,实际上是说祖母的高尚品质长青,永远照亮着我的心。( )
(2)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
(3)第③自然段中的“独特的风景”指的是祖母家的荷缸里的荷叶长得亭亭玉立。( )
(4)短文围绕“荷叶”先后依次写了三件事,分别是:请人喝茶赏荷叶、精心侍弄荷叶、剪荷叶为孩子治病。( )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画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________ 安静——________ 开放——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毫不相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然:____________________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吧!
19、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把那么一套不像样子的衣服卖给一位脾气特别的百万富翁!(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还没有来得及插上一句嘴,他已经把我的尺寸量好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改为反问句。
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任选一题,不少于400字)
(一)一次(堂) 的活动(课) 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你上过数以千计的课,参加过无数次的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课,这些活动有的 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或者生动风趣,或者别开生面,或者使人茅塞顿开,深受启发?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写作。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前一空格写上你对这堂课或这次活动的总体感受,后一空格写上你要写的课或活动的名称,然后再作文。(2)要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注意把场面写具体。
(二)在人生道理上,你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是你是否明白朋友是什么?在李白眼里,酒是他的朋友,因为——诗歌的灵感来自于酒。郑板桥认为竹石是他的朋友,竹石的精神让他感动??有些人与动物为友,有些人与小草、小花为友,也有人与爸爸妈妈老师为友,还有人与书为友??这其中的缘由只有你自己知道。现在,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与____ 为友”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