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拼音,写词语。

léi yǔ_____ wū yún_____ shǎn diàn_____ zhǐ diǎn_____

fánɡ zi_____ chuānɡ hù_____ yě wài_____ tiān rán_____

2、把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补充完整。

飞y___ 堤f___t______

zh___ 下ch___ 刀 j___ 衣 c___

3、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__棉袄,_________家门,_________田野,去________春天。

2.一棵_________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_________一样_________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_________的笑容。

3.离离_________,一岁一枯荣。野__________________尽,__________________

4.草长莺飞_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_。儿童散学_________,忙趁_________放纸鸢。

5.碧玉妆成__________________垂下绿丝绦。_________谁裁出,_________似剪刀。

4、读一读,根据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绝句 》的内容填空。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通过这两句诗,我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 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

(2)《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通过读诗中四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

5、查字典,练一练。

(1)“的音节是(   ),(   )结构,组词(    )。

(2)“(   )结构,部首是(  ),相同部首的字有(  )(  )。

(3)“的第五笔是(   ),可以组词(    )(    )。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我会看拼音,写字词。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村居》《咏柳》与《找春天》中都写到了儿童在春天里欢乐游戏的情景。______

【2】邓小平爷爷于1987年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小柏树。______

【3】我们在需要献出爱心的地方找到了雷锋叔叔。______

【4】《千人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糕点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我们要多吃一些才对得起劳动人民。______

【5】《一匹出色的马》一文中,妹妹得到了一匹真的马,她很高兴。______

8、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千人糕”就是指一千个人制作的米糕。_____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纸鸢”指的是风筝。_____

3“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句中的标点完全正确。_____

4高鼎写的《村居》是描写春天的古诗。_____

9、判断对错,的打√,错的打×。

【1】《我不能失信》赞美了宋庆龄守信用。 _________

【2】英英变成了一颗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 _________

【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美国爱因斯坦说的。 _________

【4】《一支铅笔的梦想》说明了铅笔只有五个梦想。 _________

10、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读短文,完成练习。

螳螂举着两把大刀,站在路边的草地上,好像在等候谁。

白兔提着篮子经过,对螳螂说:“我要去割草,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说:“割草要用镰刀,我的刀不能用。”白兔走了。

绵羊来了。他长了满身厚厚的毛,对螳螂说:“我要剪去身上的毛,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摇头说:“剪毛要用剪刀,我的刀不能用。”绵羊走了。

花猫也来凑热闹□对螳螂说□借一把刀给我好不好□让我把胡子刮掉□

螳螂急了,说:“刮胡子用剃刀。你一刮掉胡子,就捉不到老鼠了。”

花猫笑了笑,说:“知道,知道,看来你的刀不中用,丢掉算了。”花猫走了。

后来,飞来一只绿头苍蝇。螳螂举起两把大刀,“咔嚓”一下,把苍蝇砍死了。

螳螂的两把大刀多好呀!

【1】短文共有____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_______自然段写花猫向螳螂借刀。

【2】在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

【3】螳螂站在路边等候的是( )

①白兔       ②绵羊       ③绿头苍蝇

【4】“螳螂的两把大刀多好呀!”两把大刀好在( )

①很威风       ②可以消灭苍蝇       ③可以借给其他动物

【5】读了短文,我明白了( )的道理。

①要乐于分享,不要小气

②干什么事就用什么工具

③不要随便借别人的东西

【6】给这篇短文加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借刀       ②卖刀

12、课内阅读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面前。”

你看,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____”。

【1】选段共有____句话。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平平常常—— ______ 仔细—— ______

【3】文段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爸爸带我一起到海边玩。

我在沙滩上走来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浪花哗啦哗啦地打在脚上,我都快要站不住了。浪花一朵一朵在海面上开放,美丽极了。我还看到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有趣呀!

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道路。”

我说:“大海是鱼儿的家。”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______小鱼   一______浪花   一______脚印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1)文中的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

(2)“我”在沙滩上看到了__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

(3)爸爸说大海是船儿的_______,“我”说大海是_______的家。这是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3大海是什么?仿照短文写一写。

大海是______________。 大海是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选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说明羊为什么少了一只的句子。

3把“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这个句子变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植树的季节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一场一场春雨,把泥土浇得湿漉漉的。太阳暖暖地照着,热气从土里冒出来,大地仿佛开始了呼吸。我们( )来小树苗,把它们( )到郊外。( )上清凉的水,( )上湿润的土。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树上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擦擦头上的汗,抖抖鞋上的土,让和暖的春风轻轻地吹拂。当年,爷爷奶奶在山上植树,如今大山已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后来,爸爸妈妈在路旁植树,如今大路已为行人撑起了遮阴的伞。今天,我们在这里植树,再过十年、二十年,这里也将是一片青葱翠绿。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所以,一听到春雨的声音,我们就想起植树。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浇 ②培 ③扛 ④栽

【2】文中把树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的作用。

【3】“我们”在春雨后栽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我们”在这里植树,以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造句。

一直----  

到底---

 

17、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沿着小溪,寻找足迹。(长长的 雷锋的)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乘着春风,我们寻觅。(温暖的  四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仿照例句说一说。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房子旁边___________

2.山坡上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19、口语交际。

除了本学期所学的寓言故事外,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选择其中的一个讲给大家听一听吧!名称:《________》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写话。

孩子们,想象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美好的童话故事。

看到下面5个词语,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编写一个故事吧!注意语句通顺连贯,不要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小白兔 大雨 蘑菇 回家 蝴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