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近字组词
幸(_______) 记(_______) 般(_______) 洁(_______)
辛(_______) 纪(_______) 搬(_______) 结(_______)
团(_______) 寻(_______) 贝(_______) 币(_______)
围(_______) 村(_______) 贴(_______) 布(_______)
2、我能把词语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wēn nuǎn zú jì wèi dào láo dòng fāng xià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bō wén jǐng sè bì lǜ gōng jù zhōng y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根据要求回答。
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无边无际、空旷辽远,模模糊糊的样子。(________)
2、仿写句子。
例: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那(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的摇篮。
4、照样子,写词语
1碧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暖洋洋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又黑又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平平安安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给下列字组词并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昨(_____)____(_____) 桶(_____)____(_____)
遇(_____)____(_____) 值(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zhǎn kāi jié shěng shèng lì mào shèng
huán rào ēn qíng xióng wěi mì táo
yǐn yuē huī huáng fèng huáng dā jiàn
7、判断对错。
【1】《绝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______)
【2】《一匹出色的马》中,“一匹出色的马”是一根又细又长的柳条。(______)
【3】羿射九日是一篇童话故事。(______)
【4】《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______)
【5】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劳动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8、根据课外阅读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只想飞的猫》中,鸭子给猫作了怎么飞的示范表演。(________)
【2】铃铃和铛铛来到苏州,看了拙政园;来到杭州,看了三潭印月。(________)
【3】《鼹鼠的石头》中,河狸用小树枝做成了门帘,还能用它来磨牙。(________)
【4】《七色花》讲的是一位老爷爷给了珍妮一朵七色花,告诉她你想要什么就摘下一片花瓣扔出去,你就会有什么。(________)
【5】《老虎学艺》中,猫没有把上树的本领教给老虎。(________)
9、根据课文《画杨桃》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 (_______)
【2】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相同。 (_______)
【3】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_______)
10、明辨是非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亡羊补牢中的“亡”指的是死亡,“牢”指的是牢笼。______
【2】《青蛙卖泥塘》一课中,青蛙照着别人的话去做后,舍不得卖了泥塘。______
【3】我们学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夜书所见》都是清朝诗人写的。______
【4】“煎、黑、煮”这三个字的部首都是“灬”,表示与水有关。______
【5】书本的目录告诉我们书里主要写了什么,要读的内容从哪一页开始。______
11、阅读理解。
揠苗助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 半)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 皮)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节)。”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 会)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选择正确的字,在括号里打上“√”。
(办 半)法 筋(疲 皮)力尽 一大(截 节)
【2】选择正确的说法填到括号里。( )
A.那个人的力气没有白费,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B.那个人的力气白费了,禾苗没有长高。
C.那个人的力气白费了,禾苗都枯死了
【3】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枯死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神农尝百草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靠打猎(liè)生存。有一位神农,他帮助人们做出了各种农具,教人们种庄稼,使人们生存下去。
人们不知道什么食物有害,因为乱吃东西经常生病。神农看到了,心里很焦急,决定亲自尝遍百草,这样,就能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了。于是,神农做了两只大口袋,挂在身体两侧。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侧的口袋里,将来给人吃;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侧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经过他的努力,人们摆脱了疾病和饥饿。为了纪念神农的功劳,人们奉他为药王神。
【1】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来。
【2】神农做了两只口袋,左侧的口袋放_________,右侧的口袋放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 焦急——_______
【4】用音序查字法查“猎”字,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_; “疾”的部首是_____,除去部首,查_____画。
【5】如果你是受到神农帮助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请你把感兴趣的成语故事找来读一读。
14、阅读理解
找春天(节选)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 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 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 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 吧?
【1】请把下面的词语按序号填写在文中空缺处。
音符 琴声 眼睛 眉毛
【2】你能仿照“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叮叮咚咚”写两个AABB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仔细地寻找春天中,文中都找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里我们还能看到哪些景象?(举一个例子,选文中的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
小猪学本领
小猪要小鸭教他游泳,但刚一下水,他就大叫起来:“这水太凉了,我还是学点儿别的吧。”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猪又让小猫教他爬树,可是,他怎么也爬不上去,还累得满头大汗。“这树太高了,我还是学点儿别的吧。”说到这,小猪转头朝家走去。
快到家时,小猪看见了小狗,就跟小狗在草地上学跑步。他累得直喘粗气,还摔了一跤。“跑步太累了,我不学了。”说完,他回家睡觉去了。
后来,运动会上,小鸭、小猫、小狗都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奖品。只有小猪什么也没得到,他后悔极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猪向__________学游泳,向________学爬树,向________学跑步。小猪不愿接着学本领的原因分别是:河水太_________了,大树太_________了,跑步太________了。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
(1)小猪什么也没学会,是因为他不喜欢学习。 ( )
(2)小猪什么也没学会,是因为他怕困难。 ( )
(3)小猪什么也没学会,是因为他学的内容太多了。 ( )
【3】小猪什么也没学会,他很后悔。他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仿写句子)
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奔向操场。
2.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明明失望地发现,自己既不________,也不________,更不_________。
3.那棵大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
4.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5.树木 这里 原先是 平地 一片 长满 的(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例:海浪打在脚上。(哗哗地)
海浪哗哗地打在脚上。
(1)小鹿躺在床上养病。(静静地)
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桥,是一片农田。(绿油油的)
_________________
(3)花骨朵长大了。(渐渐地)
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1)好听 了 的 风铃 真是 声音 太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朋友 你 愿意 和 交 吗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语言表达。
经过青蛙的努力,泥塘变得真美!其实,我们的家乡也很美,选一处景物,模仿青蛙的吆喝,给大家推荐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图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仔细观察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