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伤心)的事情 ( )的翅膀 ( )的围巾
( )的小草 ( )地散步 ( )地说
( )的目光 ( )地舞动 ( )的小毛虫
2、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可以用哪个词语代替?写一写。
(1)太阳从海平面上徐徐升起。________
(2)这群候鸟正逐渐适应这里的气候。________
(3)天空中的流星一瞬间就消失了。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语。
香喷喷(ABB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愤怒(形容生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微笑(含“笑”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寻找(近义词组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根据词语写上拼音。
曾____(曾经) ____(曾祖父) 蒙 ____(蒙蒙) ____(内蒙古)
的____(的确) ____(好的) 累 ____(劳累)____(果实累累)
5、组词练习
注( )( )( )
意( )( )( )
总( )( )( )
6、拼一拼,写汉字。
欢yíng dàng
漾 wēn nuǎn
shì jiè 比sài
7、判断题
【1】小布头把酱油瓶子踢倒了,被苹苹批评后决心离开,去找豆豆。(_________)
【2】小布头在苹苹跳下接送车扶一个小朋友时溜出了苹苹的衣袋,留在了接送车上。(_________)
【3】小布头被大车带到一座小房子里,认识了一只叫小芦花的小母鸡。(_________)
【4】大铁勺虽然有点儿多嘴多舌,但很关心小布头。(________)
【5】小布头被当成香点心被鼠老大拖进了老鼠洞里。(_________)
8、我会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沟渠里的积雪能帮我们辨别方向,朝南的一边化得慢,向北一边化得快。(______)
2.“公园里的风景美吗”这句话的标点应该用“!”。 (______)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______)
4.《绝句》这首诗是唐代的杜甫写的。(______)
9、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焦急、着急”“劝告、劝说”这两组词语都是近义词。(______)
【2】“亡羊补牢”中的“牢”是牢房的意思,“力气总算没白费”中的“费”是浪费的意思。(______)
【3】“厢、厅、厦”这些字的意思都和房屋、处所有关。(______)
10、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在后面打“√”,不是比喻句的打“×”。
1.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______)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______)
3.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______)
4.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______)
5.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______)
11、快乐阅读
老办法不行了
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口遇到了猴子,猴子告诉他:“村子里有井。”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xián)到井里,可是衔了很久,还不见水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
【1】全文共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原来的办法喝水。
【2】猴子看见乌鸦用“这种办法喝水”中“这种办法”指的是_______。
【3】乌鸦用原来的法喝水为什么不行呢?
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用衔石子的办法喝井里的水是不行的。
B.猴子乐于助人。
C.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具体的事情具体对待,不能生搬硬套。
12、阅读理解。
小猴比本领
动物运动会上,小猴荣获爬竿冠军。
在回家的路上,小猴一会儿拍拍小松鼠的肩膀,一会儿向小白兔眨眨眼睛,看到小熊,他使劲摇晃着胸前的奖章,大声说道:“瞧瞧,瞧瞧,认识这东西吧!知道我的(本领 功夫)有多大了吧!”这时,路边有一位姑娘实在看不下去了,“喂!爬竿冠军,这里有根竹竿,你来爬爬看!”她朝小猴喊道。小猴这才注意到那位姑娘。她长得又瘦又长,可怜的小叶片薄薄的,简直可以称得上弱不禁风,在她身旁有根筷子般粗细的竹竿。“就……就爬这玩意儿?”小猴犯了难,“这么细的竹竿,我可不行。”小猴只好打了退堂鼓。
“看我的吧!”那姑娘一边说一边轻盈地跳起舞来。姑娘的衣袖在微风里摇摆着、旋转着,姑娘柔软的腰身随着旋转慢慢地(缠 绑)在竹竿上了,而且还越缠越高,小猴看得目瞪口呆。
“这位美丽能干的姑娘叫什么名字?”小猴悄悄地问小白兔。“叫牵牛花。”小白兔回答道。
小猴红着脸说:“今天我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以后我(再 在)也不敢骄傲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段,第五段是(____)说的话。
【2】短文中的“姑娘”指的是(______)。在文中有一个四字词语表示非常惊讶,这个词语是(_______)。
【3】请将“( )”中不合适的字词划掉。
【4】小猴最后为什么脸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盛会开始了。有体育比赛,有文艺表演,还有游艺活动。
体育比赛中最受欢迎的是摔跤比赛。摔跤手穿着摔跤服,个个都是彪形大汉身手不凡。获胜者会得到丰厚的奖赏,而且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骑马是蒙古族同胞的拿手本领,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摸爬滚打。因此,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手有老有小,那马在马鞭的指挥下,像箭一样飞驰,精彩极了。
【1】“那达慕”盛会上,人们进行的是(_________)和(______)。
【2】“那马在马鞭的指挥下,像箭一样飞驰”,这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把马比作( ),写出了马跑得( )的特点。请你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蒙古族为什么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用“ ”从原文中画出答案。
14、最后其他人还分享了文章《植树的季节》,读一读吧!
植树的季节
刘湛秋
①春天是植树的季节。
②一场一场春雨,把泥土浇得湿漉漉(lù lù)的。太阳暖暖地照着,热气从土里冒出来,大地仿佛开始了呼吸。我们扛来小树苗,把它们栽到郊外。浇上清凉的水,培上湿润的土。风吹着我们的红领巾,像树上开放了一朵朵红花。
③擦擦头上的汗,抖抖鞋上的土,让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拂。当年,爷爷奶奶在山上植树,如今大山已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后来,爸爸妈妈在路旁植树,如今大路已为行人撑起了遮阴的伞。今天,我们在这里植树,再过十年、二十年,这里也将是一片青葱翠绿。
④春天是植树的季节,所以,一听到春雨的声音,我们就想起植树。
【1】爷爷奶奶种的树是( ),爸爸妈妈种的树是( )。
①大路旁遮阴的伞 ②大山绿色的外衣
【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连一连。
【3】“我们”是如何植树的?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导图。
15、课外阅读
春天
春天来了,春风吹遍了大地。小草悄悄地从( )泥土里露出了头,嫩绿嫩绿的,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绿色的地毯。柳树芽偷偷地从柳条上钻(zhuān zuān)了出来。顿时,柳树换上了一件( )春装。公园里的花开了, ( )桃花像怕羞似的,一朵挨(ái āi)着一朵密密地开放着。玉兰花洁白无瑕,散发出阵阵清香,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蜜蜂忙碌起来,成群地飞来飞去,在花丛里传播花粉,采集花蜜。活泼(bō pō)可爱的小燕子也不远千里从南方飞回来了。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松软的 粉红的 淡绿的
【3】这篇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4】这篇短文写了( )、( )、( )、( )四种植物,还写
( )、( )两种小动物的活动
16、 学了本节课,你最想祖国妈妈说些什么?试一试,通顺正确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仿写)
大片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用文明的语言表达。
(1)妈妈,快拿一件衣服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没长眼睛啊?踩到我的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边读句子边看图,并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 棘,雷锋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在春天里,孩子们多么快乐,请你看下图,孩子们在干什么呢?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