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赠汪伦》的作者和朝代是( )
A. 唐 孟浩然 B. 唐 贾岛 C. 唐 李白
2、下列不是下雨前的现象的是( )
A.燕子飞得低 B.小鱼游出水面 C.小兔去割草
3、四方来合作,贡献大一点。谜底( )
A.日
B.秋
C.告
D.器
4、“音乐课上,小朋友们放声歌唱,十分快乐。”一句中,“乐”的读音分别是( )
A.yuè yuè B.lè yuè C.yuè lè D.lè lè
5、比一比,组词语。
午________ 叶________ 米________ 分________ 豆________
牛________ 叫________ 来________ 公________ 只________
6、听写我最棒。(9分)
①我会听写字词。(4分)
②我会听词语写数字。(5分)
荷叶 | 冰凉 | 脑袋 | 翅膀 | 朝阳 | 雷雨 | 苏醒 | 事情 | 生气 | 仿佛 |
|
|
|
|
|
|
|
|
|
|
7、填一填。
1、“因”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笔顺是___________共_____画。
2、“为”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画。组词(__________)
3、“秋” 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
8、读一读,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
我一定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9、zhào yang zì xiě cí yǔ
照 样 子 写 词 语。
例:雪白( 雪白雪白 )
火红( ) 乌黑( )
学习( ) 练习( )
10、照样子,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青 晴 (晴天)
青 ____ (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也____ (_____) ______(______) ____ (_____)
11、我会把古诗补充完整。
画鸡
头上( )冠( )( )裁,
满( )( )白走将来。
( )( )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 )户开。
12、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īnɡ í ǎ ōnɡ
蜻 食 蚂 宫
13、读拼音,写词语。
tīng jiǎng shuō huà hé shuǐ zhāo hū
hěn duō dāng shí yīn yuè xíng zǒu
14、我能读句子、写生字。
(1)这是shén me 地fang
?
(2)春风吹绿了大地,吹hóng 了山huā
。
15、把词语和读音连一连。
总会 jì niàn 胆小 tuǐ jiǎo
嘴巴 zǒng huì 原来 sàn bù
纪念 dài huí 腿脚 yuán lái
带回 zuǐ ba 散步 dǎn xiǎo
16、你愿意做小老师吗?请你圈出下列词中的错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17、请你判断对错。
(1)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 (_____)
(2)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远,习相近。 (_____)
(3)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_____)
1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中,小鸭子急得直哭是因为他捉不到虫子。(________)
2.树和喜鹊后来很高兴,是因为他们都有了邻居,不再孤单了。(________)
3.《怎么都快乐》中,作者认为只有许多人玩才快乐。(________)
4.全家人都喜欢兰兰的这张画,是因为这张画画得很漂亮。(________)
19、阅读理解。
看电视
宁宁高兴极了,因为今天晚上电视台转播全国足球联赛实况。吃晚饭了,奶奶对宁宁说:“早点吃饭,晚上好看戏。”宁宁问:“奶奶,您上哪看戏?”奶奶笑眯眯地说:“电视台播放越剧呀!”宁宁一听,愣住了。
到了晚上,宁宁打开电视机,优美的越剧曲调传了出来。宁宁转身叫奶奶,发现奶奶到里屋去了。宁宁跑进里屋,拉着奶奶的手说:“快去看越剧呀!”奶奶笑着说:“刚才听你爸爸说,今晚有足球比赛,你去看吧!”宁宁故意说:“电视台今天不转播足球赛了。”
奶奶坐在电视机前看越剧,宁宁在一旁写字。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阵喝彩声:“好球!”奶奶愣了一下,恍然大悟,轻轻地拍着宁宁的小脑袋,笑着说:“你呀,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1)从短文看,宁宁喜欢看_____________,奶奶喜欢看______________
(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3)想一想,宁宁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同意他的做法吗?
20、课内阅读我能行。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写天气词语是__________。我还会写这样ABB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句子中的加点字写一句话:他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短文《这个办法好》,
回答问题。
毛泽东七岁的时候,常和小伙伴们到山上放牛,砍柴,捡果子。
有一回,他想:怎样既能放好牛,又能多砍柴,还能捡些果子呢?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 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天快黑了,放牛的把牛喂得饱饱的,砍柴的背回了许多柴,捡果子的捡了满篮的野果子。
毛泽东把柴和果子分成了几份,每人一份。大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 毛泽东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在文中 用“——”画出来。
2. 你认为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
22、看图写话。
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写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