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淮安市八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2、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b的两倍          

D.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3、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舱外,航天员开展天和核心舱修复任务时,和地面及舱内工作人员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不能振动产生声音

B.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厚厚的宇航服阻止了声音进入耳朵

D.用无线通讯可以让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速度更快

4、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铃声听起来逐渐变小

C.图丙中,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

5、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是为了使钟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6、用如图所示方法测液体的温度,则测得温度较准确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只有乙

D.只有丙

7、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突然,小明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他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第一次判断是错误的,因为没有选择参照物

B.以小明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对面的列车是运动的

C.“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这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D.发现“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这是以对面的列车为参照物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人们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是依据了琴和瑟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弦数不同

11、如图,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质量为M的小华骑着一辆质量为m的独轮车,以速度vA点匀速通过一重为G的水平独木桥,独木桥的两端由两根竖直支柱支撑着。图中能表示B端支柱所受压力F与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12、金秋体育节上,八年级同学接力赛的精彩表现赢得全场的欢呼,跑赛过程中,若说运动员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  )

A.看台上的观众

B.手中的接力棒

C.终点的计时老师

D.比自己快的运动员

13、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C.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1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张十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5dm

B.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600g

C.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的温度约为4℃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时间大约是13min

15、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C.杆秤和托盘天平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D.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

17、如图所示,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这个力是(  )

A.   手压弹簧的力

B.   磁体对铁球的引力

C.   人压撑竿的力

D.   手拉弓的力

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古代的日晷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C.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D.放大镜把字放大

19、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列诗句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我们能分辨“鸟语”和“泉声”,是因为响度不同

D.“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放歌”时声带没有振动

20、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随路程s的增大而增大

B.速度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C.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D.速度与路程s或时间t都没有关系

21、下列关于声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弹奏二胡时,不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

B.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鸣声和鸟叫声

C.只要有震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3、为了方便同学们检测体温,每个班级的医药箱里都配有“额温枪”。“额温枪”测量体温时是接收人体辐射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24、甲、乙两车从相距为sAB两点同时在同一直线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经12s后两车相距20m,则以下错误的是(       

A.s可能为20m

B.s可能为40m

C.s可能为180m

D.s可能为220m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 g/cm3,容器的质量是 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26、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 “mi(3)”“fa (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如果把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泡沫塑料球能被弹起的有________(甲/乙/甲和乙)实验。

 

28、如图,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29、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5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N,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30、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小于他在地球上的质量。_____(判断对错)

31、2020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盔一带”的安全守护行动。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可以防止汽车突然急减速,乘客由于_____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汽车刹车时当车轮停止转动后,车轮是通过______方式来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车快速停下;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______

32、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33、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部分空气柱振动的______,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_________

34、图所示,图中 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它的示数为 _________℃,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小林在做班级大扫除时发现使用不同的毛巾与使用大小不同的力抹桌子,效果是不一样的,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小林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应该在______方向匀速拉动铜块和木块,此时铜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2)将铜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是为了控制______相同,分析数据可知______(选填“铜块”或“木块”)表面更粗糙;

(3)如图丙,小林发现向上微微提起桌子的一端再拖动比直接拖动桌子要轻松些,所以他认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_。理由是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某工厂要浇铸一个铁铸件,木模用密度为0.7×103kg/m3的樟木制成,模型质量为4.9kg,要浇铸1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铸铁多少千克?(ρ铸铁=7.9×103kg/m3

37、如图是我县某建筑工地上使用的塔式起重机,在一次操作过程中起重机将质量为500kg的建筑材料竖直提升了12m,用时15s,(g=10N/kg).求:

(1)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受到的重力;

(2)起重机提起建筑材料所做的功;

(3)提升过程中该起重机的电动机功率为8kW,那么提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8、甲、乙两同学通过学习知道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于是他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空气温度的方法。他们选择了一根长度是102m的铸铁管,让甲在铁管一端敲击铁管一下,乙在铁管的另一端用耳贴着管口倾听,先后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27s。通过上网查得: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速度为3400m/s,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如下表,试求当时空气的温度。

温度/

 

5

10

15

20

声速/

 

334

337

340

343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6月20日,在意大利里米尼举行的2021年世界女排联赛预赛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美国队。如图,排球在空中飞行,请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作出平面镜及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41、用与地面成30°角的1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在图中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为A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