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图所示,下列节气名与其有关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图1谷雨中“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2白露中“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图3大雪中“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4霜降中“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2、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张中学生使用的课桌高约8dm
B.完整做完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5s
C.教室里适宜上课的温度约37℃
D.1本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的质量约1kg
3、用托盘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简便且正确的是( )
A.直接将1枚大头针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
C.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D.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盘,再测出101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4、物体从距凸透镜8cm移到距凸透镜12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cm
B.7cm
C.10cm
D.16cm
5、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是利用了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入冰箱的冷凝器里,在这里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接着,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液态制冷剂又变成气态。下面关于制冷剂在冰箱内循环流动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汽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B.制冷剂在进入冷冻室的管子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C.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吸收热量
D.制冷剂在进入冷凝器时,发生液化现象,并放出热量
6、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7、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
A.加大摩擦弦的力度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松紧度
8、关于如图所示的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说明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丙图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乙图摘下眼镜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丁图望远镜的物镜成像在物镜的附近
9、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0、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11、把琵琶和小提琴分别放在图中的A处,演奏两种乐器使其发出声音,用专业仪器在B点测得相关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乐器 | 频率/Hz | 声音强弱等级/dB |
琵琶 | 400 | 60 |
小提琴 | 600 | 30 |
A.用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不可能是噪声
B.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响度较大
C.琵琶和小提琴的音色相同
D.琵琶的弦在发出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12、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中学生课桌高约1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2m/s
13、下列说法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你正在答的试卷宽度约为27dm
B.中性笔从课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9s
C.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为18cm
D.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m/s
14、2023年连山区运动会百米赛跑决赛中,小丽在最后时刻追上小红,取得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0m,小红的平均速度大
B.以小红为参照物,小丽始终静止
C.小丽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m/s
D.终点裁判用“相同时间比路程”来确定比赛成绩
15、入冬以来气候干燥,大连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和
的铁质量一样大
B.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一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增大
17、下列事例中,正确的是( )
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
B.超声波的频率比次声波高,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大
C.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18、小习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5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入2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处于0.3g的位置时,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实际的质量是( )
A.35.8g
B.34.7g
C.35.2g
D.35.5g
19、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0、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B.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21、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重量显著减轻,主要利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的( )
A.导热性好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体积小
22、如图示意的长度约为1英尺,则1英尺约为( )
A.30m
B.30dm
C.300cm
D.300mm
23、新型汽车的车窗采用“智能玻璃”,可自动调节温度和透明度。冬天行车时,车窗出现白雾,其形成的物态变化和智能玻璃的温度调节趋势是( )
A.液化 调高温度
B.液化 调低温度
C.凝华 调高温度
D.凝华 调低温度
24、小明一家到西樵山旅游,看到湖里的鱼儿在水杉的倒影间嬉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水杉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虚像
D.看到“嬉戏的鱼儿”,是鱼的实体
25、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Hz,人耳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_____之间。
26、某种碳纳米管,直径为20nm,合____________m,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______性质和化学性能。
27、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利用手机拍照,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使物距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取景范围__________(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28、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先变小后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29、暑假期间,小林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2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_m;若突然下起了雷雨,小林在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则小林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____m(声速均按340m/s计算)。
30、如图所示,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图乙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31、如图所示,停表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_____s,停表的读数为 _____s。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作运动的 _____。
32、某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600s,这段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的功为2.4×107J,则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W,牵引力为 ___________N。
33、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糖加热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流体状,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所示,“小动物”慢慢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硬送给小朋友。
34、2000多年前,《墨经》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时像的性质是_________的实像,该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
35、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竖直地⽴在平面镜上且可绕ON转动。
(1)实验中的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 ___________(选填“粗糙”、“光滑”),并且纸板与平面镜应 ___________(选题“垂直”、“平行”)放置;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60°,测的反射角也为60°。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_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_____;
(3)实验中,若纸板没有竖直立在平面镜上,而是与镜面有一倾角,如图乙所示,则在纸板上 ______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那么此时的反射光线 ___________。
A.在纸板前方 B.被纸板挡住 C.仍在纸板上呈现 D.无法确定
36、10月29日,由江西省煤田地质局普查综合大队承担的《江西省宜黄县何山石墨矿预查》项目,历时8个月勘查施工,在3个钻孔所取出岩芯中发现多段矿体,现有一块体积为2000cm3的该矿石,为了测出它的质量,从它上面取下10cm3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4g,根据以上数据求:(ρ水=1.0×103kg/m3)
(1)矿石的密度是多少kg/m3?
(2)矿石的质量是多少kg?
37、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静止的,回声音调不变;如果回声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在靠近声呐;如果回声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月球上能否要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如果静止在海水中的潜艇A在发出声波信号10s后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求A和B的距离是多少?(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3)静止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变低了,且测量出潜艇B的速度为20m/s,方向始终在A、B的连线上,此时,经过1min后潜艇B运动的距离是多少?最终潜艇B方与潜艇A的距离是多少?
3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求车的平均速度.(友情提示:注意解题的规范格式:公式、数据代入、结果)
39、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如图所示).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40、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折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
(____)
4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