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C.点燃酒精灯
D.验满氧气
3、下列选项中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电解水
B.铝制品表面形式薄膜
C.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D.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
4、下图是甲转化为丁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中原子种类不变,个数改变
B.物质丁中共有8个原子
C.整个过程中共有2种氧化物
D.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化学反应都放热
B.在钢铁表面涂油可以防止生锈
C.水银、干冰、石油都属于混合物
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6、我国科学家开发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为20
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
C.钙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氧化钙的化学式为OCa
7、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
B.加入锌粒
C.倾倒稀硫酸
D.收集氢气
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
9、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
B.
C.
D.
10、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变
C.甲乙都是化合物
D.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不变
1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石墨作铅笔芯——石墨具有导电性
B.病人需要输氧——氧气能供给呼吸
C.氮气常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12、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铝是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所以铝的抗腐蚀性能很差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C.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13、古代取火的方法有“木燧”(钻木取火)、“金燧”(用铜制凹面镜聚焦太阳能取火)和“石燧”(撞击固体产生火星取火)三种。下面是同学们在化学课上对三种取火方法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木燧”取火时木材变得焦黑发生了化学变化
B.“金燧”取火利用了铜镜良好的导热性
C.“石燧”取火时产生的火星提供了可燃物
D.三种方法的原理都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4、空气质量与生命健康及环境息息相关,下列物质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A.一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
15、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10月8日闭幕。全国各地都弥漫着浓厚的亚运氛围。下列做法符合绿色亚运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B.鼓励开私家车,带动经济发展
C.大量使用添加剂,延长食物保质期
D.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1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比为2:5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17、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电解水实验并收集产生的气体,说法错误的是
A.a端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B.c管与d管收集到的总气体质量之比为1:8
C.c管收集的气体是氢气
D.d管中的气体先收集满
1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铅笔芯
B.木炭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可干燥氧气
1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NaCl
D.用完的滴管直接放回原瓶
20、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被称为“快乐因子”的多巴胺(化学式:C8H11NO2)。下列关于多巴胺的说法正确的
A.从物质分类角度多巴胺属于氧化物
B.多巴胺由8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
C.多巴胺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多巴胺是由多巴胺分子构成
21、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有
图像 | ||||
实验设计 | 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加热 | 向一定量锌粉和铜粉的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 | 向一定量的生石灰中,加入200mL水 | 足量红磷在密闭实验的集气瓶中燃烧 |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22、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基于物质燃烧过程中发光放热,形成化学变化中一定有能量变化的观念
B.科学思维: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其实质是隔绝空气
C.科学探究与实践: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水并振荡,变瘪说明CO2与水反应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23、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B.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质量比为38:26:23
C.单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2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硫元素化合价: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D.利用金属的年代:
25、某物质1.6g完全燃烧后,生成2.2gCO2和1.8gH2O,则该物质中
A.只有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6、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CO2验满
C.添加药品
D.闻气味
27、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1)常用洗涤剂去除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2)在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施用相应化肥有助增产,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字母)。
A KNO3 B CO(NH2)2 C NH4NO3
(3)“天天果蔬,健康你我”,果蔬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
(4)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
(5)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28、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
(1)青铜的硬度比纯铜______(填“大”或“小”)。
(2)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________(写化学式)与氧化铁反应。
(3)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9、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对下图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其中D和_______(填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2)将铁片用砂纸打磨后,投入适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铜丝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填写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0、(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铁在纯氧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3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____________;
(2)3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4)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32、回答问题
(1)按照要求二氧化碳、盐酸、氢氧化钙、生石灰、氯化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或主要成分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①一种可溶的盐______。
②一种易挥发性的酸______。
③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
④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⑤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2)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发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各项叙述中,符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求的是 。(填序号)
A.焚烧废旧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B.回收废旧电池
C.肆意开采矿产资源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33、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4、有关酒精的描述有:①无色液体②具有特殊气味③酒精挥发④易燃烧⑤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归纳出酒精的性质和变化(填序号):
(1)物理性质______(2)化学性质_____
(3)物理变化______(4)化学变化_____
35、将2. 8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1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分类、归纳、推理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请根据组成对下列物质平均分成两类:
水 一氧化碳 过氧化氢 氢气 氧气 氯化钠
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该组物质归为一类的根本依据是(不能出现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等名词)___________。
(2)相比于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更能够体现出反应的实质,例如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在此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铁做还原剂,硫酸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硫酸铜做氧化剂。则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中的氧化剂是②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7、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细心的同学发现试管里的导管口缺少了一团棉花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E装置收集氧气,待___________可以开始收集,要判断氧气是否集满时,若看到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主要有以下步骤:
①将药品装试管,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给试管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熄灭酒精灯;
⑥收集气体;
⑦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4)选用B装置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写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其中仪器a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装置C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还可以选择D装置,相比于C装置,该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6)已知氨气(NH3)是已知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38、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____时才能开始收集。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欲使用图F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39、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性质.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性质 | ①________ | ②_______ | ③_______ |
(2)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后不会污染档案资料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 (填化学式)的持放量。
(4)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C8H10代表。则汽油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后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_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