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丽江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KMnO4

B.H2O2

C.CO2

D.液态空气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 10g 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检验溶液酸碱性时,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后滴上待测液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海水

C.大理石

D.二氧化锰

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5、云南拥有丰富的钛资源,是国内主要钛矿产地,下列有关钛(相关信息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为阴离子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6、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B.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C.为了增加金属产量,可大量开采金属矿物

D.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7、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学成果转化应用。“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用了碳化硅(SiC)。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8、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

B.稀盐酸

C.食盐水

D.稀硫酸

9、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0、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1、化学实验室存放酒精所用的柜子需粘贴的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12、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草纸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草纸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在竹筒内的可燃物仍在缓慢燃烧

B.竹筒帽有一定的透气性

C.竹筒要盖上帽是为了减少与氧气接触

D.打开竹筒帽,吹一吹,使草纸的着火点改变而燃烧起来

13、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下列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扇煤炉会增大空气的进入量

B.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C.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D.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14、下列对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分类观:都属于氧化物

C.变化观:与碳反应可以转化为

D.结构观: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似

15、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都涉及了磷。对以下涉磷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③中都有白烟生成且都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B.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水的作用相同

C.实验②中a与c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③红热玻璃管插入后立即称量装置质量

1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

B.水龙头漏水,及时修理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

D.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1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   过氧化氢

B.冰水混合物   澄清石灰水

C.稀有气体   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蒸馏水   液氧

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秸秆露天焚烧,减轻劳动成本

C.超市购物用布袋盛装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19、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实验分析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须使用过量的红磷

B.气球的作用之一是平衡气压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瘪后胀大

D.红磷熄灭,即可测定燃烧后的质量

20、水体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会引起异味。欲除去异味,常用的物质是

A.纱布

B.明矾

C.石英砂

D.活性炭

21、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可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Mg~25、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Mg、K、Zn、F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22、如图所示,向井穴板的孔穴1~3中滴加稀盐酸,4~6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中所得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B.2中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3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中和反应

D.4、5、6中无明显现象的是5

2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检查装置气密性

A.A

B.B

C.C

D.D

24、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质量比为3:2

D.甲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2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过滤

26、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与践行。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修建铁路所需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

(1)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一定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融熔的铁与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8、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三个汞原子_____

(2)氦气_____

(3)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_____

(4)表示的是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

29、用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气体a____,具有___性,因此点燃前必须____ab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

(2)这一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3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⑴⑵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⑴铁丝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天然气(CH4)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体积分数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_,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

33、填写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

1)氦____

2Si_____

3)氖____

4Na____

5Al____

6Ca____

7)镁____

8)钾_____

9Ar____

10)氯____

34、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铝原子____________

②碳酸根离子________

③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物质世界处处离不开化学。从甲烷、一氧化碳、氮气、氧气、烧碱、熟石灰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常作保护气的物质___________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

③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

35、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3个钙原子_____;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5个碳酸根离子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意义:

2OH_____SO42_____

36、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已知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2O3·3H2O。写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是化学学习和探究的一种途径.回忆一年来在家里做过的化学小实验,选择你认为最理想的一次填写表格:

实验名称(或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通过这次实验,你有哪些收获?

________

 

 

3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欣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氧气)

①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②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收集氧气时,使用_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

(2)网传,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这是真的吗?兴趣小组同学决定查阅资料并开展相关的验证实验。

①查阅后获知:这是真的,同时了解到氯气呈黄绿色,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橄榄油,密度比空气大。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84消毒液和粉状洁厕灵混合制取氯气,请根据下列提供的仪器,你认为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黄绿色气体通入到装有几只蚱蜢的集气瓶中,并进行观察,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1)从微粒的角度说明物质可被压缩的原因是_____

(2)内装_____(空气”)的注射器更易被压缩,原因是_____

40、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图2中a、b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等量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表示的是______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