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化学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推知该物质由
元素组成
B.变化观: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镁离子和镁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微粒观: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小李同学不小心将稀盐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对此,甲同学:该气体是什么?乙同学: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丙同学:可以用石灰水检验一下该气体。丁同学: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四位同学的说法中属于得出结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任何溶液的溶剂都是水
5、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速率不变
C.放出氧气总量减少
D.放出氧气总量不变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7、长时间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体积改变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8、我们可以从微观角度看宏观世界,下列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柳絮纷飞——分子在运动
B.过氧化氢分解——分子种类改变
C.温度计中汞柱上升——原子体积变大
D.磷在空气中燃烧——原子种类改变
9、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一定现象的发生,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镁带
D.蜡烛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读液体体积
C.过滤悬浊液
D.熄灭酒精灯
11、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需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12、物质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碳酸饮品
B.纯净的空气、过氧化氢水溶液
C.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D.食醋、二氧化碳
13、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
B.倾倒液体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加热液体
14、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其中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空气过滤器出来的气体是纯净物
B.燃着的蜡烛在“富氮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氧空气”
D.上述流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2】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多级分离可以实现含氧量(体积比)超过90%的“富氧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液化后,分子体积变小
B.“富氧空气”中只含氧元素
C.“富氧空气”不能用于医疗急救
D.“富氧空气”可作助燃剂
15、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B.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
D.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前后,容器的总质量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6、尿素,化学式为CO(NH2)2,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下图是工业上制取尿素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和D都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A和B的粒子个数比是1:1
C.每个尿素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D.反应生成的C和D的质量比为10:3
17、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铁
B.空气
C.水蒸气
D.金刚石
18、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水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中碳与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C.甲、乙、丙、丁中有两种属于氧化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9、图所示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
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
20、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聚沙成塔
B.星火燎原
C.铁杵磨针
D.滴水成冰
2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微粒间有间隔,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B |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22、小明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仅生成二氧化碳
B.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C.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
D.燃烧时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
23、某化学小组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二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中酸的浓度均越来越小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比100~200s内少5amL
D.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制取CO2
2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用做燃料
B.铜丝做导线
C.液氮用于医疗麻醉
D.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2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
B.60 个碳原子:C60
C.2 个氯离子:2C1-
D.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gCl2
2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
B.黄铜
C.干冰
D.石灰石
27、“反对运动员使用违禁药品”是“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它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2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x”。
(1)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可以用作霓虹灯电光源。________
(2)金属钨具有极高熔点,常用作电池的电极。________
(3)酒精是一种溶剂,可以用于溶解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________
(4)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________
(5)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可用于高温切割和焊接金属。________
2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_________相同。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
(5)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0、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2)水能变成水蒸气,这属于水的_____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
(3)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__________。
31、完成下列框图。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32、(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 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Ⅰ”的名称是 ,溶液M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否则会使测定的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计算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3、工业上常将煤洗选加工后用于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34、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 ,图③单质的名称是 ,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 .
(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但氢能源还未能广泛使用,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6、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做好自身防护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家庭和学校应常备的酒精溶液、温度计、
消毒液等。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75%的酒精溶液中属于溶质的是 ______。
(2)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所含的阳离子为 ______
写离子符号
。
(3)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为,生成的
次氯酸
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
的化学式为 ______。
3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双氧水制取氧气都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2)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 (填序号)。
(3)若用装置F干燥氧气,F内的药品是_____(填名称),氧气应该从_____端(填“b”或“c”)通入。
(4)若装置F中的药品是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则发生的反应是____(写化学方程式)。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图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若直接采用A装置制取氧气,导致的后果是______。在a处检验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_____。连接AB装置时,将导管a与导管______用胶皮管连接。
(3)如图C实验时迅速涌出柱状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9、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木炭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气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40、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试计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提示1: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指空气中扬起的质量百分数;提示2: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为1.429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