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室内洒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B.烘焙面包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
D.工业生产中储运烧碱,可用铁桶盛装
2、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X | 含氧化合物 | 化合反应 | 单质 | 物理性质 |
Y | 氧化物 | 分解反应 | 化合物 | 可燃性 |
A.A
B.B
C.C
D.D
3、同学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误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待完全反应后,和只用氯酸钾制氧气相比,其结果是
A.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不变
B.反应速率加快,氧气质量增加
C.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速率不变,氧气质量不变
4、如图所示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5、钼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O
6、三氟化氮(NF3)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用于蚀刻硅芯片时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硅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的产物均为气体
D.该反应的四种物质中只有一种是单质
7、毒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近热映的连续剧《破冰行动》涉及到的毒品有海洛因和冰毒,其中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关于冰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甲基苯丙胺含26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存在的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未改变
C.该反应前后分子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D.氯气对自来水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
9、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粮食发酵酿醋 |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
B |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
C | 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 | 铅笔芯成分石墨具有导电性 |
D | 将自行车的链条涂油以防锈 | 使链条与空气和水隔绝 |
A.A
B.B
C.C
D.D
10、配制溶液时,最常用的溶剂是
A.酒精
B.水
C.汽油
D.植物油
11、实验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原因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时,右盘的砝码生锈了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原烧杯壁上沾有少量水珠
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1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不相符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
|
|
|
实验操作 | 左侧托盘放砝码,右侧托盘放药品 | 倾斜试管,使水和蔗糖充分混合 |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 | 未事先检验纯度 |
后果 | 实际称得的固体偏少 |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收集的气体不纯 | 可能发生爆炸 |
A.A
B.B
C.C
D.D
13、已知含硫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H2S+H2SO4(浓)S↓+SO2↑+2H2O,所含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H2S
B.H2SO4
C.S
D.SO2
14、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验证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C.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
D.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着火点有关
15、已知:。将硫化亚铜(Cu2S)和铜粉的固体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1.6g。再将所得固体在高温条件下与CO充分反应,生成13.2g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O2的质量为1.6g
B.灼烧后生成SO2的质量为3.2g
C.原混合物中Cu2S和Cu的质量比为5:2
D.若将CO换成C粉,则生成CO2质量为13.2g
16、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使着火的油井与空气隔绝
B.设法阻止石油的喷射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降低石油进口的温度
17、把一定量的粉投入一定量的
和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所得滤渣和滤液的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
B.滤液中一定有
C.滤渣中一定有和
D.滤液中一定有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用二氧化碳灭火
B.火箭以液氢做燃料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用焦炭冶炼金属
19、氮化镓是生产5G芯片的材料之一,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是非金属元素
B.氮化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
20、2018年10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展了一种固态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高效转化为甲烷,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B.图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1、在实验室里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需区分的物质 | 铁片和铝片 | 蔗糖和食盐 | 区分酒精和水 | 空气和呼出气体 |
第一种方法 | 磁铁吸引 | 尝味道 | 取样点燃 | 用燃着的小木条 |
第二种方法 | 看颜色 | 加水看是否溶解 | 观察颜色 |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A.A
B.B
C.C
D.D
22、下图为甲、乙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微观微粒不是同一种元素
B.甲、乙两种微观微粒的化学性质均比较稳定
C.微粒甲是阴离子,微粒乙是原子
D.甲、乙两种微粒参加化学反应时,原子核不会发生变化
23、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下列关于甲醇(CH3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B.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D.甲醇是一种氧化物
2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加水稀释盐酸 |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 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 的稀硫酸至过量 | 浓盐酸长时间敞口 露置于空气中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 氧气的质量比 |
A.A
B.B
C.C
D.D
25、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B.2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C.中的“2”表示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
D.中的“2”表示2个氮原子
2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说明爆竹中的成分硫磺具有可燃性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27、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填字母)。
A.露天焚烧垃圾
B.使用节能电器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
(2)CO2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消耗,该过程中CO2发生了 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液态甲醇(CH3OH)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8、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罩一只内壁稍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和_____。
2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_;
(2)t1℃时,在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4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3)t1℃时,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若要将t1℃时125克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1/2,应加______克水。
30、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Ⅰ.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金属铝常用做导线是利用它的 性;
(2)金属铝表面常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是 ;
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
Ⅱ.现有铜与另一种金属R(可能是银、镁、铁中的一种)的混合粉末。欲确定R的成分,请你一起完成:
(1)请将银、镁、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2)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R不可能是 。
(3)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再进行 (填写一种实验操作方法),得到溶液和铜。然后往溶液中加入洁净的锌片,锌片表面有金属析出,则R是 。
Ⅲ.铁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了防止铁锈蚀,人们常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
(3)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如图:
①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原因是 ;
③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是 。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正方法 。
31、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
②夹持镁条燃烧的仪器是_____;
③加热时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__;
⑤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除量筒外还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
32、填一填,看看谁填的又快又好。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元素_____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_____。
(3)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5)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
(6)铝离子_________。
(7)钙离子_________。
(8)碳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
(9)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_。
3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联合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________,生活中通过________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家用净水机滤芯中一般使用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3)湿衣服能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
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至_____℃.
②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________gNaCl;
③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50.0g碳酸钠配成4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_______g(不考虑结晶水);若在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分离的方法可采用________.
35、用化学用语填空: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人体中缺_____________元素易产生齲齿。
36、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物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氢气变为液氧和液氢时是分子的______(“大小”或“间隔“)发生变化。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实验室中,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__。
3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性质验证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下列气体中,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是_____(填字母)。
①H2②CO ③O2
(4)下图是同学们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其中最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式是_____(填字母)。
38、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
(1)用某仪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约10﹣15滴),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该仪器的用途是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一实验可说明_____。
(4)小明做此实验时,未观察到滤纸条变色,但试管口棉花变红了,请你帮他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这一实验还说明:两种试剂中_____具有挥发性。
39、向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
40、达菲是目前治疗流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也是公认的抗禽流感、甲型H1N1病毒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已知达菲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
(1)达菲由 种元素组成;
(2)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410克达菲中含有氧元素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