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铜陵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B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

C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D

在阳光下晾晒湿衣服

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

A.A

B.B

C.C

D.D

2、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 CO2 与 CO 的知识总结错误的是

A.性质: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B.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含碳量也相同

C.用途:固体 CO2 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作燃料

D.危害:二者室内达到一定浓度,都能致人死亡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方案

   

   

   

   

目的

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

证明碳具有还原性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证明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5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过滤

C.量取5.5mL液体

D.称量固体药品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闻气味

B.夹试管

C.连接仪器

D.点燃酒精灯

8、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资源

①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能防止煤气中毒

①我们应该有计划、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石能源

②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C.化学与环境

D.化学与生活

①城市的公共交通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②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②用铅笔芯粉末能使铁锁开启灵活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关于物质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直接知道原子的中子数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一定不变

11、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打开汽水,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B.煮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体现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D.洗涤剂可以除油污——乳化作用

12、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B.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C.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都可能形成合金

D.长期使用铁锅烹调可以摄入铁元素从而预防缺铁性贫血

13、将10g98%的浓硫酸注入90g水中,所得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9.8%

B.10.0%

C.10.9%

D.11.1%

14、今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发明了水和氧气合成过氧化氢的高效光催化剂CNIO-GaSA,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与数目都有变化

B.生成物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

C.按质量比1:2进行反应

D.反应中CNIO-GaSA的质量不断增大

15、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部分叙述中,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16、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污水集中处理

D.坚持绿色出行

17、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醋瓶:我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馒头:我变酸了

D.蔬菜:我腐烂了

18、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生铁、牛奶、冰水共存物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这种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9、下列物质的归类有错误的一组是

A.钛合金、不锈钢、金刚石都属于金属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氧化镁、水、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

D.空气、矿泉水、大理石都属于混合物

20、“天宫课堂”第四课于2023年9月21日15时45分开课,在航天员演示的实验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球形火焰

B.乒乓球拍击打“水球”

C.大小钢球发生碰撞

D.陀螺旋转带动宇航员旋转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

C.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22、下列表示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C.铁在氧气中燃烧

D.制取硫酸铜

2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

B.CO

C.NO2

D.SO2

24、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就一定是化学变化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燃一氧化碳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2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关闭燃气的阀门

26、“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能是

A.NaCl

B.NaClO

C.NaClO3

D.NaClO2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1)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由_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制备碳酸饮料时需用到CO2,将C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常将煤粉制作成蜂窝煤,燃烧将更充分,是因为______。煤燃烧时的废气中含有SO2,大量排放SO2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8、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如图探究燃烧的条件。

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

步骤二: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通入O2,点燃酒精灯。

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_______

29、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某废旧金属废料铝合金的成分为铝、铁、铜,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金属废料铝合金制取硫酸亚铁溶液和回收金属铜,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流程(部分生成物已略):

[查阅资料]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合金研碎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A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在步骤B,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部分固体溶解,则步骤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若工艺中要使回收得到的铜的实际质量大于旧金属废料铝合金中所含铜的质量,则加入的适量X_____

3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利用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填序号)

A 蔗糖和水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C 白磷和空气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为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_____g

(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构成,从宏观的角度看,图示物质中属氧化物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为_____种。

31、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属于_____(填金属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 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

原子序数:Z> Y

B  YZ位于同一周期

C  XY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钾元素___________

(2)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_

(3)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4)硫离子___________

(5)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

(6)n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7)硫酸镁___________

(8)铵根离子___________

(9)硝酸根离子___________

(10)氖气___________

(11)碳酸___________

(12)2个氯分子___________

(13)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33、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34、8分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碳酸钙、稀盐酸、火柴、棉花及以下仪器:

1若要制取氧气,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①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___________,

若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将药品③___________换成④__________,否则⑤____________,影响收集。

2图A中仪器①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3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A补充完整;

4如图B,向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这是因为②______,瓶内气体压强③_______,④_______外界大气压的缘故。

 

35、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图3.请根据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__________色。

(2)图1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

(3)图1中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3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___(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__________

(6)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36、(6分)无色无味液体A,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B和C。已知,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可以在B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色固体D;C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它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1)(2分)写出A、B、C、D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2)(2分)写出A生成B、C的文字表达式。  

3)(2分)写出生成固体D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小安同学选择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制取氧气应选用装置组合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可选择BE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

(3)如图所示装置称为洗气瓶,在实验室常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若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液体水应换为____,气体应从____端进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写序号)。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为了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现取赤铁矿样品,与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在烧杯(烧杯质量为50g)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赤铁矿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硫酸的质量

赤铁矿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混合物的质量

200g

20g

220g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已知条件求解氧化铁质量(X)的比例式为  

(4)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34g水,则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5)利用150t该赤铁矿可制得含杂质的生铁的质量是

 

40、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

211号元素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硫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

3)第35号元素是溴元素,如图为溴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的值为______,溴元素应该排在_________元素的下方(填序号)。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