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兴安盟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己知某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份等量的该物质,分别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产生的现象如表所示。则X是下列各项中的

加入物质

稀盐酸

NaOH溶液

AgNO3溶液

现象

无明显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A.CuO

B.Cu(NO32

C.Na2CO3

D.CuCl2

2、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如图是载人航天器中发生的一微观反应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只涉及一种氧化物

B.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不变

3、市售的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请你算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5

C.+2

D.-5

4、如图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

B.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C.煤炭燃烧产生的CO2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5、农业发展是国泰民安的基石,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某化肥店销售的四种化肥如下,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HCO3

B.KNO3

C.CO(NH2)2

D.Ca(H2PO4)2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t3℃时,将30g甲物质跟50g水混合,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t3℃时的甲、乙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温度分别降到t2℃时,甲溶液析出的晶体质量更多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X、Y、Z、W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

20

5

2

37

反应后的质量

待测

35

2

12

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物质的值为15

C.参加反应的X、W的质量比为1:5

D.物质Y属于单质

8、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C)负载金原子(Au)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时发生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后碳化钼的质量减少

B.该反应中共涉及4种氧化物

C.该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D.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9、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石灰水—防止与氧气反应

10、铜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aCO3],有关铜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原子的中子数为29

B.碱式碳酸铜[Cu2(OH)aCO3]中a为1

C.乙图中x的值为1

D.铜的生锈条件与铁完全相同

1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氧气和臭氧混合后属于混合物——物质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

C.乘坐飞机时携带的膨化食品的包装袋鼓起来了——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D.物质热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13、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

A

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

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

颜料溶于水形成溶液

C

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

发生化学变化生成CO2气体

D

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A.A

B.B

C.C

D.D

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矿石粉碎

C.纸张燃烧

D.铁水铸锅

15、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B.酸、碱、盐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6、张青莲院士主持测定的锑、铈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锑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其中“51”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探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探究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18、今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发明了水和氧气合成过氧化氢的高效光催化剂CNIO-GaSA,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与数目都有变化

B.生成物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

C.按质量比1:2进行反应

D.反应中CNIO-GaSA的质量不断增大

1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CO2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C.稀硫酸加入铁粉中,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呈浅绿色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

20、下列安全图标中 ,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B.

C.

D.

21、某同学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向各盛有20℃10mL水的四个烧杯中加入如图所示的固体,充分溶解后结果如下图,综合分析该组实验,正确的结论是

   

A.IV中溶液质量为14克

B.I中可能是20℃蔗糖饱和溶液

C.20℃,蔗糖的溶解度是60克/100克水

D.该组实验能比较出20℃蔗糖和食盐溶解性大小

2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酒精与水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总质量

B

除去氯酸钾中的少量高锰酸钾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C

除去 CO2中混有的少量 CO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D

区分黄铜和纯铜

相互刻划,通过划痕区分

A.A

B.B

C.C

D.D

23、“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这里的“楼”就是聊城东昌府古城区的光岳楼。为保护古城的旅游环境,下面的几项做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景区内的通行车使用清洁燃料       

②禁止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③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④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A.仅①②③

B.仅②③

C.仅②④

D.仅①②④

24、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C.推广私家车出行

D.增大绿化面积

2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不同时刻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8

10

2

21

反应中质量/g

4

a

b

18

反应后质量/g

0

10

c

d

A.c=14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d=15

D.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9

26、中科院研究人员成功合成了一种类似金刚石结构的物质——“T-碳”(化学式为C)。有关“T-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单质

B.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由原子直接构成

D.物理性质与石墨相似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除去新装修房间内的异味。

(4)生活中可通过___________降低水的硬度。

(5)铺路用的沥青通常是将___________加热炼制后得到的产品。

28、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 它们在物质分类中都是_____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可用作燃料的一种产品是_____

3)将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_____与氧反应放热,为了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

29、1)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电解水的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电解水的过程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

2)过氧化氢溶液可作消毒液,医生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冒出大量气泡。

①伤口处的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

②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③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④求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0、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1、根据要求选择H、O、C、S中的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相应物质,用化学式填写。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

②含氧元素50%的氧化物是_______

③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物质是_______

3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铁元素______

②三个氧原子______

③五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④两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符号“3Ca2+”中的“3”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

3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手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黄铜(含铜和锌)、生铁都属于____________。

(2)将黄铜和生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浸泡后都有残留固体,其中前一种的残留固体一定含_______,后一种残留固体一定含_______。

(3)生铁浸泡在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34、图一和图二是元素周期表的另两种呈现形式,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和氦元素不同,本质原因是______

2)利用图一和图二的信息分析,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__BeMg元素同属一族的原因是______,利用图一和图二的信息推测,Cl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层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

3)综合图一和图二的信息,写出1811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4)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图三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铊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

C铊元素的原子质量是204.4D铊元素符号为T1

5)如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该模型表示______原子。

3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氮气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_

(3)两个铁原子______

(4)三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6、下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按要求填空。

(1)在_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乙溶液的状态由N点变为M点,方法是________

(3)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

(4)t3℃时,将125g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应再加入______g丙才能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该装置的试管口必须放____。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放在桌面上。

(3)欲用F收集氧气,应选择___进气口(ab);若用F证明收集到的气体已满的方法是___

(4)B装置来制取氧气的最主要优点有_____.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如图G所示实验,G中探究小组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答出一条即可)

38、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4)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F所示,水的作用是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初中化学学习,我对氢、氧、碳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所认识。

(1)我知道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制取氧气,氧气能与_____________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也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合物发生反应,氧气有很多重要用途,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地球上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目前,造成水污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分解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氢气不仅是高能燃料, 也可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工原料,还可利用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来冶炼金属,如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做实验时,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_______

(3)由于碳原子的排列不同,能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单质,其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我能写出由碳元素组成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为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2)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0、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⑴A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打开活塞水反应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一段时间后,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⑶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