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糖熔化
B.蜡烛燃烧
C.切割玻璃
D.晾晒衣服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C.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A.
B.
C.
D.
4、气温骤降时人们喜欢烤火取暖。庆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加强冬季煤烟中毒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里使人中毒的物质是指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5、下列工艺品的相关制作,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烧制陶瓷
B.编制香包
C.雕刻石狮子
D.裁剪窗花
6、下列试剂的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消毒酒精应密封保存在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
C.浓硫酸保存在细口瓶中
D.碳酸钙存放在广口瓶中
7、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故两者的物理性质相同
B.分类:CO2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C.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因为通电时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推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氯化钠分子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
8、下列物质与其颜色对应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暗紫色
B.液氧——无色
C.硫酸铜溶液——蓝色
D.氧化铁——红棕色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逻辑关系
B.原子结构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成分
10、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MnO2是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
C.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D.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少量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
11、对燃烧及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进行了下图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可探究:接触空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②③可探究:燃烧的剧烈程度与O2的含量有关
C.对比③④可探究: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D.对比①④可探究: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12、三硝基胺【N(NO2)3】可用作火箭燃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三硝基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B.每个三硝基胺分子中含有3个NO2分子
C.三硝基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式为
D.三硝基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硝酸铵(NH4NO3)的高
13、能表示为2个氧原子的是
A.
B.
C.
D.2O
14、下列有关水的知识中,正确的说法是
A.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
B.蒸馏和煮沸是常用的硬水软化方法,二者都属于物理变化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15、工业上用NO生产HNO3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过程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B.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O2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反应②为
D.当O2、H2O足量时,60kgNO理论上最多生产84kgHNO3
16、了解物质的分类可使我们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自来水 空气
B.石灰水 二氧化碳
C.冰水混合物 液氧
D.氮气 煤
17、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Zn→Ag
B. NaNO3→NaCl
C.K2CO3→BaCO3
D. Na2CO3→NaOH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少量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uO | Zn |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
B | N2 | O2 |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
C | NaCl | NaNO3 | 加入AgNO3溶液,过滤 |
D | MnO2 | KCl |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19、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0、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1、实验操作考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滴加液体
C.量取液体
D.倾倒液体
22、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获取草木灰以增强土壤肥力
B.鼓励燃放烟花炮竹以增加节日气氛
C.实施大水漫灌以确保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进行排放
2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体积和质量都比原子大
B.原子变成离子,质子数发生改变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24、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
A.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
B.用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吹的气球都会自然升空
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
D.将黄铜与铜互相刻画,铜表面出现划痕
25、物质让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碳酸饮品
B.纯净的空气、过氧化氢水溶液
C.二氧化碳、高锰酸钾
D.食醋、二氧化碳
2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B.
C.
D.
27、模型认知是建立宏现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1)① 图1为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28.09表示的是______。
② 图2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当它变为离子时x和其核外电子数分别是______。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处的微粒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8、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装有铂催化剂,微观反应过程如图:
(1)反应I中反应物分子有______________种,反应I生成物中含______________种元素。
(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过程在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9、今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1)为纪念门捷列夫,科学家将一种由人工核反应获得的新元素命名为钔(Md),已知们原子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6,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钔失去三个电子后形成离子,该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
(2)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①所代表的元素属于元素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由表中②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3)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30、(1)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PH值时,所需用品除了玻璃棒,PH试纸外,还需要 ;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
31、用化学符号填空
(1)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2)+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_。
(3)一种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
(4)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__。
(5)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6)氧化铁___________。
32、补全下列元素符号或者名称;
名称 | 氢 | 氯 | 铝 | ____ | 氧 | ____ | 银 |
符号 | ____ | ____ | ____ | N | ____ | Na | ____ |
名称 | 镁 | ____ | 硅 | ____ | 硫 | ____ | 钡 |
符号 | ____ | He | ____ | P | ____ | C | ____ |
名称 | 钾 | ____ | ____ | 铁 | 铜 | 锌 | ____ |
符号 | ____ | Ca | Mn | ____ | ____ | ____ | Hg |
3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某种精制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回答问题。
(1)碘盐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其中一种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
(3)标出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人体缺乏碘会引起_______病症。
34、(8分)化学与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下面是关于衣和食两方面的问题,请回答
(1)根据下图衣服标签的部分说明回答下列问题:
①面料中的棉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合成纤维具有下列 优点(填字母)。
A.强度高、弹性好 B.耐磨
C.吸水性、透气性好 D.耐化学腐蚀
(2)①合理膳食要均衡营养。下图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 富含纤维素的是 (填字母)
②目前大量使用的塑料品种中,PE是指 (填名称),PVC是指 (填名称),其中能用于包装食品的是 (填字母)的薄膜,可用燃烧法区别这两种薄膜包装袋,其中燃烧时有刺鼻气味气体产生的是 (填字母)品种的薄膜包装袋。
35、(8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现有H、O、C、S、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①造成酸雨的气体 ;
②汽车驾驶员出车前禁止饮用的物质 ;
③用于除铁锈的酸 ;
④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的“碱” 。
(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铜锌合金,一角币为镁铝合金.
①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___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②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镍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H2SO4═H2↑+NiSO4 Fe+NiCl2═Ni+FeCl2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反应(填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6、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D、G为单质,其余物质均为化合物.其中D是一种红色固体单质;E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液体,通过某反应可同时生成H和F.(反应条件和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B G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E→H+F
A→D+H
37、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取氧气的方程式_____,选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
(3)小明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变浑浊。为探究其原因,进行了如下过程:
【作出猜想】A石灰水已经完全变质;B.气体中有挥发出来的HCl气体。
【实验探究】①取少量石灰水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变红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_____。
②小明通过探究实验得知气体中含有挥发出的HCl气体,请解释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上述原料制备并收集得纯净、干燥CO2气体,所选仪器连接顺序为_____(填字母)
38、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2)B实验说明同种溶质______不同。
(3)C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实验完毕后先______后再______(填“停止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停止加热”)。装置最后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39、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
(3)写出你所学过的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请根据碳铵(NH4HCO3)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1)碳铵(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碳铵(NH4HCO3)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计算158kg碳铵(NH4HC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