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长春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反应类型逻辑关系

D.原子结构模型

2、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Ⅲ中出现气泡,说明Ⅰ中反应已开始

B.装置Ⅱ的作用是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D.试管中固体减少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3、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厨余垃圾

D.有害垃圾

4、规范实验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过滤

D.   加热液体

5、某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6、为了探究分子的性质,小明同学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布条,将浓氨水滴入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观察现象。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c点处纱布比a点处纱布先变红

B.加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纱布条会更快变红

C.该实验可以证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D.若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纱布条将不会变红

7、下列形象地表示体系A和B中分子种类及其数目,其中“”、“”“”“”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分子以及有关A→B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变化中发生反应的甲、乙和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3:2:2

C.该变化可以表示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NH3)的反应

D.丁在该变化中可能作催化剂

8、下列关于钢铁制品,认识正确的是

A.钢铁中不含非金属元素

B.回收废旧钢铁制品,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C.钢铁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D.为防止钢铁锈蚀,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9、“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瓦锡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

B.阿伏伽德罗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张青莲精确测定了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学说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B.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11、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B.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可用于清洗餐具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冰箱除味剂

D.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12、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手撕傣味干巴

B.宣威火腿切片

C.采摘普洱茶

D.通海生米酿制成甜白酒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

C.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D.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

1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O

B.O2

C.H

D.Cu

1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类别

A

水、红磷、氧化镁

化合物

B

液氧、氧气、水银

单质

C

空气、海水、冰水混合物

混合物

D

氧气、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

氧化物

A.A

B.B

C.C

D.D

16、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如图是氧化汞加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该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17、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从花园经过能闻到花香

B.氧化汞受热分解

C.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D.氧气在-218℃时变成淡蓝色固体

18、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化学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元素观:某物质燃烧生成,推知该物质由元素组成

B.变化观: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结构观:镁离子和镁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微粒观:1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19、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使用氢氧化钠必须十分小心,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C.在实验室里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

D.氢氧化钙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所以澄清石灰水要密封保存

20、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闻药品气味

C.添加酒精

D.过滤

21、习总书记指出,人类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药和化肥的滥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应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煤炭进行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C.利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减缓温室效应

D.把海水通过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可以转化成饮用水

22、在疫情期间,84消毒液起着重要的杀菌消毒作用。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通常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可制得次氯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aClO2

B.次氯酸钠由钠原子、氯原子、氧原子构成

C.次氯酸钠中钠、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6∶71∶32

D.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比二氧化氧(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高

2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吸收热量的是

A.木炭燃烧

B.生石灰中加水

C.干冰升华

D.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24、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且表面积相同的Fe片、Mg片、Zn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HCl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1、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

2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软化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蒸馏是一种净化程度较高的净化方式

2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B.硫离子:S+2

C.氧化铝:Al2O3

D.两个氮分子:2N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下图是教材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a、c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_________

(2)乙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__

(3)丙实验:能够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4)丁实验:锥形瓶内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_

28、小伟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_______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经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纯水。他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2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 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 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

30、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请你写出一条从结构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_________

(2)D点表示的物质在常温下易分解为B,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_________(填A、B、C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3)现有操作步骤:甲.过滤;乙.加热浓缩;丙.降温结晶;丁.溶解,若大量的甲固体中混有少量乙,则提纯的甲固体的操作步骤顺序是:_____(填甲、乙、丙、丁序号)

3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配制50 g浓度为7 %的食盐水,量水时,量筒在桌上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当仰视读数为46.5 mL时,所配溶液的浓度______(填“>”“<”“=”)7 %。

(2)要称量3.5 g(1 g以下用游码)的食盐做实验,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错了盘,则实际称得食盐的质量为______g。

(3)正确称量3.5 g的食盐,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向左边,应该______

33、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 氧气       B 干冰       C 明矾       D 武德合金       E 水       F 铜丝

(1)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___________

(2)最常见的溶剂是___________

(3)可用作净水剂的是___________

(4)保险丝材料___________

(5)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6)常用作导线的是___________

34、图装置用于制取某些气体。

(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2)若用KMnO4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虽然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将   ;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待导气管口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氯化钠、铁、水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B反应生成CD,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每个A分子是由______个原子构成的;

②从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得到的一个信息是______

36、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________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用A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用______(填字母),原因______

(4)装置A和C相比,A的优点有哪些?(一条即可)______

3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3)若用F装置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在______(填“d”或“c”)端连接量筒。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制取时应将大理石放在______(填“b”或“c”)处。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列物质或用品均为生活中常见。

(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由于食物的腐烂变质,造成很大的浪费。

食品脱水可起到防腐保藏作用,如将蔬菜蒸干,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间隔___(增大减小”).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6H5CO2Na,它是由___种元素组成。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___.

(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滥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能用做钾肥的是___(填序号).

A. 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趋枯竭,迫切开发新能源,如氢能、___等。

(4)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一般是用铜做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性;汽车如果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对空气的污染会减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是一种铁的合金,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

40、有三瓶无色无味气体,分别是氧气,氮气和空气,用什么方法可将它们区分开来(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