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烛”发火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B.削松木为小片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C.“发烛”发火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
D.吹灭“发烛”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C | 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 取样,加水溶解 |
D | 证明甲烷中含氢元素 | 在甲烷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
A.A
B.B
C.C
D.D
3、罗平花米饭是当地布依族的特色美食。下列制作过程中米的变化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上好的糯米淘洗晒干
B.用各类植物染料浸泡
C.清水洗净糯米表面色素
D.久置的米饭发霉变质
4、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一氧化碳
D.木炭
5、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量筒
B.烧杯
C.燃烧匙
D.锥形瓶
6、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
A.N
B.Ca
C.P
D.I
7、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金属的物理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
B.是银白色的固体
C.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D.熔点很高
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9、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下列表示变化过程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0.24g氢气,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铁和锌
B.铝和镁
C.镁和锌
D.铁和铜
11、阿佐塞米(C12H11ClN6O2S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心脏、肝脏和肾脏病引起的水肿的药物。下列有关阿佐塞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1个分子中含有34个原子
C.N与S原子的个数比为1:3
D.1个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证明浓氨水有挥发性 | 打开瓶塞,将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气味 |
B |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 在蜡烛火焰上罩一个潮湿的烧杯 |
C | 鉴别氯化钠和稀硫酸溶液 | 试验两种溶液是否具有导电性 |
D | 区分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 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
A.A
B.B
C.C
D.D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14、2023年9月21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开幕式上使用了“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下列关于甲醇(化学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B.甲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
D.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5、2024年1月9日,我国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自动对接
D.点火发射
16、盛产于河南的“南阳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南阳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高.“南阳玉”的主要成分是CaAl2Si2O8.关于CaAl2Si2O8,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17、为了鉴别一桶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否被某种酸污染,采用的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以达到目的是
A.取样品向其中滴入石蕊试液
B.测定样品的pH值
C.取样品用嘴品尝
D.试验样品的导电性
18、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氧化物:冰、干冰
B.混合物:空气、盐酸
C.单质:金刚石、液氮
D.碱:烧碱、纯碱
19、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在常温下,铁与氧气不发生反应
C.鱼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0、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加入固体粉末
C.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D.闻气体气味
2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
实验设计 |
|
|
| |
选项 |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22、空间站的“再生生保系统”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常温常压下,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A.氧气生成系统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B.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可以通过冷却将产生的水蒸气与甲烷分离
C.该系统有助于调节空间站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
D.理论上,该系统能实现水的循环,无需补充水资源
23、区别下列物质,所选择的试剂和方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B.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
C.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放入燃着的木条)
D.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
24、万州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卫生区,下列不符合创文创卫行为的是
A.过期药品,随意丢弃
B.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C.使用公筷,文明用餐
D.清扫落叶,爱护环境
2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 目的 | 方案 |
A |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B |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加入二氧化锰 |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D | 鉴别氢气和甲烷 |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
A.A
B.B
C.C
D.D
26、关于二氧化硫(SO2)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C.二氧化硫中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D.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
27、成语,构造精巧,言简意赅,很多成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真金不怕火炼”比喻人有坚强意志,能够经得起考验。真金不怕火炼的化学解释是_________。
(2)“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便说话。雌黄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As2S3),是柠檬黄色晶体,可制颜料。As2S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很多成语蕴含燃烧与灭火的有关知识,如“杯水车薪”“釜底抽薪”等。
①“杯水车薪”意思是:用一杯水不能扑灭一车着火的柴草,比喻效力小,对于解决困难起不了多大作用。“一杯水不能扑灭一车着火的柴草”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请你再举一例蕴含燃烧与灭火的有关知识的成语是________(不能与题目举例重复)。
28、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用于调味和防腐的一种盐_______;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
(3)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_。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_____;
(4)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
30、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___。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
A.公共场所不用随手关水龙头
B.洗完菜的水用来浇花
C.不间断放水刷牙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2个甲烷分子_______;2个镁离子_______。
(2)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32、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完成下列问题。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将_________________伸入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瓶气体是氧气 |
向集气瓶中滴加适量________,振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瓶气体是 二氧化碳 |
33、如图测所示,弹簧秤下挂着一重物A,烧杯中盛有溶液B,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铁块,B为稀硫酸,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 )__________;
(2)若A为铁块,B为硫酸铜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_;
(3)若A为锌块,B为硫酸亚铁溶液,则将A放入B中,过一会儿,弹簧秤的读数将_________。
34、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______。
35、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B中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D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B、C、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b、c、d,则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保持温度不变,将C中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有少量固体析出。在这一过程中不变的量是_____(填序号)。
①溶剂的质量②溶质的质量③溶质的质量分数
36、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
(3)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_____;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4)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要破坏掉任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______)
A 扇灭——隔绝氧气
B 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
C 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
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_______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请画出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④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8、“青花瓷”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瓷器。绘制青花瓷纹饰的原料中主要含有氧化钴(CoO)。钴[读音:gǔ]元素符号为Co,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铁元素同位于第4周期、第Ⅷ族。
(1)认识钴的结构:
①铁元素与钴元素是不同种元素,原因是_______;两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原子的_______;一个钴原子比一个铁原子多一个_____(填序号)。
A.中子 B. 电子 C. 质子 D. 电子层
②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_(填符号)。
③钴的化合物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锂元素化合价为+1)常用作手机电池的正极材料,其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认识钴的性质和用途
已知:钴(Co)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大,常温下,钴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锈蚀;加热时,钴会与氯气、硫等起化学作用,生成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二氯化钴(CoCl2)吸水后由蓝色变成了粉红色,在工业上,钴可以制成多种合金:在医疗上,钴的一种化合物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可用来医治恶性贫血、气喘、脊髓肋病等。
①根据上述资料归纳金属钴的化学性质:________。
②金属钴和铁一样,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和铁一样, 钴也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要比较金属钴与金属铝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认为用金属钴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就能比较,他选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钴合金的硬度大于钴
B.钻及其化合物均无需密封保存
C.人体缺乏钴元素可以补充维生素B12
D.二氯化钴可用于检验物质是否含有水
(3)认识钴的制取
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从钴矿石中提取钴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
【查阅资料】酸浸时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③
以上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
【进行实验】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4小时,测量钴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 | 矿石用量g | 硫酸用量/g | Na2SO3用量/g | 温度/℃ | 钴元素的浸出率% |
1 | 85.71 | 12.62 | 0 | 85 | 56.39 |
2 | 85.71 | 6.31 | 0 | 85 | 49.98 |
3 | 85.71 | 6.31 | 0 | 65 | 43.33 |
4 | 85.71 | 6.31 | 0.43 | 65 | 73.95 |
5 | 85.71 | 6.31 | 0.86 | 65 | 74.77 |
【解释与结论】
①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②设计实验1和3能否形成对照组?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③欲得出“其他条件不变,用量对钴元素的浸出率有影响”的结论,需要对比的实验是______。
④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钴元素浸出率的因素有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⑤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______(填序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
3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防止厨房用的菜刀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却不易锈蚀,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40、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墨汁写绘的字画能从古代保存至今而不褪色的原因是什么?_____
(2)用微粒观点解释:在北方的冬季把柠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从室内拿到室外,发现矿泉水瓶会变瘪。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