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将24g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36g,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17.5%

B.21%

C.66.7%

D.87.5%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石蜡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所以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D.涂油、刷漆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使金属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隔绝,所以防止金属生锈只能通过这种原理

4、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有单质铜生成

B.装置②用于收集CO2

C.装置③中出现气泡,不能说明装置①中反应已开始

D.若m(碳):m(氧化铜) >3:40,反应过程中还会产生一氧化碳,需进行尾气处理

5、如图所示,下列图像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分别向等质量锌和铁中,逐渐加入组成相同的稀硫酸至过量

C.给水通电一段时间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D.CO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C.浓硫酸涂在木棒上,木棒变黑

D.点燃羊毛纤维,闻到烧焦羽毛气味

8、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的纸花上喷稀硫酸,纸花变成红色

9、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下列图标适合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几种净水方法,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①中冷凝水应从b口进,a口出

B.图②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

C.图④中粒状活性炭层的作用是吸附

D.图①②④的方法均能降低水的硬度

11、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B.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可推测该可燃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之前也需要验纯

12、富氢水指溶有极少量氢分子的水。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纯净物

B.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C.所含氢分子静止不动

D.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13、镁、锌组成的混合物和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4g

B.2.7g

C.6.5g

D.8.9g

14、铬酸铅(化学式为)是工业色素,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害。已知铬酸铅中Pb显+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是

A.-2

B.+2

C.+4

D.+6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Si

B.Al

C.O

D.Fe

16、食用苹果有益健康。某苹果里的主要营养成分(每 100 g)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营养成分

糖类

蛋白质

维生素 A

维生素 C

含量

16.21 g

0.26 g

3 mg

4 mg

0.12 g

0.6 g

A.表中的钙、铁指的是元素

B.食用一个苹果可摄取 16.21 g 糖类物质

C.多吃苹果可以预防贫血

D.该苹果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维生素 C

17、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太阳能

B.煤

C.风能

D.一氧化碳

18、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则X、Y、Z、W依次可能是

A.C、CO、CO2、H2CO3

B.CaCO3、H2O、O2、CO2

C.H2O2、O2、H2O、H2

D.C、CO、Cu、CuO

1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0、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水的组成

B.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

21、科学家研发的新型催化剂堪称温室气体的克星。该催化剂由廉价且丰富的镍、镁和钼制成。镁、镍、钼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元素符号为MG

B.镍原子质子数为28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 g

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22、相对原子质量为37的原子应该有(  )

A.18个质子,19个中子,19个电子

B.17个质子,20个中子,18个电子

C.19个质子,18个中子,20个电子

D.18个质子,19个中子,18个电子

23、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O2中的“2”表示两个氧原子

B.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C.2H中的“2”表示两个氢气分子

D.中“2”表示铜原子的化合价为+2

2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①金属铜做导线   ②氧气用于气焊   ③干冰用作制冷剂   ④氢气做清洁能源   ⑤石墨做铅笔芯   ⑥二氧化碳灭火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①④⑥

25、除去CO2气体中少量CO,可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水中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26、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有野外作业人员在酒精炉上用白纸做成的轻便纸锅煮食物(如下图)。

1)酒精(C2H5OH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煮食物的过程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_____

3)请从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角度,说明图中让固体酒精与纸锅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_____

28、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图中的丙)。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反应前后,_____(填分子原子)的种类不变。

2)甲乙丙丁四中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填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9、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_种元素,D元素的原子容易___(得到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_(填序号)

(3)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填序号)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填符号)

(4)写出AC两种微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

(1)气体a_________,气体b________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说明水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

 

3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小明绘制的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

③要使乙物质析出晶体,可采取______的方法。

④将9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甲物质的质量为______克。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32、读下面科普短文。

木糖醇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之中

木糖醇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热量。

木糖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牙齿的清洁度,但是过度的食用也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这一点也不可忽视。

C5H12O5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木糖醇的甜度与砂糖相同,但热量却只有砂糖的75%。木糖醇是人体糖类代谢的正常中间体,它的代谢不同于一般糖类,主要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被人利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2)木糖醇入口有清凉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

3)木糖醇是由_______ 3种元素组成。

4)木糖醇在人体内发生的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反应条件略去)_______

3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稀硫酸和铁:_____

(2)盐酸和氢氧化钠:_____

(3)盐酸除铁锈:_____

(4)盐酸和碳酸钠:_____

34、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胃液中帮助消化的酸________

(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________

(3)能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

(4)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离子_____

2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6、化学无处不在,请按要求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

(1)洗洁精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由于_____,汽油也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由于____

(2)喝了汽水会打嗝的原因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中______(填标号):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填“a”或“b”)端相连。

(2)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突出优点是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8、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_______

(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C装置代替B装置在操作方面的优点是_______

(3)若要分离CO2和CO的混合气体,可将气体通过如图2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操作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气体,②然后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若要将混合气体分离更彻底,应将澄清石灰水改为_______

(4)已知: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有毒,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氨水。某同学用如图F装置来收集氨气,气体从_____端进(选“c”或“d”)。为防止环境污染,另一端接如图3所示的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其中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装置是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根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A品红溶液滴到水中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C检查装置气密性

(1)A图中发生的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2)B图中蜡烛充分燃烧生成新物质,请选择一种产物简要写出其验证方法___________

(3)C图所示松开手后,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___________

40、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请回答:

实验装置

实验1

实验2

. 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 密闭下,用针筒将A中部分CO2抽出

. 打开K

. A试管充满CO2,B试管加入稀盐酸

. 用针筒向A 中注入适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 打开K

 

(1)实验1中可以验证CO2与水发生反应,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中,打开K后发现A中液面上升后又下降,有气泡产生,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