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金属表面积相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氢气分子:2H
B.2个钠原子:2Na
C.碳酸钾:KCO3
D.1个镁离子:Mg+2
3、传统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传统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玉石雕刻
B.楠木造船
C.粮食酿酒
D.机杼织布
4、木糖醇()、山梨糖醇(
)都是天然甜味剂,常用于食品工业。下列有关两种物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都含有一氧化碳分子
B.碳、氧元素质量比都为1:1
C.氧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都为6:7
D.等质量两种物质中木糖醇分子更多
5、取木炭和氧化铁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有两种
B.N点对应的固体为红色粉末
C.N点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g-bg
D.0~t2min内,固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生活场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燃放鞭炮
C.冰块熔化
D.糯米酿酒
7、二氧化氯是―种高效无毒净水剂,其化学式为ClO2。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0
C.+2
D.+4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利用了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D.和
分别构成的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
9、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一种溶液中溶剂可以有多种,溶质只能为一种
D.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10、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超百人遇难,令人痛心。地震后,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0
C.+3
D.+5
11、苯酚(C6H6O)是常用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苯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苯酚属于化合物
B.苯酚由6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1个苯酚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
D.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证明石蜡燃烧后有水生成 | 检验氧气 | 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A.A
B.B
C.C
D.D
13、水常用作溶剂,从水源水到自来水、纯水,需经过必要的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明矾[]作絮凝剂,可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工艺处理后,可得到纯水
C.适量的硝酸铵溶于一定体积水中,所得混合液的温度会下降
D.150mL酒精和50mL蒸馏水混合,可配制200mL医用酒精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就形成了溶液
B.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溶质不一定都是固体,溶剂也不一定是水
D.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15、实验室中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某实验室1号柜存放的是氧化物,2号柜存放的是金属单质,3号柜存放的是非金属单质,4号柜存放的是溶液。二氧化锰(MnO2)应存放的实验柜是
A.1号柜
B.2号柜
C.3号柜
D.4号柜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过滤
17、下列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活动:①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其中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
D.③④⑤
18、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钒属于金属元素
B.钒原子中子数为23
C.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
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
19、化合物C22H12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22H1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6g
B.C22H1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6
C.一个C22H12分子中含有6个H2
D.C22H12与CH4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存在差异
20、主火炬高达7.85米,采用铝材打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铝原子中子数为13
C.铝元素是第三周期元素
D.铝的氧化物化学式为AlO
2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发生森林火灾时,消防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移走可燃物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22、“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期间,下列日常活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出门戴口罩
B.登记身份信息
C.测量体温
D.消毒剂生产和消毒
23、下图的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
A.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的多少 | B.利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C.利用蒸馏水、植物油、干燥剂等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
A.A
B.B
C.C
D.D
24、锰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以下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为+2的是
A.MnCl2
B.MnO2
C.KMnO4
D.K2MnO4
25、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计划的是
A.工厂废气高空排放
B.工地配套防尘措施
C.推进农村垦荒伐木
D.发展重型柴油货车
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水分子不断运动
B.热胀冷缩是因为粒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
C.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所有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27、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生石灰,②石墨,③氧气,④活性炭
(1)用于消除冰箱异味的是_______________;
(2)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切割金属的是_______________;
(4)用于干燥食品的是_______________。
28、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水净化和消毒的各种方法,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1)《天工开物》记载用白矾(指明矾)净水,明矾净水原理是____。
(2)唐代用漉水囊将固液分开净水,与实验室中的____操作相似,实验中用到破璃棒的作用是____。
(3)明代已有在净水池中加木炭净水,利用了木炭的____性,除去色素和异味。
(4)北魏已有记载用“茱萸叶”对水消毒,现代可用二氧化氯(ClO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填序号)。
①农业上使用化肥取代农家肥
②生活上适量使用含磷洗衣粉
③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再进行排放
④农业上采用喷灌给农作物补水
29、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水”。
(1)从分类角度:水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从变化角度:自来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__________。
(4)从应用角度:日常生活中水的用途有___________(填1种即可)。
(5)从环保角度:提倡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使用节水龙头
C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30、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
(1)“文房四宝”之一的墨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绘画材料。
①墨由炭黑中加入天然胶等制成,墨属于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是因为墨汁中的炭黑常温下______。
②宋代《墨经》记载“立窑烧烟法”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炉膛口较小,松木置于炉膛中燃烧,瓮中收集的烟可用于制墨。“立窑烧烟法”利用了松木的______(选填 “完全”或“不完全”)燃烧。
(2)敦煌壁画色彩艳丽,矿物颜料功不可没,其蓝色源于石青[Cu3(OH)2(CO3)2]。石青中铜元素(+2价)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用不含x的比值表示)。
(3)油画促进了中国绘画的多元化发展。长期放置的油画色彩变暗,是因为生成了黑色的PbS。油画修复的方法是用H2O2将PbS变为白色的PbSO4。(另一产物为H2O),修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化学能拓展绘画表现形式。在图2中未着色的“葡萄”旁边放置盛有浓氨水的烧杯,“葡萄”变为______色,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该现象______。
31、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1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则X的化学式为____;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除去硬水中过多的______(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32、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气体、验证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C仪器a名称
(2)若选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所缺仪器是的名称 ,需调节该装置旋钮 ,使 。
(3)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4)先用 E 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 进(填“长管”或“短管”),然后验证其性质,如图F,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 。
(5)某同学用二氧化锰粉末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A装置,发现反应过于剧烈,不易控制,此时可以选择 装置获得平稳的氧气流。若用所选装置与装置E连接,加入13.6g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理论上应收集2.2L氧气,而实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约为3.2L,这是因为 。
33、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活性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_性。木炭的结构和活性炭相似,在生活中木炭有很多用途,请写出木炭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34、(1)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写出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
(2)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
35、汽车工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会随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1)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____
(2)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具有成本低,效益高,无污染,使用安全便捷等特点,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6、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
(4)排水集气法会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5)量取液体时,需要用_______;
(6)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______.
37、实验室制取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__。
(2)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编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选填编号)。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的水全部排出后,将导管移出集气瓶,再进行如下操作:a.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b.瓶口向上放置;c.在集气瓶口盖好毛玻璃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用编号排序)。
(4)实验室可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通过分液漏斗滴加的药品为_______;锥形瓶里面添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选填“碳酸钙”“块状大理石”或“粉末状石灰石”)。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5)如图F是纳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①纳米铁粉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②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
38、以下实验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实验装置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常用一种暗紫色物质制取氧气,反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反应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F装置的_____端(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反应装置选C的优点是_____,收集装置选E而不选D的原因是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9、目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室效应”影响全球的环境,请写出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2)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镍、镉、汞等,请写出一条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造成的污染;
(3)汽车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但对环境造成污染,请写出一条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40、近年来,雾霾天气侵袭北京.为了提高北京空气质量,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① .
② .
③ .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