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云浮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A.导电性:银<铜

B.密度:铝>铁

C.熔点:钨

D.硬度:铬>铁

2、取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间隔减小

C.分子个数减少

D.分子的体积变小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单质形式存在的Ag

C.Zn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g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D.Zn的熔点是420℃,Ag的熔点是962℃

4、镁基材料固态储氢具有储量大、安全等优点。这里的“镁”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物质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区分硬水与软水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A.A

B.B

C.C

D.D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稀盐酸与Cu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向MnO2固体粉末中不断加入H2O2溶液

7、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观粒子中,原子最小

B.通常状况下气体比金属易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氢原子

D.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8、使柴油充分燃烧并提高其利用率的方法不合理是

A.将柴油雾化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供足量的氧气

D.改进设备利用余热

9、“安全常识记心中,生命财产有保障。”下列安全措施得当的是

A.图书室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并开窗通风

C.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手电筒照明检查后即可进入

10、下列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手工刺绣

B.矿石粉碎

C.粮食酿酒

D.木制雕刻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冰水混合物

C.牛奶饮料

D.矿泉水

12、食用苹果有益健康。某苹果里的主要营养成分(每 100 g)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营养成分

糖类

蛋白质

维生素 A

维生素 C

含量

16.21 g

0.26 g

3 mg

4 mg

0.12 g

0.6 g

A.表中的钙、铁指的是元素

B.食用一个苹果可摄取 16.21 g 糖类物质

C.多吃苹果可以预防贫血

D.该苹果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维生素 C

13、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D.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氧化铜粉末中的铁粉

用磁铁吸引

C

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D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通过灼热的铜网

A.A

B.B

C.C

D.D

15、成语“泾渭分明”中的“渭”指的是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的渭河,下列做法不能保护渭河环境的是

A.火力发电厂冷却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废旧电池不随意扔入河流

D.城市污水任意排放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将废旧电池深埋入土壤中

B.作物秸秆禁止焚烧

C.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D.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1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碳素墨水填写档案,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有毒,是大气污染物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D.CO2有毒,不溶于水

18、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大灶具进风口

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19、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B.向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水稀释

C.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逐渐加入晶体

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工氧化锰制氧气

20、用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4”消毒剂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下列有关次氯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一种金属和两种非金属组成

B.其中氯元素为-1价

C.含有3个原子

D.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1、《本草纲目》记线,穿心莲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化学式是C20H30O5)是一种天然抗生素。下列关于穿心莲内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穿心莲内酯是一种氧化物

B.穿心莲内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穿心莲内酯由55个原子构成

D.穿心莲内酯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1

22、2023年杭州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火炬“薪火”以氢气为燃料,体现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符合的是

A.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D.提倡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

2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用汽油洗衣服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衣服上的油污原理相同都是溶解

D.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其变为软水

24、厨房里常用加碘盐作为烹饪调料。加碘盐里的“碘”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分子不断运动

B

酒精温度计中的酒精热胀冷缩

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湿衣服在夏季比冬季干的快

水分子在受热时,自身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D

蔗糖有甜味

蔗糖分子有甜味

A.A

B.B

C.C

D.D

26、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B.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D.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7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图l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从图甲中选用的装置依次为   (填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所示实验,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实验结束后,请你通过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来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现象及结论

 

 

 

 

28、下列实验中均用到红磷,请分析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实验1中红磷要足量的目的是____。红磷燃烧的现象为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___(填化学式),可推出该气体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此实验的结论为____。为达到实验目的,红磷_____(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

(2)实验2中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3)实验3中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如果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_____(填“会”或“不会”)燃烧。

29、如图是ABC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1C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

2ABC属于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_____

3A的元素符号是_____

30、201982013时左右,某市某电动车行突然起火,现场燃起滚滚浓烟冲向天际。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电动车的外壳(塑料)_____;电动车充电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着火时打开门窗,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

(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

(4)电动车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其中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中毒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5)绿色环保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请你写出一种可推广使用的新能源_________

3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回答

(1)二个氖原子____________;  

(2)氧气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3)氯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4)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

32、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某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OH)2。用“酸洗”法可除去该水垢。“酸洗”时,一般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

(2)两种抗胃酸药剂的主要成分及建议每次剂量见表:

主要成分

NaHCO3

Mg(OH)2

建议每次剂量/g

0.5

0.3

服用Mg(OH)2的药效比服用NaHCO3“强”的原因是_____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三种溶液进行了检验,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结果如下:I组CaCl2 NaCl CaCO3 II组 Ba(OH)2 H2SO4 NaCl III组 KCl Na2SO4 NaCl,其中第___组结果肯定不正确(填序号)。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3、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_;铝制品耐腐蚀是因其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4、(3分)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

(1)甲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

(2)写出乙转化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 _________

 

35、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带负电荷的粒子是_____

2)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是_____

3)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

4)铜是由铜_____构成;

5)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_____

6)氧化汞_____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6、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氮气B.金刚石C.二氧化硫D.干冰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

(2)可作焊接金属时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4)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中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名称:a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般都用到上述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那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用仪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①②⑤⑥组装一套装置,用这套装置制取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除选择①②④⑥⑦外还需要______(填仪器序号)。组装仪器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实验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阻塞气流,需要在管口放____。停止加热时,要______(填)熄灭酒精灯。

4)装置⑧中装满水,若用装置⑧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处导管进入(填“a”“b”)。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1)按要求从水、氧气、铁、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①一种金属单质_________

②一种难挥发的酸________

③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

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

⑤一种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Mg_________

Mg2+_________

3)农作物的种子经过发酵、蒸馏制得的乙醇被称为“绿色汽油”,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物质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

②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氢原子。

③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最简整数比)。

40、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此材料属于________(纯金属合金”)

(2)生活中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请你写出一种防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铝为什么那么耐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铁到不锈钢的使用谈一谈化学对生活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