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阳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空气人人有责。下列事实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是

A.使用脱硫煤

B.露天焚烧垃圾

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D.绿色出行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出现大量的白烟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硫黄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甲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B.图乙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图丙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图丁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4、空间站中每滴水都弥足珍贵,空间站核心仓里的废水处理系统把航天员产生的废水收集起来,经特殊处理后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离子消毒,此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B.途径①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途径②水分子发生了变化

C.催化剂改变了反应条件,能使反应生成更多的氧气

D.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地球水储量的2.53%,每滴水都弥足珍贵

5、下列各选项中,后者是对前者的解释,解释正确的是(       

A.压瘪的乒乓球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B.野外烧烤结束,用水将火浇灭——水降低了燃料的着火点

C.用酒精灯加热时,利用外焰给物品加热——外焰温度高

D.“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加热温度高也不会熔化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雾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冒“白烟”

7、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水

B.金刚石

C.干冰

D.氯化钠

8、对于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B.磷加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D.31克的磷和32克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63克的五氧化二磷

9、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黄金和黄铜两种固体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除去CO中少量的CO2

通过高温的碳层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的质量

D

鉴别KCl、CaO两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0、燃烧可以放出热量,能帮助我们煮熟食物、抵御寒冷等,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该物质是

A.铁丝

B.木炭

C.硫粉

D.红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12、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R=2Na2CO3+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R的化学式为CO2

C.Na2CO3读作碳酸钠

D.Na2O2中含有氧分子

13、下列各项内容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A.电脑程序的研发

B.研制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C.化肥和农药的广泛使用

D.钢铁的冶炼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书写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15、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把金刚石打磨成璀璨的钻石

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16、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d段的现象是白色沉淀不断增多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1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①表示镁在氧气中燃烧

B.②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C.③表示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镁和铝

D.④表示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铁粉

18、某实验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制氧机”,如图所示,制氧机部分配方说明见下表。其中甲剂、乙剂分别是过碳酸钠固体(2Na2CO3·xH2O2)或二氧化锰中的一种。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加入某配方,制气室内变得浑浊,温度上升;洗气室内有气泡冒出。已知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Na2CO3和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剂

乙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

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

配方二

1袋

2袋

≥500

≥25

配方三

2袋

3袋

≥1000

≥15

A.甲剂是过碳酸钠,乙剂是二氧化锰

B.洗气室中水的作用是降低氧气的温度和加快氧气的产生速率

C.若甲剂为8.0g,乙剂为188.4g,理论上得到氧气28.8g,则x=3

D.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配方一

1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取用固体

D.连接仪器

20、物质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镁条燃烧

B.冰雪融化

C.光合作用

D.酒精燃烧

21、下列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A.区分氮气和氧气——分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区分软水和硬水——分别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D.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解,比较溶解后温度的变化

22、现有两份纯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石灰石,其中①小块状石灰石;②粉末状石灰石。它们分别跟足量的相同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反应时间和CO2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23、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24、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碳酸钠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木材堆积燃烧火焰更小,木材架空燃烧火焰更大(反应物的种类)

D.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

26、我国张青莲院士为化学作出的贡献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D.发现元素周期律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10mL量筒、⑦燃烧匙、⑧坩埚钳、⑨试管夹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序号)。

(1)量取8mL液体时用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的仪器为______

(3)夹持铁丝燃烧的仪器用______

(4)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5)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盛放木炭的仪器______

2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

A食物腐败 B酒精挥发   C石蜡燃烧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二个铜原子______

(2)二个水分子_______

(3)二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4)氦气 _________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________

30、用化学符号填空:

(1)5个亚铁离子______

(2)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3)2个氖原子______

(4)标出硝酸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

24℃的水降温凝结为冰时,水分子的间隔变_____

3)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缺少_____元素会导致智力低下、侏儒症。

32、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在溶解度表中查出30℃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溶解度曲线图中,N点对应的是物质A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除去A中混有少量的B,采用的方法最好是________(选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4)如溶解度曲线图,将t1℃时,A、B、C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3、按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氮原子_____  ②一种液态金属元素_____

2)写出2的含义:  _____H2O_____

34、中午,同学们在学校用餐。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馒头

B.水果

C.鱼肉

D.酸奶

(2)为了防止佝偻病,需要补充富含______元素的食品。

35、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NH3②Al3+③CO2     ⑤2CO

(1)标出①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2)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③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4)⑤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氖气___________

2个汞原子___________

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

④氯化钠由___________构成。

⑤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水是生命之源。

(1)如图是某同学所画的自制简易净水器示意图。

制作材料:见图标注,则a是________ , b是_________

使用说明: 使用一段时间后,有关物质吸附杂质已达饱和。这时清洗后可以继续使用的是纱布、石英砂和_____,需要更换的是膨松棉和________

(2)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仪器除了烧杯、漏斗外还需要 _____,其作用是 _____

(3)生活中常用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

(4)电解水实验如图2所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5)北京极度缺水,应提倡节约用水.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___(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使用节水龙头

38、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 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

(2) 如图2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液体变红,说明分子_________,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

(3) 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ba”“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4)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根据碳的单质与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制作干电池电极利用石墨具有良好_____性。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

(3)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是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

(4)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一氧化碳具有_____性。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0、按如图所示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中瓶底预先留有少量水或细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